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蟠桃修仙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52章 守候千年等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2章 守候千年等你

莊少遊第一次來廣陵,自然沒有什麼目的,邀雨臺這個名字還是路上聽那船伕說的,此時這老人一說,他倒起了些興趣,這一路來一直有人將他往那個地方引,看起來也並非惡意,那到底是為了什麼?

於是他點點頭,這老人就道:“那你跟我來吧,有人等你很久了。”

“等我?”莊少遊有些驚訝。

不過老人已經自顧自往前走去,他連忙跟上,廣陵城街道並不是完全豎直的,像是沒有規劃好,彎彎曲曲的,大路還算明顯,小路就犬牙交錯,不熟的人只怕要在其中迷路。

老人帶著他繞了半天,最終來到一處石頭搭建的臺子,四周都是民居,這臺子顯得十分突兀,臺前確實有塊碑,碑下還雕了個烏龜馱著,另一邊有個木牌,寫著邀雨臺三個字。

這便是嵇康當年張琴邀雨的臺子了,石臺是行刑所用,莊少遊跳了上去,石板雖然光滑,但確實可以看見血跡,多年下來已經是黑色,他看著斑駁的地面,不由想起當年那個故事,在腦海中幻想著嵇康赴死的情形。

這時天下起了雨,老人顫顫巍巍來到臺上,對他說道:“你看。”

莊少遊抬頭看去,只見漫天雨絲如牛毛一般從天空落下,他這般看著,雨絲便像是一條條連在一起的絲線,恍惚間他覺得身後有人,那人面帶微笑彈這琴,雨絲雖然細密,卻不沾衣,他保持著自己的風骨,將那首廣陵散彈完。

圍觀的姑娘們淚珠比雨水還要大,但他覺得,這些人之所以哭,是因為喜歡他的皮相,真正喜歡他的人,應該很歡喜才是。

比如那邊閣樓上那個青衣少年,他在竹林裡見過幾次,記得姓孟來著,叫柯還是什麼來著。

隨後漫天雨絲一收,他端坐在臺上,膝上放著琴,就這般死去,血液滴落到琴上,彈出幾個長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莊少遊猛然驚醒,往身後看去,只見那位老人坐在地上,細碎光點從他身體中散出,他宛如一叢螢火蟲飛散,最終消散成一縷青煙般的魂魄。

“太倉山中有一處七賢竹林,你去那裡看看。”魂魄對他說著。

莊少遊覺得自己像是在夢遊,這位老人是一縷執念所化,從他進城起就帶著他往這邊來,如今又消散,到底是要做什麼?

他按著魂魄的指引,來到太倉山中,此處竹林是一個著名的古蹟,遊人很多,但他一眼就從人群中找到那個在等自己的人。

那人也是一個少年,看起來與他差不多大,他招著手,喊道:“少遊。”像是與他很熟一般。

“你是誰?”莊少遊走到他身邊,問道。

少年道:“你跟我來就是了。”

少年帶著他在竹林中七拐八拐,這竹林看起來不是很大,按理說應該很快就走出去了才是,但是莊少遊走了半天,只覺身邊的人越來越少,他們應是已經離開那竹林,到了另一處。

最終少年帶著他來到一處破廟前,說道:“我姓孟,算起來,你應該是我表哥。”

莊少遊心說我可已經一千多歲了,就你這年紀,哪裡算是表弟?不過他還是與少年一道走進這破廟。

廟裡沒有供奉著什麼神仙,裡面空空蕩蕩,連個香案供桌都沒有。

孟姓少年道:“很久以前,我家祖先浩然與李太白交好,李太白飛昇前留下一首詩,傳與我們家,算來便要應在你的身上。”

莊少遊看了看廟牆,果然上面題著一首詩: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

月兔空搗藥,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無言,青松豈知春。

前後更嘆息,浮榮何足珍?

“這是什麼意思?”莊少遊道。

孟姓少年道:“我也不知道,就等著你呢。”

於是他又問道:“先前那又是怎麼回事?”

“是他們想見見你,所以帶你去邀雨臺。”孟姓少年答道。

“誰想見我?”

“嵇康哥哥啊,還有七賢裡的其他人。”

“他們跟這個有關係嗎?”

“他們在這裡居住多年,研究這詩很久,不過沒研究出什麼,知道要等你來以後,他們便想見見你,想知道是什麼樣的人能解開這詩中的謎題。”

“不過一些凡人,解不開這詩也是正常。”莊少遊笑道。

看來先前那個老頭就是嵇康?莊少遊想著,確實是個有趣的人,可惜不會修煉,不然如今也能見一見,而不是光看見一縷執念。

他遊歷世間凝練道果,如今已是地仙,見過許多風景,但每個人都不一樣,這是很值得看的東西,所謂有趣的靈魂百裡挑一,他覺得這個凡人是值得他專門來看的。

他想了一會,就見那少年也化作光點消散,這才明白,先前那老人讓他看見的那個少年,就是他,這兩個人倒挺有意思,拐彎抹角的。

莊少遊姓莊,但母親確實姓孟,無怪這少年會叫自己表哥,不過那位劍仙既然預言到自己,何不直接將這詩送到孟家,反而藏在這破廟裡,他若是不來,豈不是見不到了。

“你一定回來的,這是命。”他彷彿聽到有人說話。

莊少遊往四周看了看,並沒有發現其他人,這一日見的未消散的魂魄太多,他都有些疑神疑鬼了,不過這幾個人光憑一縷執念就能等到自己,這執念得有多深?

……

“就是這樣,那少年一直守著那座廟,後來竹林七賢在竹林裡發現了他,便對那詩有了興趣,他們七個人在凡人裡都是才華橫溢的才子,居然解不開一首詩,所以很不服氣,才想見見我,可惜生早了千年。”莊少遊講完故事,淡然道,這詩對凡人來說確實很難解開,因為其中的意象凡人都不可見。

蘇沐陽靜靜聽著,這千年之前的事情對他來說太過遙遠,但聽得他心生神往,自己若是早出生一些,能夠親眼見到這樣的人和事,那才是三生有幸。

所謂名士風流,魏晉風骨,便是從這樣一個個簡短的故事從體現出來的,這些人行為舉止看起來與常人大相徑庭,但其中潛藏的感情又有幾人能夠體會?書生意氣,有時候看起來十分幼稚,但是非常美好,是蘇沐陽一直很嚮往的東西。

正是因為有他們,才有這麼多流傳千古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