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自古紅樓出才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33章 王小官人的野望:文武雙全(第一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33章 王小官人的野望:文武雙全(第一更)

第1333章

“娘,二姨三姨,快來,爹回來了!”隨著那脆生生的大叫聲,三個倩影連袂搖曳而至。

王洋只能咧著個嘴,看著站在跟前三位似笑非笑的千嬌百媚小娘子,有些不太好意思地笑了笑。“這個,你們都知道啦?”

一向習慣性作妖的柳依依楚楚動人的眼眸此刻顯得那樣的興災樂禍,越發的襯托得那李清照的嗔怒,還有那李師師的不高興更加的明顯。

“想不到,夫君你居然連這等大事都不願意告訴我們,莫非在您的眼裡,妾身跟姐姐還有妹妹,都是外人不成?”

嗯,三個妞,各有風情,王大老爺不由得嘿嘿嘿的一連串乾笑,都不知道該說啥了都。

“三位娘子,那什麼為夫這不是有些不太好意思嘛,畢竟也就是帶著那些學子們去參加武舉,自己閒著也是閒著,倒不如也去摻和一把。”

“妾身信了你的忽悠才怪。”李清照悶哼了一聲,撇了撇嘴,這才笑眯眯地把那對掛在王洋身上的兒女給放了下來,讓他們自己玩去,自己則是挽住了王洋的一邊胳膊,一面朝前廳走一面說道。

“你身邊的人早就已經跟妾身知會過了,要不你以為妾身因何生氣?雖然你去參加武舉,倒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可終究也是好事情,幹嘛不說?”

“我是真擔心自己萬一沒考上,豈不是鬧了笑話,再說了,萬一惹得你們擔心,那就更不好了,所以這才瞞著你們幾個,等到為夫若是真有機會再拿下一個狀元,到時候給你們一個大大的驚喜豈不是更好?”

王大官人的嘴皮子功夫,真不是蓋的,至少三個如花似玉的美人兒很快又被他給逗得喜笑顏開起來。

不過對於他私自去搞武舉,還是頗有些耿耿於懷,特別是李師師這位仍舊有些文青的小姑娘更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夫君您可是我大宋堂堂的文狀元,天下少有的才俊,陛下可是把你都誇成了國之柱石,坊間還有流傳,說是那北遼的皇帝都說,若是能得到像夫君您這樣的大才,便是拿十萬之師來交換他也願意……”

“有什麼話就趕緊直說,沒見為夫我眼皮都快睜不開了……”王大官人一臉絕望地打著哈欠,已經是累壞了,可偏偏三個女人非來個三堂會審,好不容易穩定了大局,李師師這小丫頭片子還不罷休。

把老夫惹急了眼,今天晚上就讓你……唔……為了明天更好,今天自己還是老老實實補瞌睡比較好。

“意思就是,當個文狀元好好的多好,非要去倒騰什麼武狀元,若是成了,那自然是好的,若是不成,那幫子一心想要看夫君您笑話的那些大臣們不又開心了?”李師師拿著挖耳勺,小心翼翼的給王洋挖著耳朵,一面碎碎念。

旁邊的兩大一小三個小孩子就在旁邊玩,柳依依還有三個保姆在那邊照看,而李清照則替那李師師掌著燈。

一家子在燈下的氣氛顯得溫馨無比。

“我這還不是讓蘇東坡那老家夥給氣的。”王洋無可奈何地長嘆了一聲,便將前些日子,蘇東坡與那章那兩個老司機喝多了在那鄙夷大宋,還在那裡嘲諷自己一事給說了出來。

倒把三位美人兒惹得勃然大怒。“沒想到蘇伯父居然是這樣的人,實在是……實在是過份。”

“不就是前唐有個鄭冠嗎?咱們夫君雖說只是個文狀元,可是為大宋所作的這一切,自有史載以來,又有何人能與之比肩?”李清照很是仇敵同慨地道。

李師師也用力地點了點腦袋,似乎覺得自己錯怪了自家夫君,小心翼翼地吻了吻王洋的耳垂,輕輕吹了口氣。“妾身險些錯怪了夫君……”

那酥軟的嗓音,還有那耳畔的和風,吹得王大官人半邊身子都酥麻了。“這有什麼,不過這樣也好,為夫這段時間正閒得發慌,既然前唐之時,有人曾經拿到過文武雙狀元。那麼王某為何不行?”

“這倒真是,當年夫君可是把那武狀元按倒在御街之上暴打的人物,區區一個武狀元,想必也定能手到擒來。”李清照的兩眼一亮,不由得憶起了昔日王洋在那御街之上,暴打武狀元許詔一夥人的英姿。

說到了這,倒是給那李師師提了個醒,李師師趕緊湊到了近前來詢問那李清照當年的場景。“小妹可是聽說,夫君當年正是為了姐姐您,狠狠的把那位武狀元給收拾了一頓,到底當時情形如何,姐姐你快說呀……”

李清照倒也不隱瞞,便將當時的場面詳細地說了起來,聽得那李師師悠然神往,而那王志元和王溫婉也是神彩飛揚。

“以後我也要像爹爹一樣,成為一個文能提筆安社稷,武能提刀定乾坤的蓋世人物。”王志遠這位還在掛屁簾的小屁孩不禁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來。

聽得孃親和姨娘都不禁喜笑顏開不已,而王溫婉則撇了撇嘴,一副這熊孩子不知道低調的蠢樣,那模樣,那眼神,實足的神似了柳依依這個當娘的。

#####

兩天之後的軍略策問,當那試題放發到了王洋的手中之後,王洋只是粗略一看,沉吟了約柱香的功夫,便開始揮毫潑墨,龍飛風舞起來。

只花了不到一個時辰,王洋的這篇軍略策論便已完成,自己又仔細地反覆看了兩遍,修改幾處錯漏,這才抄錄到了正式的答卷上。

將那份試卷交給了考官之後,王大官人便在一眾尚在絞盡腦汁努力的湊字數的學子們羨慕的目光之中離開了考場。

而王洋的考卷則在第一時間,就被糊名然後封存起來。而相比起那些民間舉子,還有武舉的舉子,太學武科的舉子們在這場軍略策問的考校上則是最輕鬆的。

因為,這段時間他們可不僅僅只是在強化訓練武略科目,軍略策問這一方面也是做了不少的功課。

特別是在長期的兵棋推演,每一次的兵棋推演之後的個人心得以及總結,其實也就是一次很正式的軍略策問答卷。

這導致了太學武科的學子們每個人拿到了試卷之後,構思起內容來,寫得那樣的從容自若,就連曹胖子曹照這樣的紈絝子弟,也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千字出頭,這才罷手。

之後的連續數日,就開始了漫長的等待,不過,那些太學的武科學子們並沒有機會繼續呆在家裡邊好號懶做,而是在考完了軍略策問的第二天,就接到了通知,繼續照常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