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自古紅樓出才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9章 這是朝堂之上的神轉折啊(第三更到達 )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9章 這是朝堂之上的神轉折啊(第三更到達 )

第249章

過去嘛,覺得趙挺之辦起事務來十分的幹練果決,雖然有些桀驁不馴,而且容易與同僚起爭執,但是,對於自己的意志,卻都能夠貫徹的執行,所以,高滔滔也頗為看重於他,並且半個月之前前任國子監祭酒剛剛因病致仕。

高滔滔沒有太多的猶豫,就讓趙挺之權知國子監祭酒事,也就是說讓他以二把手的身份幹一把手的活計。

想要先看看他幹得如此,再來確認是否不直接將其扶上正位。可是現在嘛……

“開封府丞可在?”高滔滔深吸了一口氣,沉聲喝問道。

“啟奏太皇太后,微臣在。”開封府府丞趕緊越眾而出,畢竟太皇太后還沒有允許自己離開,自己只能繼續在這裡蹲著。

“哀家要你立刻回到開封府,遣人往那六學附近的桂花樓,查問桂花樓的掌櫃和一干夥計以及客人,把事情的起因徹查清楚,一旦查清,立刻回稟哀家。”

開封府丞有些發懵地領命而去之後,在場的諸位重臣都不禁有些愣神,心說莫非那李格非的自辯奏摺裡邊有什麼驚天的大秘密不成?

高滔滔並沒有讓這些揣著一肚子八卦心思的重臣們,以及那位幾乎如同透明人一樣存在的少年天子失望,將那份李格非的自辯奏摺交給了身邊的宦官念了出來。

所有人聽罷,都不由得面面相窺,所有人都是同樣的心思,這特麼的也太詭異了吧?方才趙挺之還在皇宮裡邊彈劾李格非。

這會子就突然神轉折了,雖然李格非沒有在自辯奏摺裡邊說趙挺之的不是,但是李格非卻是十分認真地將這一次衝突發生的由來詳細地盡錄於奏摺之中。

太學的學子在桂花樓內用餐,結果國子學的大批學子要慶祝他們的齋長成功晉級上捨生,然後看到了太學的學子之後,強奪其包廂,將他們打出桂花樓。

之後,太學有學子義憤填膺地回來要說法,卻被對方辱罵成豬,不堪其辱的太學學子憤怒之下,終於奮起反擊,而國子學卻依仗著人多,對太學的學子沒有半點憐憫之心的進行毒打。

而且就在這危機關頭,一幫正好過來吃東西的太學學子看到了這一情況,當然要勇救同學,於是,這一場衝突終於無法控制。

故事很完整,也很完美,完美到讓人挑不出半點的毛病,重要的是得益於才華過人的李格非那優美的文筆,當然也還有王洋這位街鬥之王,巷戰之神的神助攻。

雖然最終是因為王洋領著太學豬頭六人組和另外五人又竄了回去這才導致了這場大型文學青年鬥毆事件的發生,但是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在於,雙方的戰鬥人員比例是十一對三十。

而且最開始動手並且辱罵人的乃是國子學的學子。

於是,在場的諸位重臣們都不由得砸起了嘴,趙挺子雖然現如今已經開始主管國子監,但是直到現如今,他還是國子學的學正。

而國子學,卻是挑起了這一場大規模群體性文學青年惡鬥事件的主角,也就是說,他這位國子學的學正,負有著不可推卸的首要和主要責任。

這樣在一天之內出現神轉折的事件,實在是太罕見了,這讓在場的朝庭重臣不禁有些感慨活久見。

被彈劾的人,突然就一下子洗得白白嫩嫩的,而彈劾對方的人,卻一下子渾身上下直冒汙水。

而坐在龍案後面的趙煦,雖然被那些在場的朝庭重臣們幾乎當成了空氣,但問題是他有著一雙明亮的眼睛,還有一雙聽力敏銳的耳朵。

直到了這個時候,趙煦忍不住長吁了一口氣,還好,在李格非的這份自辯奏摺裡邊沒有聽到王洋的名字,這讓趙煦既感覺輕鬆之餘,又不禁有些遺憾,這樣的大事情巫山先生的德性怎麼可能不參與進去?

不過或許是李格非李學正出於保護巫山先生的目的,這才沒把他寫上去的吧?這一刻,趙煦真的有一種恨不得立即吩咐人去召來一十郎問個清楚的衝動。

不過眼下,他還有一件大事情要做,那就是:懟!

是的,他就要懟人了,懟的自然不是別人,就是那個趙挺之,少年天子趙煦雖然在處置政務方面沒有什麼經驗,看是好歹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走路。

等那名宦官唸完了李格非的自辯奏摺之後,趙煦清了清嗓子,似笑非笑地開了口了。“這可就為難了,李卿家是太學學正,而那趙卿家不僅僅是國子學的學正,還是國子監司業,如今還是權知國子監祭酒事……”

“……天下諸學,皆受其轄,而今諸學出現了這樣大的事情,不知這位趙卿家是不是忙於政務,兢兢業業於朝庭政事而一無所知……”

少年天子趙煦有些興奮過頭了,說話有點前言不搭後語的,但是,在場的諸位朝庭重臣又何嘗不知道,這位少年天子這話裡話來,都透著一股子的興災樂禍與看戲的架勢。

因為之前,少年天子還挺身而出,為那李格非說話來著,但是除了少年天子之外,其他人等,卻都沒有開口,而是一副冷眼旁觀的架勢。

這其中,除了趙挺之的官比李格非大的原因之外,還因為李格非是蘇門後四學士。所謂的蘇門,自然指的就是蘇東坡。

而朝中的諸多舊黨重臣,最喜歡幹的就是打壓新黨成員,但是身負盛名的蘇東坡卻看不慣,很反對這樣的做法。

而秉承著你敢不跟咱們一路,那你就肯定也是我們的敵人的原則,把同屬於舊黨的蘇東坡給排擠在了政治權力圈之外。

而蘇東坡門下諸人也紛紛被排擠,哪怕是現如今蘇東坡已經回到了東京汴梁,但是,卻只能一直遊離於政治核心圈之外。

而趙挺之是他們的舊黨干將,至於李格非,卻是蘇門學士,於是,他們自然是不可能站出來替李格非出來說話的。

但是現在,太皇太后直接讓人把李格非的自辯奏摺讀了出來,這代表什麼意思?代表的意思就是,太皇太后已經對身為舊黨中間,頗受其看中的那位趙挺之非常失望,不想再替他遮掩了。

但是,太皇太后生氣了不想理會,他們不行啊,畢竟那可是國子監,大宋的官員差不多有一半是從國子監諸學而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也就是說,誰能掌握住那裡,就可以掌握著大批的年輕學子,把自己的思想和套路灌輸給這些年輕人,讓他們成為新一代的舊黨鐵桿,絕計不能丟掉。

哪怕是這位少年天子已經站了出來群嘲,但他們仍舊不能不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努力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