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自古紅樓出才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998章 心裡邊有許多煩惱的劉摯劉相公(第一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98章 心裡邊有許多煩惱的劉摯劉相公(第一更)

第998章

“而且,王洋王巫山已經給鹽、宥、洪三州之地的兵馬,全部換上了這樣的冬裝,據說,禦寒效果相當的出色。”

“蘇相的意思是,這些棉製裝備,應該可以讓我大宋的將士的冬天能夠好過不少,建議朝庭可以向王巫山提前打聲招呼。”

“若是能夠以成本價訂購的話,怕是價格,還能夠低上近數十錢。”

天子趙煦想了想,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這倒是可行,就算是三四百錢的採購價,也是要比麻質冬裝的採購價便宜了不少。而且看起來這種棉衣的保暖性能極佳,孫兒會親自給王巫山打招呼,到時候讓兵部與其對接。”

“那麼……蘇學士的這份奏摺,你準備怎麼處理?”高滔滔的視線落在了案几上,那是之前趙煦特地拿來給自己看的。

裡邊便提到了,希望朝庭能夠恩准,將新佔的六州之地,劃為陝西北路,而由那位連立大功的三州經略安撫使王洋王巫山來擔當主官。

“陝西北路經略安撫使,這個意見,自然是再好不過了,孫兒自然不會反對,不過現在朝中不少大臣可是很有意見。”天子趙煦無可奈何地笑道。

“他們啊,沒有意見才怪。”太皇太后高滔滔灑然一笑。“如今大宋難得的開疆拓土,這原本就是極大的功勞,已經讓陝西路諸文武拿了去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接下來,自然就是治政之功了,可惜,又要全扔給王洋王巫山。萬一,朝中的重臣,不知道哪位被官家你幸運的委任為了陝西路經略安撫使。”

“可是,那六州之地,已盡不在他們的手底下,他們自然會不高興。”

天子趙煦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就那幫子臣工,不是孫兒看不上他們,而是就算是真交給他們,他們能做得比王巫山還好不成?”

“王巫山經營鹽、宥、洪三州之地,不問朝庭要過一份錢糧,依靠售賣荒地,各種棉花,發明元祏軋花機,為大規模的生產棉制品提供了可能性,這才使得這三州之地得以繁榮。”

“而如今,銀、石、龍這三州之地位於無定河南岸,多山少地,交給他們,他們保不準隔三岔王的向朝庭哭窮,說不定又覺得朝庭遷徙來的廂軍百姓太多……”

天子趙煦可不是在吐槽,而是述說著現實。他很清楚朝中那些大佬的心思和算計。

“所以,無論如何,朕都會站在蘇學士和王巫山這一邊。”

#####

天子趙煦自然不是光說不練的人物,說了自然就要做到,力排眾議,不顧朝中的那些大臣們的上竄下跳,最終還是頒佈了劃六州為陝西北路的聖旨,同時,將三州經略安撫使王洋晉為陝西北路經略安撫使。

雖然這個陝西北路經略安撫使仍舊會受陝西路經略安撫使的節制,但是,終究對方是無法把手給伸到陝西北路經略安撫使的地盤裡邊來瞎搞。

也就是說,王說獲得了極大的自主權,哪怕是到時候換了其他人來幹陝西路經略安撫使,想要插手,那也得他王洋願意退讓才行。

而朝中的大臣們,仍舊是自薦或者是推薦著人選去接任陝西路經略安撫使一職。但是,人選總是無法透過。

同樣,也讓大宋首相劉摯十分的頭疼,畢竟,很多的政務,他身為首相,肯定需要表達自己的意見,可是現如今,更換陝西路經略安撫使一事,死死地卡在了這裡,進退不得。

繼續拖沓下去,說不定那些同僚們會開始置疑自己的能力。可問題是,劉摯也很無奈,可偏偏天子就特麼的跟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似的,任憑是誰,他都總會有理由推回來。

苦思無計之下,最終劉摯不得不硬著頭皮入宮求見太皇太后高滔滔,希望能夠從她這裡獲得一些有用的資訊。

#####

“劉卿家,這麼大冷的天,趕緊坐過來暖和暖和,今年感覺這天氣,可是比往年還要冷上一些。”高滔滔抬手示意劉摯免禮,讓他坐到了那暖和的銅爐邊上,一面笑道。

“是啊,今年的冬天,的確比往年要冷上一些,娘娘一定要保重身體才是。”劉摯點了點頭答道。

“對了,聽聞那從東京汴梁到長安的水泥直道已經快要全線通車了?”高滔滔笑眯眯地打量著這位懷著心事,欲言又止的朝庭首相道。

“不錯,工部那邊傳來的訊息是尚有兩百餘里,待到明年春暖花開,化凍之後再行動工,預計最多也就是兩個月的時間,便能夠全線通車。

到時候,從東京汴梁前往長安的道路,可是要比現如今平坦便捷得太多太多,說起來,這還是多虧了那位小王大人的功勞……”

劉摯雖然是舊黨魁首,雖然對於王洋這廝恨得牙根發癢,但是,是對方的功勞,他也無法否認,更何況,作為大宋宰輔,自然也要在人前顯示一下自己的雅量。

更何況太皇太后高滔滔與天子趙煦對於王巫山的寵信可是很不一般的,所以,劉摯這麼一說,倒也有向高滔滔示好之意。

“這倒也是,沒有王洋那小子倒騰出這元祐水泥,這些水泥直道根本就不可能如此,這樣的道路,不過水浸土淹,十分牢固,修繕也十分容易,若是能夠舉國推行開來,對於我大宋而言,可是百姓之福也。”

“娘娘所言及是,如今工部已經在諸路進行考察,準備在各路都建設一個大型元祐水泥石,以便於日後在大宋疆域之內,全面的推行水泥直道之建設。”

“嗯,這倒真是好事,陝西路那邊可就是已經走在了大宋諸路的前面,如今聽聞,慶州環州鹽州洪州還有那延安府諸州府之間,已然是依靠著水泥直道連成了一片。”

“不但道路比過去足足開闊了數倍,而且商旅百姓行走起來也十分的便利,重要的是,這樣的水泥直道,很利於我大宋邊軍的調動,跟翻山越嶺相比起來,可是要快捷平緩了許多,也便於輜重的運輸。”

“聽聞現如今,在陝西路那邊,人力運輸已經越發的少見,倒是畜力,特別是馬車和驢車等卻十分盛行,如此一來,運輸的流轉速度,可是要比過去快捷太多……”

劉摯聽著跟前的太皇太后張口閉口就是不停地在大談那陝西路之事,他也只能硬著頭皮聽下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