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五丫前世雖然沒有生養過,不過身邊做媽的親戚朋友不少,為此也知道一些。比如,剛出生沒多久的嬰兒頭破脆弱容易破損,頭髮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保護作用。
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天氣炎熱並不適合帶帽子,若是沒有頭髮的很容易造成曬傷,甚至一不小心還容易引起腦部損傷。
這也使得秦五丫有些擔心,不由想著是不是應該在院子裡連著沿廊小範圍的搭上一個涼棚。這樣即便太陽毒的時候也不必據著未宴只能整日都只能關在屋子裡。
越想秦五丫越覺得自己的這個心思可行,等吃過夕食,將孩子交給奶孃餘氏和福喜照看,便乾脆拉著張山說起了自己的提議來。
張山初為人父對這種事情比秦五丫還沒有經驗,便只聽著,也不管秦五丫說了什麼,就只管笑著點頭應聲。
也不知道是張山的神色實在顯得太過自然真誠了,還是秦五丫自己一門心思已經定下了也沒有真的打算聽張山的意思,倒也沒有看出張山的敷衍來。
故此兩人一個說的熱鬧,一個應的誠懇,明明是雞同鴨講,可看上去倒是頗為合拍,待入睡前便將整個事項流程都定了下來。
許三在之前帶領手底下十幾兄弟保護當家夫人的同時與中冀堂朱重九周旋並在最關鍵時候送出訊息的事件上立下了不少功勞,為此這件事後在堂內的地位被張山升了升,手下的兄弟也從之前的十幾人變成了如今的七八十人。
如今出門時少不得要被街頭的混子和那些手眼活絡的生意人稱一聲許三爺,頗為得面。
不過許三也是個妙人,不管在外頭怎麼人五人六的,往後院跑的次數可一點都不必之前少,反正還更勤快了不少。
要說從前,也只有秦五丫有事情要託人去辦的時候,方才讓福至去外院將許三叫進來,現如今反倒是許三自己更願意往後院跑,當然用的名義是給小少爺也就是張未晏小同志送一些他從各地搜刮來的稀奇小玩樣。
還真別說許三在找東西找人方面頗有些手段,也正是因為這一點,秦五丫但凡想到要做點什麼事情也都會自然而然的先想到許三。這次自然也一樣。
秦五丫事先就這自己想要涼棚的樣子畫了一個簡易的圖紙,之後方才將許三叫來,就著圖紙上的細節與他說了相應適合的材料。
其實秦五丫對這個世界能有的用於建築的材料知道的並不多,好在許三是個門清,秦五丫只大概說了所需材料的要求,許三就能舉出好幾種來。
見秦五丫對這些材料的具體樣子並不清楚,許三便提議先去收集一些讓秦五丫過過目。
秦五丫一聽,便覺得許三的提議和和後世定傢俱先基材料樣品色卡的意思差不多,很實用,且還能省下不少不必要的功夫,當即點頭同意。
許三的辦事效率不錯,距離秦五丫交給他圖紙不過兩天便將大致的主材料都找齊了,且每種都取了一部分來給秦五丫過目。
還別說,雖然大歷朝還處於封建王朝非工業時代,可只要手裡頭有銀子真要找點東西也沒有想象中的困難。
就比如秦五丫,剛穿越到老秦家的時候,對於能防雨防水的布料還只知道油布紙一種,可現在許三找到的幾種材料裡秦五丫卻看到了有兩種明顯比油布紙更靠譜的布料。
一種叫赤麂皮布,是用一種叫赤麂的動物皮削制的皮料。這種皮料相較於其他動物的皮料要柔軟,而比起布料來自然又要厚實耐用很多,為此在防水保溫上能起到不錯的作用。
據說邊外行軍,許多將軍用的軍帳便是由上好的赤麂皮布製作而成。
當然這種皮子也有不好的地方,首先一點就是太重了一些。
雖然赤赤麂皮布比一般的動物皮料要輕便柔軟可皮料終究是皮料,做件雙鞋子做件衣裳許用的不多還好一些,可要做一個棚子可至少要用上十幾張的全皮子,這些皮子加在一處重量自然不可小看了。
秦五丫要做的是夏天的涼棚,帶入秋這些東西就要拆卸掉,如此在選擇材料是自然更加希望所有的材料都是輕便好摺疊的,這般一來赤麂皮料子就不再首選考慮範圍內了。
至於另外一種布料其實和油布紙有些相似,叫桐絡布。
從外觀上看桐絡布比和油布紙相差不大,不過等秦五丫將桐絡布拿在手裡試了試後,便明顯察覺到這桐絡布比起油布紙來無論是拉力和韌性都要好上許多十分結實,且既不透光還還十分輕薄。比起後世人們用作帳篷的防水面料也相差無幾。
就是不知道價格是多少,想了想秦五丫問許三:“這桐絡布的價錢是?”
“二兩銀子一匹。”許三道。
二兩銀子一匹,這價錢可真不便宜,至少用二兩銀子足夠買上成車的油布紙了,甚至於比起一般的麻棉料子的布料還要貴上不少。
不過秦五丫現在手裡頭有了銀子自然也不會像剛穿來時那般精打細算一個銅板都不敢多花,且一個做涼棚最多用掉兩匹布料子,統共不過四兩銀子。比起用十幾張上好的赤麂皮布花上幾百兩銀子來說,這四兩銀子便也算是小錢。
布料定下後,自然是要定支架了,以許三的意思是最好選擇韌性足夠的竹條,可秦五丫卻覺得用銅管做交叉架更穩固。
最後商量下來,介於銅管的造價實在太高,故此秦五丫選擇了一個折中的法子。只用銅管做四角的基座做,至於四面和頂端的撐架還是依照許三的提議用支撐力和任性都足夠竹條。
定下主體的遮陽防雨的布料和支架剩下的鋪墊和簾子就都是小事情了,就是秦五丫領著院子裡的一眾女人也都能做出來。
故此在這些上面秦五丫並沒有多耽誤功夫,只讓許三先去尋合適的匠人務必在這下月初先將棚子搭起來。
就在許三忙活的這幾日,秦五丫也沒閒著領著蔡婆子、魏氏、福喜還有時常過來走動的張氏一道做起了針線活。
呃...
當然以秦五丫那點的針線手藝,能起的作用其實也就是個畫畫圖紙外加確定樣式和尺寸,至於縫製卻還得靠魏氏和福喜的手藝。
秦五丫想做的是一種類似於唐式高席和後世榻榻米結合的玩樣,另外為了滿足小未晏能在未來的幾個月裡可以時常到室外爬行,這秦家版的特質榻榻米自然不能只用簡單的木板等物搭建起來就完事了。
至少還得鋪上厚實的棉墊和竹蓆,且四邊也不能缺少類似於防護欄和防撞帶的東西,而這些東西直接去外面定做顯然也不能全都如了秦五丫的心思,故此秦五丫才會想著乾脆讓許三打西南面給自己折騰了幾車木棉來,又親自挑了幾匹結實綿軟的麻棉布料,想趁著這幾日有空閒便領著院子裡的幾個女人親自動手做起來。
這年頭雖然沒有縫紉機,可婦人的針線手藝卻都不是蓋的,不過三天的功夫,許三帶著工匠才涼棚的雛形搭建起來,院子裡的幾個婦人就將秦五丫想要的東西都折騰了出來。
一塊足有兩米長兩米寬外加一個手掌高度的厚實方形棉墊,棉墊用的內襯自然是許三拉來的那幾車木棉壓制的。
木棉比起後世的棉花來蓬松度並不足夠,不過用來做墊子卻反倒要比棉花耐壓許多,至少不不太會像棉花一樣看著明明夠蓬夠高,可一屁股坐下去卻會直接壓扁的狀態。
當然木棉雖然比棉花要耐壓可和現代社會常見的海綿乳膠等物比起來顯然還是不足夠,所以秦五丫除了將三層高的木棉直接按壓成一層高後,還不放心另外有往裡面新增了份量足夠多的細蠶沙。
蠶沙是味中藥,至於來源形容起來其實有些噁心,是用六月到八月收集起來以二眠到三眠時的動物糞收集後曬乾做的,用簸淨泥土及桑葉碎屑,就能使用。
不過雖然來源聽起來有些噁心,不過蠶沙卻是個好東西。蠶沙,味辛、甘,性溫。具有去風降溼,和胃化濁,明目降壓的功效。
另外對眼疾、結膜炎、心慌、神經衰弱失眠、偏頭痛、高血壓、肝火旺和消化不良、關節炎等症狀都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在秦五丫前世有不少喜歡用蠶沙做的枕頭。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蠶沙還能起到清涼降火的作用。
且因為蠶沙的吸汗力強,透氣好,冬暖夏涼的緣故,當作嬰幼兒使用睡品不但可以可端正頭型,吸虛汗,防吐奶,還可以防起疹,同時促進大腦發育成型。
現在秦五丫雖然沒有用蠶沙做枕頭,可很土豪的用大量的蠶沙直接攙在木棉裡做了一個榻榻米墊。
蠶沙的藥用價值的不錯,特別是在位於大曆西北方的雲州府,因長期缺醫少藥的緣故,價錢自然又高了好幾成。
為此即便是大戶然家也很少會用蠶沙直接當作填充物用在枕芯內,更何況像秦五丫這麼大手筆的竟然會直接做了一個兩米長款近乎與一張床大小的榻榻米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