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落冷冷打量著病房中的兩人,她和姜家人互看互厭。
“你這個傷害我女兒的兇手,怎麼有臉來淺淺這裡!”焦茗瑤情緒激動說道,她隱忍著看了一眼旁邊的顧清讓,似乎沒有其他人在,她就能衝過來。
“媽,落落也是姜家的孩子。”姜淺連忙虛弱說道,她無論何時都表現的善解人意,但姜落根本不領情。
姜淺的所作所為,竟然都嫁禍在她身上,姜落留在這裡都算是強壓住內心的厭惡。她矗立在門口不卑不亢,臉上沒有任何愧疚的神情。
“看她什麼態度?好像姜家虧欠她的一樣,我沒有心思歹毒的女兒。”焦茗瑤氣憤不已說道,她曾經和姜落合作全然是被迫無奈。
如今顧清讓顯然更加在乎姜淺,只要姜家和姜淺目標一致,那麼損失一個姜落也是不可惜。
“媽!”姜淺情緒激動說道,臉上終於有因著急而染上一層紅暈,她嗓音有些沙啞,開口引得不少人心疼。
焦茗瑤立馬收斂了許多,心疼不已來到姜淺身邊輕聲安慰,生怕姜淺傷了身子。被簇擁的姜淺還苦笑著,她抬頭對姜落伸出手。
手就在空中尷尬的舉著,姜落卻遲遲不願意伸過去,眾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她的身上,焦茗瑤沒好氣的說道:“還愣著做什麼?還指望淺淺一直舉著嗎?”
姜落卻扭頭望著旁邊的顧清讓,眼前人帶她過來就是為了羞辱一番,讓她陷入兩難之地!
“落落,不管你的目的是什麼,就當我虧欠你的,希望以後你不要再這樣了,放過我們,也放過你自己。”姜淺緩緩收回了自己的手,神色痛苦說道。
她說的情真意切,讓在場的人都更加同情姜淺,隨即更加怨恨姜落。
焦茗瑤一臉悲憤的摟著姜淺虎視眈眈盯著姜落,把姜落當作豺狼虎豹。
顧清讓罕見的為姜落開脫:“沒有直接證據,還是少說兩句為好。”
在焦茗瑤懷抱中的姜淺眼神暗淡了許多,她不容顧清讓偏袒任何女生,姜落疑惑的皺著眉頭,她並沒有順著身邊人解釋。
她根本和姜家的人無話可說,對方費盡心機想要加害與她,她做不到坦然面對。
“最大嫌疑的還是她,肯定是嫉妒淺淺。”焦茗瑤猛然辯駁道,聽她的口氣都恨不得踩姜落兩腳。
姜淺知書達禮的安撫著焦茗瑤,還是表達想要和姜落冰釋前嫌、互相成全。她強壓住內心的厭惡,掙扎著要起身,還是被焦茗瑤給按住了。
“你就是太善良了,你對姜落容忍,接二連三的原諒,可她不一定會放過你。”焦茗瑤把姜落形容成十惡不赦的大壞蛋,口氣帶著偏激。
姜淺垂下眼眸有說不出的委屈,更加襯托的姜落十惡不赦,姜落幽幽盯著眼前人,嘲諷的勾起嘴角。
“她根本就是一個惡毒的人,你不能心慈手軟。”焦茗瑤惡狠狠說道,彷彿要把新仇舊恨一股腦的全部發洩出來。
姜落聽著侮辱自己的話語,卻沒有任何解釋,扭頭就離開。她沒必要陪著兩人演戲,姜落動作瀟灑,讓其他人瞬間瞭解她的變化。
焦茗瑤一愣,沒想到姜落翅膀硬了,竟然公然不把她放在眼裡,騰的一下站起來開口就想要辱罵一番,但身邊的姜淺眼疾手快連忙伸手拉扯著身邊人。
顧清讓還在病房,不能給他留下不好的印象,畢竟臨門一腳了,她不能有任何閃失。
“落落!你是不是還怨恨我!”姜淺大聲對著門口的方向說道,可惜她沒有等到任何的回應,姜落都不帶回頭。顧清讓皺著眉頭,異樣的情緒湧現在心頭。
但他還沒有思慮清楚,就看到姜淺情緒波動太大,身子一軟直接暈倒了過去。
“造孽啊!淺淺?”焦茗瑤焦急的呼喚著,病房裡頓時忙的?一團亂,所有人的關注點都在姜淺身上,使得顧清讓無法出去追姜落。
醫院裡面的事情都和姜落無關,她出去後靜靜等待著司徒明華。
司徒明華可能聽到了一些風聲,早早的表示會親自來接。姜落抿著嘴角心情複雜,縱然她不想理會姜家的人。
可顧清讓執意不願離婚,姜家千方百計的謀害,連帶著讓她情緒有些許鬱悶。
“走,上車!”司徒明華突然開車出現在姜落面前,打斷了她的思緒,姜落看到眼前人自然的揚起笑容。
不管顧家如何,她都沒必要糾結,畢竟左右和她也沒有多少關係。姜落順勢上車,車子漸漸遠離醫院。
“那有一個檔案,你看一下。”司徒明華邊來賓邊說道,姜落一眼就發現了文件袋,她順勢開啟發現裡面是一份合同。
而且是關於唱歌比賽的,姜落仔細看過去震驚不已。原來是她曾經參加過的比賽,不過當初她的成績並不好,直接斷了往後演唱的路。
“我參加過,可成績差強人意,這次還是算了吧。”姜落知曉司徒明華是在幫自己,但她心裡隱約還是對這比賽有牴觸。
司徒明華不由笑出聲,連帶著車內的氣氛都有了變化。
“沒有信心?在哪裡跌倒了就要在哪裡爬起來,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司徒明華鼓勵說道,他有瞭解過比賽,認為還是比較適合姜落的。
姜落重重捏著合同,她確實害怕再次失敗,讓好不容易有了起色的事業再次回到曾經,事態越發緊急,不容姜落有任何閃失。
“我還是穩妥一些,這個比賽算了。”姜落堅持道,她把合同收好放置在一邊。
司徒明華理解姜落的情緒,他循序漸進道:“我分析過你以前比賽的資料,不需要你曾經有多好,以你現在的實力名次最少能前八,只要你能達到對事業就有很大的幫助。”
他冷靜分析著利弊,他實際上是懷疑之前的排名有水分,但沒有對身邊人說明。
姜落再三思量,她顯得有些猶豫,手指觸控著文件袋隨即鄭重其事答應:“好,我再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