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重生福妻小神醫最新章節列表 > 未來的太子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未來的太子妃

原本正在打量柳五郎的大長公主,突然聽到女兒的聲音,透過窗戶看到女兒那一番動作,差點暈過去,就怕柳五郎無意,女兒下不來臺,那豈不是更丟面子?

幸好,結果是好的。

柳五郎接受了女兒的花,她就在家裡安心等著柳家那邊派人上門提親。

接下來的事情,水到渠成,非常順利。

在半年之後,紅霞縣君成了柳依依的嫂子,終於趕在了十八歲之前成親了,不用交罰款了。

雖然罰款錢不多,但丟人,名聲不好聽啊!

現在柳依依跟紅霞縣君不僅僅是好朋友,而且還是姑嫂,關係更加親密了,三天兩頭聚在一起,生活跟以前一樣,仍舊肆意快活。

大長公主和鎮南侯看到女兒活得開心,終於放心了。

沈冰竹現在不僅僅在朝堂上有了擁護者,而且在西北的軍中,也因為柳雲澤的周旋,收攏了霍家以前的追隨者,有足夠多鐵桿支持者。

沈冰竹每一次都能夠完美地完成晉康帝交代的任務,不管是調查河堤潰決背後的貪腐,還是科舉舞弊,草菅人命的冤案,都能夠有理有據,讓背後的主謀繩之以法。

另外,晉康帝還發現沈冰竹做事公心為主,私心為輔,如此一來,做出來的事情,都是對大晉有益處的。

相比較禹王,吳王這兩個人私心太重,不管做什麼事情,就算完成了任務,其中也夾雜了很多私人利益。

經過晉康帝再三觀察,不想給禹王和吳王太多的遐想空間,直接立沈冰竹為太子。

除了禹王和吳王的鐵桿支持者反對,那些中間派以及那些曾經跟沈冰竹一起共事過的臣子都支援沈冰竹。

由皇帝的支援,還有大部分朝臣的支援,沈冰竹最終成為太子。

可太子都二十一了,還未成親,頓時太子妃的人選,成為京城最熱的議題。

這一日,有青年學子議論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好,還是拋頭露面,招搖過市好?

有個迂腐年輕人,從小被灌輸女人是男人的附庸。

他非常氣憤,最看不慣剛剛騎馬招搖過市的柳依依和紅霞縣君,“女人就應該在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相夫教子。

可不能像紅霞縣君到了快十八歲才嫁出去,青陽縣君還一如既往,京城裡沒人會娶如此放浪形骸的女子······”

此時有人聽到他們的一番議論,停住腳步,轉身走了過來,然後對大放厥詞的青年男子說:“我告訴你,青陽縣君一定能夠嫁出去。”

青年男子梗著脖子,大聲說:“絕對不能,不信,咱們打賭。紅霞縣君已經嫁到了柳家,就算換親,大長公主的兩個兒子都成親了,也換不成啊啊!”

英俊男子冷笑說:“再告訴你一件事情,青陽縣君是未來的太子妃!”

“不可能!”青年男子大聲反駁,朝著皇城的方向拱手,“太子英明神武怎麼會喜歡那樣的母老虎?你說這話,沒憑沒據,我們不信。”

英俊男子冷聲說:“我有憑有據,因為孤就是太子!”

說完,英俊男子冷冷地看向青年男子,小九兒的名聲不容許任何人糟踐!

這時候,有人認出來英俊男子正是當朝太子沈冰竹,連忙驚呼,下跪行禮。

沈冰竹環視四周,看向這些所謂的青年才俊,“讀了那麼多書,難道就為了把女人禁錮在後宅之中嗎?難道你們不應該上報朝廷,下為黎民百姓做事嗎?

你們在詆譭禁錮女性的同時,想想你們的母親,祖母,然後想想你們的妻子,請不要輕賤那個願意跟你們相扶相持走一生的女子。”

說完,沈冰竹轉身離開。

那些被沈冰竹掃視過得青年學子們,一個個面子蒼白,他們好像得罪了太子,好像也得罪了未來的太子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有的人心存僥倖,那麼多人,太子或許記不住他們。

也有人認為晉康帝和朝臣不可能讓柳依依那樣高調、拋頭露面的女子做太子妃。

可是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新奇事情年年有,但今年特別多。

幾天之後,晉康帝昭告天下,特下旨賜婚綏陽侯府青陽縣君於大晉朝太子沈冰竹,成為太子妃。

柳依依及笄之後,欽天監擇吉日完婚!

聖旨一出,立即引起一片譁然,不管是朝廷重臣,還是普通百姓,走卒商販,都議論紛紛。

很多人覺得柳依依不配為太子妃,那麼優秀的太子應該娶更加端莊,更加優秀溫柔的女子。

紅霞縣君聽到外面的議論,特別氣憤,恨不得衝出去跟別人打一架,為柳依依正名。

看到柳依依正在悠哉悠哉地喝茶,紅霞縣君急了,“小九兒,你就不著急嗎?公公婆婆在家裡著急上火,嘴上都起水泡了!”

柳依依輕笑,看向紅霞縣君,“淡定,淡定。我現在都是太子妃了,而且是你舅舅親自下旨的,那就變不了。

另外,你表哥喜歡我,自然會為我正名,現在還沒開始,估計時間未到吧!”

正說著,翠屏紅著眼睛,拿著一張紙,上面有很多字,這些字不是寫上去的,而是印上去的。

翠屏跑過了,哽咽說:“姑娘,這個叫《大晉週報》的東西給姑娘正名了,姑娘的賢德功德,別說太子妃,就是王母娘娘,觀音菩薩,也能做的。”

紅霞縣君一把搶過來翠屏手裡的那個叫《大晉週報》的東西,這是第一期。

第一篇,先闡述了良種出自梅嶺縣柳家,提高了大晉的水稻和小麥的產量;很多農具改善,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

其中,青陽縣君在此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二篇,來自於太醫院院正李御醫,特別感謝青陽縣君編寫的《婦幼醫典》,不僅填補了大晉朝在嬰幼兒和婦女護理以及孕產期的醫學空白,而且醫典裡的那些藥方公布於世,難能寶貴,大大提高了嬰幼兒的成活率,降低了死亡率。

第三篇,來自軍隊。軍隊裡幾種特效藥,也是出自青陽縣君之手,死亡率降低了八成。

第四篇,來自於感恩堂管理者證明青陽縣君是感恩堂的建立者。三年來,感恩堂的從建立到現在共收養了京城以及周邊上千個小乞丐,殘障孩子和那些被遺棄的孩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