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長夜年代記最新章節列表 > 序章二 聯邦年代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序章二 聯邦年代記

世界是你的,看似也是我的,但最終還是財閥的。

西元2851年----------聯邦政府總統選舉制度公佈,其後聯邦制度也被決定。規則如下:

1.聯邦國家各項決議要透過內閣票擬決定後,再交由總統批准。

2.內閣與總統同時擁有提出決議的權力。

3.總統擁有駁回內閣票擬結果的權力。

4.內閣有投票彈劾總統的權力,但總統無權組閣或解散內閣。

5.內閣由七名成員組成,其職稱為中樞卿,中樞卿由各財閥閥主擔任,除在職中樞卿外的其餘財閥閥主均為遞補中樞卿。

6.在職中樞卿離任或死亡則其財閥擁有遞補中樞卿席為並排在遞補佇列末尾。

7.在職中樞卿以內閣資歷與財閥對聯邦貢獻決定其席位。

8.首席中樞卿擁有四張票決權,次席擁有三張,三席擁有兩張票決權,其餘皆只一張票決權。

9.各財閥出資建立聯邦中央銀行。同時發行聯邦幣取代通用幣。聯邦央行行長由十三財閥輪流擔任,並由各財閥派出理事。

10.中樞卿每屆任期四年,最長連任不超過兩屆,期間財閥有權自動放棄連任,但可以重複入閣。

11.聯邦政府首都定摩根財閥領內紐約為京畿直屬區。

12.第一任首席中樞卿為鄭華卿。

13.......

元2854年---------------聯邦首席中樞卿鄭華卿去世,聯邦政府為表彰其功績稱其為國父。

西元2855年-------------內閣啟動了第一次總統彈劾程式,其後一個月總統被趕下了臺。世界範圍內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總統選舉。

西元2856年至2880年---------鑑於摩根內閣強行彈劾總統的先例。聯邦政客向財閥妥協,雙方進入權力平衡期。

西元2880年---------帖木爾財閥覆滅後,聯邦總統利用財閥之間相互失去信任時期,得到了聯邦央行行長任免權,收回政府財權。

西元2801年至2897年,聯邦政府有權自行發行國債,開始了一系列教育、醫療、養老改革,同時增加了公共設施建設。

因此產生的負債則透過稅收來平衡。這段時間是聯邦政府發展的黃金時期,一個民權國家的雛形已經完成。

但財閥世界意識到了聯邦中央對其威脅,民權有取代財閥統治地位的徵兆。

西元2897年---------聯邦政府為了深化改革,再次發行國債。但由於之前政客的好大喜功,造成建設步伐太快,欠下央行大筆債務。

由財閥組成的理事會突然向時任總統博拉德發難,催討債務。

博拉德無奈提出了稅改政策,民眾的稅收支出需再增加25%,該制度推行後瞬間成為聯邦政府和民眾溝通的夢魘。

民眾已經習慣了高福利的社會,卻無法接受這種對應的高稅收。

財閥們藉此利用他們所掌握的媒體大肆抨擊政府。加大民眾與聯邦政府之間的裂痕。

西元2898年---------稅收改革在世界各地新聞媒體的批駁聲中強行啟動,隨後爆發了大規模遊行示威。

經濟學專家郎斯特.平託以五千年前華族思想家楊朱子“一毛不拔,而安天下”的理論而提出:

即使普通民眾不交稅,也能使得政府機器運轉正常。

這個理論在當時得到了絕大多數民眾的支援。

西元2899年---------財閥內閣邀請朗斯特為顧問,並制定了《楊朱法案》:即全面免除普通民眾的稅務責任,改由內閣決定各財閥按照比例分配承擔聯邦政府開支。該法案提出後迅速被內閣透過。

但總統博拉德駁回了該提案。然後內閣重新提出《楊朱法案》,然後再次被博拉德駁回。

當第三次法案被駁回內閣提案後,內閣啟動了彈劾總統提案並得以透過,博拉德成為聯邦歷史上第二位被彈劾下臺的總統。

後來他也因反對稅改,在大街上被憤怒的“民眾”群毆致死。

後一任民選總統拉茜娜上臺後重複了博拉德的行為,又遭遇彈劾下臺。結局也很類似,她是被憤怒“民眾”殺害的。

當年的第三任總統洛卡斯重複了前兩任的行為,數次駁回內閣提案後被趕下臺,傳說在其上任時就寫好了遺書。洛卡斯死於車禍,他寫的遺書也神秘失蹤了。

西元2900年---------財閥內閣終於等到了識時務的總統貝當,很乾脆的批了。舉國一篇歡慶《楊朱法案》得以透過。二十年後看清現實的貝當自殺在了自己寓所中。

西元2901年---------《楊朱法案》透過後不到一年時間,原先正在進行的改革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停止,總結起來只有一條:沒錢。

西元2902年----------公共設施因為沒有資金養護修繕,內閣透過改革法案,將這些設施交贈予其所屬勢力區財閥運營。財閥的世界,除了呼吸的空氣以外,其他都是要收費的。當然如果要呼吸沒有汙染的空氣,也是要收費的。

西元2930年---------二十年後的人類已經習慣走在路上就要帶上自己的消費卡,因為每一條路都是財閥私有,所以經過就會被扣去相應費用。如果萬一破產了,連睡馬路的資格都沒有。

醫療,教育,養老,安保也都是需要花錢向財閥購買的專案。

如果人未死,錢花完後,就淪為負產者。因為還不起錢而下獄從事勞動,出獄要看何時能還清欠款,也或死於獄中。雖然這些人有個公開的名字叫做負產囚徒,俗稱財閥奴隸。

西元2935年財閥拉特違反聯邦公約研究反人類核武器:拉斯科特的盒子,被聯邦特工伊爾琴科赫克託夫揭露。同年聯邦政府對拉特財閥進行討伐戰爭,聯邦慘敗。

西元2936年聯邦軍由時任中樞卿的鄭崇光率領,第二次討伐拉特財閥,並是使其覆滅。

西元2942年西斯托羅德裡戈的小說《長夜》發表,該書揭示了財閥世界的黑暗統治與洛卡斯遺書內容,當年這本小說遍風靡全球。

西元2943年因《長夜》小說再次激起民權運動,席捲全球的罷工潮嚴重破壞了財閥經濟根基。聯邦內閣透過法案定《長夜》為禁書,並禁止一切紙質書籍。

聯邦政府批捕西斯托.羅德裡戈。羅德裡戈財閥也剝奪其姓氏與第一繼承權。

西斯托開始逃亡生涯,建立了民權組織自由先驅者陣線。

西元2944年伊斯坦布爾爆發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悲劇,由七十多萬人參與的一場罷工抗議活動遭到血腥屠殺,當日只有三千多人逃離。參與屠殺的是阿斯塔法財閥的三百臺戰爭裝甲步兵。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全世界的民權運動戛然而止,轉入了地下。

西元2953年----------西斯托流亡到南極大陸,將自由先驅者組織改組為自由黨。以洛卡斯遺書的精神,建立了洛卡斯臨時政府。

雖然財閥內閣希望派兵討伐這些流亡者,但也擔心南極利益分配不均而造成財閥世界格局產生變化。內閣中意見不能統一,這一拖就是十年。

西元2963年----------十年後的南極因越來越多的民眾流亡而繁榮,洛卡斯臨時政府實力也越來越強,除暮閥外的各閥每年都要流失大量人口與財產。南極流亡者宣告其將於次年成立正式民選共和國。

財閥世界終於達成一致,透過對南極大陸討伐的提案。

西元2964年經過一年的準備,由當時的十一大財閥共同組建了聯邦討逆軍。其規模達到了三千臺戰爭裝甲步兵。當時主流認為該軍力足以對南極流亡者形成碾壓。

第一次長夜戰爭結束後,聯邦軍全軍覆沒。總指揮海倫芬財閥第一繼承人希爾達海倫芬上將以及暮輝財閥第一繼承人鄭常達中將陣亡,小野東三郎准將向南極投降,赫克託夫准將被俘後拒絕投降被處決。

同年洛卡斯共和國成立,西斯托出任國家元首開始了其獨裁統治時代。

但由於第一次長夜戰爭導致了南極成為了獨裁政府。大幅度減低了民眾對南極流亡的熱情,也使各閥流失狀況得以控制。

內閣又一次陷入了是否對南極討伐的爭論,該提案再次被擱置。

西元2970年----------鄭鴻博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