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長夜年代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407章(補充番外)暮閥後傳:列強的盛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07章(補充番外)暮閥後傳:列強的盛宴

“是啊,回不去了……”

鄭鴻博此刻心生感觸,確實是回不去了,無論是精神層面還是物理層面。

鄭鴻博這次遠征南極,說是接到了南極的邀請,實際上西斯托的邀請早就已經發出,去不去南極還是要根據形勢而定。

財閥的覆滅,鄭家的衰敗,這對鄭鴻博來說,都已經不重要了,然而能否建立一個屬於人民的國家,屬於華族的政權,這才是鄭鴻博堅持下去的全部動力。

可現實卻不太樂觀,暮閥裂變之後,作為曾經世界第二財閥,已經成為了列強餐桌上的盛宴。

普通小民百姓只知臆測,各閥能從這次瓜分中賺取多少利潤,而暮閥的財富可不是聯邦幣就能估算的。

與薩拉丁、海倫芬這些傳統財閥竭澤而漁的奴役統治不同,暮閥對其領民的剝削相對溫和。

然而這種溫和的剝削方式,落在野蠻的異族侵略者眼裡,就變成巨大的財富潛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南雲平八郎作為策劃者,自然也希望能從暮閥的覆滅中獲得更多的好處,所以絞盡腦汁。

起初,南雲財閥想學摩根財閥在西歐建立學院派傀儡那般,以鄭鴻熙為傀儡,進而一步步蠶食吞併神州。

可這一提議,在中樞卿會議上,遭到了其餘六大中樞卿的一致反對。因為在富庶的神州,財閥們人人都想分得一杯羹。

特別是與暮閥接壤的列夫塔克財閥與甘達迪財閥,他們對暮閥的貪婪程度,一絲也不亞於南雲財閥。

每一次的財閥覆滅,都會演變成一場瓜分盛宴,一旦利益不均,隨時都有再次爆發戰爭的風險。

法律已經對財閥們毫無約束力,能夠決定世界秩序的唯有力量與利益。

然而,南雲平八郎又非常清楚以南雲財閥目前的力量,是完全無法與摩根財閥抗衡的。所以財閥爭霸戰絕不能在此時爆發。

也只能說南雲財閥的運氣,平八郎想要做稱霸天下的夢,羅德裡戈財閥就送來了枕頭。

羅閥與南極的衝突爆發,瞬間就把矛盾的中心點轉移了,外加上西斯托將死的傳聞,使得另一塊富庶之地南極洲也將加入了這場利益分配。

在財閥世界共同敵人,大魔王西斯托的面前,一切內部矛盾都可以暫時擱置。

七大財閥開始加快瓜分暮閥的協議流程。

南雲平八郎一改往日的貪婪嘴臉,表現出了‘護犢’的氣度,寧可放棄其在南極全部的利益,也要為他的外孫鄭鴻熙保留暮閥足夠多的自留地。

正如薩芬政變之後,海倫芬保留了荷蘭作為其財閥不受監管區域那般,南雲平八郎也以此為法理依據,為暮閥留下了東南與江淮地區為其直轄地。

誰都不是傻子,南雲平八郎說是給暮閥留直轄地,實際上鄭鴻熙早就成為了南雲財閥的傀儡。

可這塊地,畢竟是南雲財閥用全部南極利益作為交換。而且江淮與東南,暮閥經營多年,除了南雲財閥手中有鄭家嫡子作為傀儡外,誰都難以吞下,在利益交換面前,也就聽之任之了。

而南雲財閥為自己提要求時,看起來也不怎麼貪心,反正大部分的利益都以暮閥直轄地的名義拿了,他們只要求了與其海域接壤的渤海、遼東、高麗之地,作為他們的經濟特區,這些地方除了列夫塔克有些異議外,其他財閥也沒什麼反對。

西南之地割給了阿斯塔法,處於內亂未息的阿閥的閥主侯賽因,大致看了下面積,也就不管好壞了。

而嶺南之地則由羅德裡戈財閥掌控,而實際分配時,南雲平八郎把嶺南東部富庶地區劃歸東南,羅德裡戈財閥真正到手的也不過是西部嶺南山區。

這明擺著是要欺負羅閥,然而布魯諾.羅德裡戈自知得位不正,不願意在這種無關緊要的利益劃分上得罪首席,也就低頭認了。

蠻王財閥的努諾奴.穆託姆博到是真的不想爭,可實際分的時候卻拿到了富庶的中部地區,中樞卿會議也不由蠻王推辭,既然要分贓,誰都有份,誰也不能置身事外。

甘達迪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屋脊高原與中亞四國,這對安於現狀的艾西瓦婭.格摩高曼.甘達迪來說,她要的是戰略縱深,安全屏障的意義遠遠大於經濟與資源利益。

而列夫塔克財閥的胃口有些大,他們分到了漠南、漠北、西域、關中。這些區域在大災變後一直處於貧瘠狀態。可對彼得.尼古拉斯來說,人口、經濟都無所謂,面積才是最重要的,龐大的領土才能滿足尼古拉斯家族擴張的野心。

而華族最後一塊富庶之地東北,則落在了摩根財閥的手裡。

為此,南雲平八郎動了不小的心思,東北之地夾在了南雲財閥控制區與列夫塔克財閥勢力之間。

此地無論是對於列閥還是南閥,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如果南雲財閥直接吞入,這勢必就要直面列夫塔克財閥的兵鋒所指,而給了摩根財閥,則正好在南雲財閥與列夫塔克財閥之間形成了一塊緩衝地。

以目前南雲財閥掌控了太平洋制海權來看,摩根財閥即使再強大,也不可能真正掌控東北。

這一區域,遲早還是會歸屬於列閥與南閥中的一家。

馬西爾.摩根自然也能洞悉南雲平八郎的心思,但他另有打算,也就認同了南雲平八郎提出的分割方案。

至於協議中不公平的部分,則將在南極利益瓜分時進行彌補,所以公平不公平,暫時也可以擱置。

然而,這一切的利益分配,都有一個大前提,就是必須在接下來的第三次長夜戰爭中,財閥聯軍能夠順利征服南極,消滅洛卡斯共和國。

雖然這次聯邦軍出兵的規模比第二次長夜戰爭還要大上兩到三倍,而且各大財閥都非常重視這場戰爭。

根據戰前各閥推演,第三次長夜戰爭的勝率是95%到98%之間,這已經不能使用成語十拿九穩來形容財閥們對戰爭的信心了。

然而,還是有人翻出了第二次長夜戰爭前的戰前推演,那時的勝利估算是99.5%……

所以推演歸推演,只要變數存在就無法答應南雲財閥對於暮閥利益的分配方案。

更在此時馬西爾.摩根又對南雲平八郎打臉。他提醒了其它財閥,第二次長夜戰爭財閥之中,只有南雲財閥因為艦隊保險,成為了唯一的贏家。

因此,財閥世界有人暗中稱呼南雲平八郎為戰爭做空者。

再把視線移回分贓協議,如果財閥們在第三次長夜戰爭中戰敗,提前放棄南極利益,轉而獲取暮閥利益的南雲財閥又會是最大贏家。

為此,眾財閥一致提出,必須得到一份保障。南雲平八郎為了利益最大化,只能立下了豪賭契約,允許各大財閥對戰爭結果向南雲財閥投保。

投保額度取最高勝率98%,保額上限為全部裝備的50%!

這是一場關係到財閥命運的豪賭,如果聯邦軍再次戰敗,南雲財閥就會因此而破產。

在破產閥滅的壓力之下,南雲平八郎以聯邦中樞卿會議首席要求進一步加大出兵規模,由原本計劃的二百八十個軍團擴軍至三百七十個軍團。

這樣一來勝利的把握就會大上許多,而戰爭預算可能又會上漲很多。

只有南雲平八郎認為,兵力的增加也會相應的加快戰爭程序,所以軍費開支不會增加太多,只要戰術得當可能還會節約下來,於是各方與南雲財閥再起爭端。

為了說服中樞卿會議擴大出兵規模,南雲財閥只能再開對賭保單,軍費總預算上限定為一百三十萬億聯邦幣。超出部分將由南雲財閥獨自承擔超出費用的百分之六十。

根據南雲財閥的精算師測算,預算軍費可以供大軍支撐到西元3000年12月3日,其後戰爭每延長一個月,南雲財閥就將為此向其它財閥支付總共二十五萬億聯邦幣。

這場戰爭的時間如果拖久了,南雲財閥也會破產。

為了能順利吞下暮閥,南雲財閥陷入了多重對賭制約。

為此,南雲平八郎為防止出現意外,以首席中樞卿身份親臨前線。

同時他又締結了更多的條約與保障。終於,在龐大的利益面前,聯邦軍的團結是空前的,也是絕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