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長夜年代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73章 薩芬政變63 裂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3章 薩芬政變63 裂土

海倫芬學院派復辟已經不可更改,這個世界終究不是看誰更有道理,而是看誰的拳頭更硬。最強的兩個財閥聯合,基本就可以決定世界的走向。

對於學院派入主海倫芬的票決結果很快就出來了:摩根財閥贊成、暮輝財閥贊成、南雲財閥贊成、羅德裡戈財閥贊成、阿斯塔法財閥贊成,至此投票已過半數,決議得以透過。

其實艾西瓦婭.甘達地也想投贊成票來討好暮閥與摩閥,但卻沒有侯塞因.阿斯塔法果斷,落手終還是慢了些,甘達地的意見又變得不再重要。

接下來的內容順理成章。克隆家族尼斯特魯伊被滅族,海倫芬學院派順利復辟。新繼任的學院派閥主是海倫芬傳奇英雄範金克.海倫芬的後人。他的名字也叫範金克.海倫芬。後來人們為了區分他與其祖先,就稱其為範金克二世,或者範金克二.海倫芬。確實和祖先比起來,他確實夠二的。但不得不說作為一個傀儡來說他卻是合格的。

反正範金克二為魚肉,各閥勢力為為刀俎,學院派能復辟,海倫芬能免於被誅滅,其他都無所謂了。

在這種無所謂的態度下,海倫芬財閥的處罰決議也被其它九大財閥商定:

1.海倫芬財閥被剝奪參加中樞卿會議資格一百年。

2.財閥軍隊編制份額被取消二十年,僅保留維持治安的警察部隊。

3..........

這反正不是當事者海倫芬財閥可以參與的討論,處罰的重些其他財閥也無所謂。

由馬其頓財閥、摩根財閥、列夫塔克財閥分別派出維和部隊來保護海倫芬財閥的主權與領土完整。(其實就已經沒有了主權,更別談領土完整)

其中摩根財閥駐軍五千戰爭裝甲步兵,馬其頓與列夫塔克分別駐軍三千。新的維和駐軍部隊,聯邦政府給予新的編制,不計入財閥軍備限制份額。

列夫塔克屯軍於北歐海倫芬領土,馬其頓屯軍西普魯士、丹麥、西奧地利與亞平寧半島。摩根則屯軍於英倫,法蘭西,伊比利亞,以及瑞士。荷蘭比利時地區為海倫芬財閥直控的不駐軍安全區。關於巴伐利亞地區則成為摩根財閥與馬其頓財閥的爭論焦點。在雙方爭執不決的情況下,鄭常洛又出來拉了一次偏架,建議由克虜伯企業進行代管。(這時暮閥與馬閥都還不知道克虜伯與摩根的協議。)

摩根財閥也贊成這個提議,最後中樞卿會議投票透過克虜伯企業代理維和提議。這樣克虜伯的布拉格雖然三個方向都將面對馬其頓軍隊,但透過巴伐利亞地區連線著海倫芬中立區與摩根控制的法蘭西,避免被馬其頓合圍的命運。

歐洲利益分割已經達成決議,彼得.尼古拉斯的面容很怨毒,與馬其頓協商的歐洲分配計劃已經落了空,列夫塔克實際上已經拿不到更多好處了。波羅的海出海口也依然掌握在馬其頓手中。彼得.尼古拉斯把這筆賬記在了半路插上一腳的暮閥頭上。

海倫芬財閥的繼續存在,使得更多財閥無利可圖。為了均衡各財閥利益,北非利益分配就變得比預想的更複雜一些。本來應該獲取更大利益的努若奴.穆託姆博並沒有感到什麼沮喪,反而輕鬆了不少。如果此時真的把大半個北非都拿下,以蠻王財閥孱弱的實力一定會遭到覬覦。

所以努若奴的要求也很實際,把非洲領地分界緯度從北緯五度向北推進至北緯十度就可以,這樣可以盡佔幾內亞灣和象牙海岸的富庶。看似領土擴大的有限,卻可以慢慢累積實力,緩緩圖強。至於再北面貧瘠的撒哈拉沙漠。誰愛要誰要,就算石油資源不少,但從薩拉丁財閥的結局就能看出,這種黑色液體只能帶來的是災難。

努若奴.穆託姆博的提案到是大大出乎了各財閥預料,這讓暮閥與摩閥原來商量好的提議一時無措。哪有財閥嫌自己領土大的道理。就算努諾奴開口說:蠻王財閥希望得到整個非洲的實控權,大家也不會覺得太奇怪。

會議又一次因為預料之外的情況而休會,各方又開始為了非洲的土地開始斡旋。

中樞卿會議在七月五日重開,這時候不同利益集團已經達成了新的協議。侯賽因.阿斯塔法在這次斡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本來他來參加聯邦中樞卿擴大會議,就是想以阿斯塔法閥主的身份露個臉而已,只是希望他的地位能得到諸閥的認可。由於哈依德.阿斯塔法死於叛亂,沒有留下遺囑決定繼承人,阿斯塔法財閥內部就陷入了分裂。侯賽因的三個弟弟分別掌握著中亞與阿富汗地區,波斯地區,小亞細亞半島地區。雖然侯賽因掌握著最富庶的阿拉伯半島地區,但兩河流域在幾天前已經被他三個弟弟組成的聯軍攻佔了。但是侯賽因在平定薩芬叛亂的過程中跨過了蘇伊士運河,打擊薩拉丁財閥的行為贏得了大義。所以世界財閥大多也認為長子侯賽因.阿斯塔法繼承阿斯塔法財閥閥主是正統。

關於北非大量空白地區的分配問題,為了讓九大財閥都能夠滿意,侯賽因在私下與鄭常洛溝通後,提出了以阿斯塔法土地置換北非土地的方案。阿斯塔法將包括土庫曼、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塔吉克在內的中亞地區割讓給了暮閥,將阿富汗地區與東波斯割讓給甘達地。將伊斯坦布爾城以及小亞細亞半島割讓給了馬其頓。

然後蠻王財閥得到北緯十五度以南的非洲土地,雖然之前鄭常洛提出可以讓蠻王接手北緯二十度以南的非洲土地,但努諾奴.穆託姆博以無法管理教民為理由謝絕了諸閥的好意。勉強接受了北緯十五度這個分配方案。

而東經20度以西,北緯三十度以北的迦太基地區,北阿爾及利亞地區,摩洛哥地區則分給馬其頓財閥,而馬其頓財閥則將瑞典北部與挪威中部地區割讓給了列夫塔克。雖然馬其頓財閥認為以富庶冰原換貧瘠沙漠是一筆很不合算的生意,但考慮到能夠得到伊斯坦布爾城以及小亞細亞半島。加之之前已經將實控線推進至了亞平寧半島。這樣馬其頓的疆域,堪比上古時代的羅馬帝國,也算是滿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羅德裡戈財閥的勢力終於跨出了南美進入了非洲,分得了茅利塔尼亞與西撒哈拉這塊廣袤而貧瘠的沙漠,蒙託亞.羅德裡戈看了下馬西爾.摩根,見對方衝著自己點頭,也就沒有說更多的話。

至於摩根財閥,本來希望得到摩洛哥,但馬其頓財閥堅決的反對,認為如果摩根財閥即要駐軍伊比利亞半島,又得到了直布羅陀所在的摩洛哥地區,就等於封死了地中海入大西洋的出口。最後摩根也覺得在海倫芬這個事件中已經佔了太大的便宜,為了避免成為眾矢之的,就象徵意義要了一座卡薩布蘭卡城為其在非洲的利益。

其餘所有北非的土地,歸於阿斯塔法財閥。雖然很多人事後覺得阿斯塔法這樣的交換是一種虧損。地盤是大了很多,但得到的土地,除了尼羅河流域以外,幾乎都是沙漠貧瘠地區。但侯賽因.阿斯塔法覺得他才是最大的贏家,他慷慨送出了他三個弟弟所控制的地盤,慷他人之慨而已。三弟所掌握的中亞地區與阿富汗地區,已經分別成為了暮輝與甘達地的領土。同時二弟的東波斯地區也落入了甘閥手中。伊斯坦布爾城在大屠殺後早已丟失民心,成為了阿閥歷史性麻煩,一併將它與四弟所掌握的小亞細亞半島扔給了馬其頓。

周邊三個財閥從原本可能成為支援叛亂的敵人,透過這個交換,變成了與自己分享土地的盟友。等回到閥內,大可以北非新獲取的土地利潤資源來專心對付控制著兩河流域與西波斯的老二。侯賽因.阿斯塔法的分配方案,雖然輸的是阿斯塔法財閥,但卻使他自己成為了繼承權贏家。

暮輝財閥得到了中亞地區,鄭常洛終於實現了數百年來,華族人最偉大的一次復興。遠古的漢朝在這個地方設立過西域都護府,盛唐時代更是在此地設立了安西四鎮。鄭常洛一陣感慨,有生之年,碎葉終歸華夏。

一家歡喜一家愁,彼得.尼古拉斯更加怨毒了,雖然列夫塔克從馬其頓得到了瑞典北部與挪威中部,駐軍整個挪威進而威懾北海,成為了北歐最大的財閥。但他仔細一想,馬其頓依然掌握著挪威中南部並駐軍丹麥,他們控制了波羅的海的出海口。更過分的是馬其頓還得到了伊斯坦布爾與小亞細亞,這樣就等於控制了土耳其海峽,列夫塔克的黑海出海口也落入了馬閥手中。以後列夫塔克在歐洲的海運貿易上要看馬其頓的臉色了。暮閥得到了中亞四地,就等於阻止了列夫塔克財閥最初制定扶植哈依德.阿斯塔法的三兒子來控制阿斯塔法財閥的計劃。他對暮閥與鄭常洛更是恨上了幾分。所以這個方案只有彼得.尼古拉斯一個人反對。

遠在萬里之外的南雲財閥也得到了補償,根據這個協議他們將獲得馬來半島,即完全控制溝通印度洋與太平洋的馬六甲海峽。

至於這個方案甘達地財閥是否同意,艾西瓦婭.甘達地心裡到底怎麼想的......這不重要,這一點都不重要。

在西元2983年7月5日的最終投票中,中樞卿擴大會議以絕對優勢透過了這個分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