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長夜年代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77章 兄與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7章 兄與弟

在鄭鴻貞罹難後,全閥大多數家族,以及宗親貴胄都認同鄭鴻博為家族新的嫡長子。雖然很多人之前只看見鄭鴻貞的光輝,對於鄭鴻博的情況知之甚少,但暮閥歷來遵從長幼有序的原則,嫡長子罹難,嫡次子成為嫡長子。

可在十二家族全息投影會議上也有不同聲音,比如東北張家家主張行義就是第一個帶頭跳出來反對的,他反對的理由如下:

1.鄭鴻博腳上有暗疾,擔任繼承人會影響財閥的形象。

2.從閥主開始都是主張立賢而非立長,所以當年閥主鄭常洛也是讓位給弟弟鄭常達的。

3.鄭鴻熙聰慧,在和族被廣泛認可。比平庸的鄭鴻博更適合擔任繼承人。

4.華和友好,如果立一個在和族長大的繼承人,更容易拉進兩閥之間的關係。

5............

二十三歲的張行義是張家新晉家主,因其一表人才,器宇軒昂,東北當地人稱他為張少帥。一有舔其統帥一方,又有稱其面容俊帥。

張行義在會上洋洋灑灑的說了十大理由,駁斥長幼有序的理論。而万俟家的家主万俟庸也在一旁附和,認為這事應該再考慮一下。

不曾想中庭紫輝朱家的家主朱持,看著万俟家與張家一唱一和頓時怒了,突然桌子一拍,站起來就指著張行義的鼻子罵道:“你的腿不瘸,你長的也帥,可你不覺得一個腿不瘸也長得帥的人,照樣在丟張家的人麼?什麼叫立賢不立長?以你張行義的那點德行,如果不是嫡出子,憑你也配繼承你父親那點家當?你父親其它十房二十三個兒子哪個不比你有腦子?鄭鴻熙怎麼聰慧了?他被和族誰人認可?你張行義又怎麼知道的?鄭鴻博怎麼平庸了?六歲解《傳習錄.卿述》十歲解華卿老祖詩詞這能稱平庸?華和友好?你張行義到底同和族做了多少生意?得了多少好處?如此不義之人也配用行義二字?”

朱老頭一長串的質問加反問,頓時把張少帥懟的啞口無言,此時王家也跳出來聲援了朱家。朱王兩家都已經把寶壓在了鄭鴻博的頭上,朱家的朱亮甚至於已經成為了鄭鴻博的老師,於公於私都不可能讓廢長立幼的情況發生。頓時和諧的會場涇渭分明的對立起來。

最後鄭常洛看著兩派的爭執不下,就以一種和稀泥的方式解決。首先在十二家族內宣佈鄭鴻博為財閥第一繼承人,但為了同南閥之間的關係,暫時不對外公示天下。

即承認了鄭鴻博的法定繼承人身份,朱王一派就沒啥意見。張少帥與万俟庸也覺得可以接受,只要不公示天下,就算還有餘地,也算對託付之人有說法,生意照做錢能照賺。

至於鄭常洛內心自然是對張行義與万俟庸非常不爽,但他也知道到底是誰在託付張行義與万俟庸。現在不是去製造家庭矛盾的時候,他認為讓鴻博同和慧母子接觸的久些,關係自然也就能相互融洽了。

一般家族的嫡長子往往和嫡母最親,鄭鴻博每天早上很準時的去給母親請安,但經常在門口等很久後才被接見。每次見到的母親,都是儀表端莊的微笑,然後非常客氣的問暖或寒暄。只是在旁人看來卻沒有一絲親近的感覺,或許能看見鄭鴻博的赤誠,但卻只能從南雲和慧眼裡看出虛以委蛇的態度。

在其他家族內,這一場景只會出現在庶子向嫡母請安的過程中。當然鄭常洛只有南雲和慧一個妻子,即使在過去的十二年間也從沒有動過另娶的心思,所以鄭家也就沒有嫡庶的分別。

相比於鄭鴻博遭到的冷遇,鄭鴻熙卻深受南雲和慧的寵愛,整日出入宅府無須通報,也無須如鄭鴻博一般的正衣冠而入,隨意穿著幾件和族武士的服裝,甚至於配著小孩的武士刀玩具招搖過府。

在暮閥中樞卿府內,還是很多人是看不慣鄭鴻熙穿著和族服飾出入。但鴻熙的性格同南雲和慧幾乎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不顧旁人的我行我素。說話帶著和族詞彙的習慣,除了相貌長的頗似鄭常洛外,幾乎完全看不出他是個華族人。

特別在文化上,鴻熙也自認為是個和族人,無意間流露出對其父兄的那一半血液的厭惡。

不同於鄭常洛同鄭鴻博的內斂與謙和,鄭鴻熙的骨子裡帶著囂張與跋扈。

華族有一句名言,從小看到大,七歲看到老。十二歲的鄭鴻熙性格顯然已經成型。

對於鄭鴻熙的乖張性情,鄭常洛沒有絲毫責怪南雲和慧,卻把責任算在了自己頭上。

華語說:養不教,父之過。孩子變成這樣,自然是父親的過錯。這十二年來鄭常洛自認沒有盡到一天做父親的責任,接下來的只有儘可能的補償。

可能是受到其母的影響,鄭鴻熙也非常的討厭哥哥鄭鴻博,雖然鄭鴻博對這個弟弟百般的照顧,但鴻熙非但不領情,反而整天向南雲和慧告黑狀。所以鄭鴻博無論做多少努力,其實都是白費的。

終有一日,鄭鴻博無意中聽到了鴻熙在和慧面前的挑撥。憤怒的鄭鴻博再也忍不住了,推開門指著鄭鴻熙的鼻子痛斥其卑劣。結果兄弟兩人當著和慧的面廝打了起來。南雲和慧怒不可惡,命人拉開他們,輕責了鄭鴻熙,卻重罰了鄭鴻博。

事後鄭鴻博並不記恨其母,還是每天早上準時請安。但自兄弟反目後,南雲和慧也懶得搭理鄭鴻博,更不給一個好臉色看。

鴻博與鴻熙兄弟兩人也越發疏遠,鄭常洛見這種狀況也只能嘆了一口氣。恰巧此時鄭家族長鄭崇年希望未來的財閥繼承人能夠回閥內學習,鄭常洛就藉此把鄭鴻博送回申城魔都,暫時分開兄弟兩人。鄭鴻熙則留在了鄭常洛身邊慢慢的調教與感化。

西元2985年8月,鄭鴻博同他的老師朱亮,一起乘暮閥護衛艦再次離開了他的出生地京畿紐約,這一離開又是五年。當時誰都不曾想,五年後當鄭鴻博再次踏足京畿的時候,又是一場新戰爭即將爆發的時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