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三國網遊之諸侯爭霸最新章節列表 > 第737章 關中現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37章 關中現狀

一出潼關,司州軍眾人就發現了與關中與司州的不同之處。如今正是四月初,司州境內到處都是忙碌的民眾,因為今年的第一季莊稼剛剛種下不久,田間到處都是民眾在打理莊稼。

但是在關中各處,竟然有很多看似很肥沃的田地都成為了荒地,各個縣城裡面到處都有大量的流民饑民存在。而且,這種現象越往長安方向走就越明顯。

一路上,在趙銳的刻意交好下,他與胡簡的關係也越來越好,從胡簡的口中,趙銳也知道了很多長安和董卓軍的訊息。

進入關中後,胡簡也沒有刻意向趙銳隱瞞董卓已經死了的訊息,而且還將郭李二人正在爭權的訊息也告訴趙銳。他之所以如此清楚,是因為他本是胡封的族人,跟隨胡封征戰已久,因功積升的校尉,所以也算是胡封的親信了,能夠從胡封口中得到不少訊息。

還有一件事情就是,趙銳也從胡簡的口中探聽到了徐榮的訊息。

徐榮從河東返回後,因為兩次都敗在皇甫超博的手中。在郭李等西涼將領讒言佞語的作用下,已經完全失勢,最後被董卓安排到陳倉和散關駐守,負責防禦漢中方向的張魯。

其實大家都知道,張魯哪裡有膽子出兵北上呀,西涼諸將的目的就是將徐榮遠遠的趕走。

為了讓徐榮離開長安,西涼諸將還為他配備了兩萬大軍和足夠大軍食用半年的糧草。至於以後,以後的事情誰知道呢。

好在散關到陳倉之間的渭水兩岸有大量田地,如果能夠利用得好的話,支撐他那兩萬兵馬是綽綽有餘了,所以徐榮對此也毫不意,領著兩萬大軍欣然前去赴任了。

聽了胡簡的訊息,趙銳知道自己只能以後找機會再去接觸徐榮了。至於蔡邕的訊息,胡簡這種軍將也不是很清楚,只能等趙銳自己到了長安之後再做打探了。

四月十六日,趙銳一行終於抵達大漢西都長安城下。

漢長安城位於龍首原之上,屬於坐南向北之勢,背靠龍首原,北面離渭水只有數里距離。

作為大漢曾經的都城,長安城垣週迴60裡左右(漢裡),城牆全部用黃土夯築而成,城高丈5尺,寬約4丈。四周各開三座城門,四面都有渠水或河水環繞。牆外有壕溝,寬三丈,深丈許。

長安城南面由東向西依次為:覆盎門(杜門)、安門、西安門;西面由南向北依次為章門、直門、雍門;北面由西向東依次為:橫門、洛門、利門;東面由北向南依次為:宣平門(東都門)、清明門、霸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由於是先建宮殿居宅後圍城垣,裡面有建築物的限制,外面西側又有泬水限制,秦漢時的渭河河道也比現在要偏南許多,緊逼著漢長安城城區,在北側也限制著城牆的修築,所以漢長安城的城牆除東面平直以外,其他三面均凸凹曲折。

城中宮殿所佔的面積還不到長安城面積的一半,有相當大一部分民居。漢武帝時大興土木,在未央宮北面增修高祖時草創的北宮,並新建有桂宮、明光宮等宮殿群,佔去城中大部分空間,普通居民的居住區域只剩下很小一部分。

因城牆建於長樂宮和未央宮建成之後,為遷就二宮的位置和城北渭河的流向,把城牆建成了不規則的正方形,缺西北角,西牆南部和南牆西部向外折曲,過去稱長安城“南為南鬥形,北為北斗形“,或稱為“斗城“。

城內主要建築群有長樂宮、未央宮、北宮、桂宮、武庫等。未央宮由前殿、椒房殿等40餘個宮殿組成。

漢長安城內的街道佈局,古人有“八街九陌”的說法,一般居民區共劃分為160個裡,。在長安城北面的橫門東西兩側,設有九個市進行交易;另外在覆盎門外也設有市,城南還有專門交易書籍的“槐市”。

趙銳一行人剛剛抵達長安城外,就見到有人已經在清明城外迎接。原來,在車隊進入潼關後,胡封就派人快馬加鞭給長安城內的舅舅李傕報信,所以當車隊到達霸陵縣城之時,李傕就已經知道他們即將抵達長安,便安排人特意在清明門外等侯。

如今他與郭汜的爭鬥雖然已經暫時停了下來,但是只是暫時的,因為兩人手中的力量幾乎勢均力敵,誰也奈何不了誰,所以他們才在朝中大臣的建議下暫時罷兵。

現在聽到平東將軍的覲見隊伍已經到了長安,李傕知道自己可以抓緊機會為自己爭得一個援助,所以才有這派人前往清明門外迎接的舉動。

出城迎接趙銳一行人的是李傕的弟弟李應,透過他的口中,趙銳才知道,長安的爭鬥竟然已經平息了。

幾天前,天下下旨封李傕為車騎將軍、開府、領司隸校尉、假節、池陽侯,郭汜為後將軍、美陽侯,樊稠為右將軍、萬年侯。張濟被封為鎮東將軍、平陽侯,外出屯駐在弘農。

而在董卓死後,西涼軍分裂成為數部:董卓的女婿牛輔李儒及餘部擁立董卓的侄兒董璜為主,據有涼州安定、武都、漢陽、北地四郡。

因為西涼諸將有不少人都對於二世祖董璜不服,所以牛輔兩人雖然已經擁立董璜,但是更多的精力都花費在安撫帳下諸將和四郡領地。李儒被從長安城接出來後,病情曾經一度加重,根本就不能理事,牛輔雖為董卓女婿卻能力有限,所以根本沒有時間顧及長安城內爭鬥的郭李二人。

最後,雍州終被李傕和郭汜兩人平分,李傕領兵據左馮翊和京兆尹一部分,郭汜則佔據右扶風和京兆尹一部,就連長安城都被兩人各佔一半。至於已經在南陽的張濟部,面對郭李二人的爭鬥,則明顯表示中立。

如此一來,昔日天下第一諸侯勢力董卓軍被分成了四部,如果再加上已經離開的呂布部的話,可以說是已經四分五裂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