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文魁最新章節列表 > 六百七十七章 插一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六百七十七章 插一腳

說是允了林延潮奉旨探視,但小皇帝還是拿不住主意,當下與林延潮,張鯨等人一併去了慈寧宮向李太後請示。

李太後正在聽曲,聽了小皇帝來了當下傳見。

小皇帝先入內與李太後商議。

林延潮他們就立在慈寧宮外等候。

而慈寧宮裡,李太後對小皇帝道:“你說要這林延潮要去張先生府上探視,是想讓張先生歸政嗎?”

小皇帝道:“朕也不是這個意思,朕是覺得,若張先生可以痊癒那麼繼續替朕主持這國事也好,若是張先生真是病入膏肓,那麼再強撐也無濟於事,倒是不如允了。”

李太後搖了搖頭,悠悠地道:“哀家只知道這幾年來,國事若非有張先生託著,我們娘倆也不會有這清閒的日子過。不過你終是長大的,要將大權掌在自己手裡,這也是我們朱家帝王的性子。”

小皇帝道:“朕沒有這意思,張先生替朕操持這江山,朕哪會不高興呢?只是怕張先生操勞國事,病上加病,朕於心不忍。”

李太後道:“可是依哀家看這宰相張先生當著就挺好,若是換人朝廷出什麼閃失怎麼好。再說了張先生說要卸職回鄉養病,這京城去江陵幾千裡路,若是在途中奔波這病又怎麼會好呢?還不如在京城先養著病才是。”

“至於首輔的位置,就讓張先生先當著,若是換了人了,朝堂上不知多少大臣生出窺視之心。皇兒啊皇兒,你必是被身邊心急上位的倖進之臣,說得動了心,故而才急著操權在手。告訴我是哪個人給你出的主意,是張宏,還是張鯨,或是這個林延潮?”

小皇帝頓時無語。

慈寧宮外。

林延潮正看見王家屏朝自己點了點頭,示意自己上前。

林延潮來至王家屏身前,對王家屏壓低聲音道:“依我看聖上進坤寧宮這麼久仍未出宮,恐怕不妙。”

林延潮道:“為何這麼說呢?我聽聞慈聖太後甚至是賢明呢。”

王家屏搖了搖頭道:“賢明自是有賢明之處,但咱們的太后出身小戶,又是女子,性子偏於安穩,最怕當什麼風險。元輔居國十年,太后甚是滿意,怕是不同意這麼快讓元輔歸政,讓朝堂上產生變局。”

林延潮道:“忠伯兄所言甚是。陛下甚至是孝順,恐怕會改變主張。”

王家屏決然道:“箭在弦上,已是不得不發了,就算天子更易主張,我們也不可變。奉旨探視,就是代表聖命,宗海若是如此前往勸說元輔,可謂師出有名。故而一會太后見你,無論說什麼,你面上都暫先答允下來,事後再計議。”

林延潮聞言點點頭。

不久一名宮人出了殿門道:“太后,陛下宣林延潮覲見。”

聽宮人這麼說,王家屏,張鯨等人腳步都不由一挪。這宮人斥道:“你們做什麼,好不知規矩,太后只宣了林延潮一人覲見,你們給我在門外候著。”

於是林延潮一人進殿。

但見李太後坐在軟塌上,小皇帝則是搬著一張凳子坐在李太後身旁。

林延潮叩見李太後後,李太後徐徐地道:“林卿家,我們又見面了,近來天子一直在哀家面前提及你?哀家也很想與你聊聊,看看是如何臥龍鳳雛,竟得陛下如此賞識。”

林延潮聽李太後話裡有譏諷之意,當下垂首道:“微臣豈敢比臥龍鳳雛,能蒙太後,陛下賞識,不勝惶恐。”

李太後柔柔地笑著道:“這有什麼好惶恐的,你若能辦事,陛下得一股肱大臣,哀家高興還來不及呢。這一次你去探視張先生,你準備怎麼說?”

林延潮聞言抬起頭來,偷看小皇帝的臉色。

小皇帝正要打眼色,卻被李太後用眼一橫。小皇帝立即如小學生般,要多恭敬有多恭敬地坐在一旁。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林延潮當下道:“微臣前往元輔府上,當然是轉達聖意讓元輔好好養病,不作他想,不知太后還有什麼話要交代微臣的。”

李太後點了點頭道:“哀家也沒什麼話交代你,也是想告訴張先生,讓他好生養病,哀家日日在這慈寧宮裡為他唸經祈福,盼他能撐過這一關。你去他府上,除了勸他養病,還告訴他只要他在一日,就是我大明一日的首輔。這是哀家與陛下的意思。”

林延潮當下道:“微臣謹奉懿旨。”

林延潮見坐在李太後一旁的小皇帝滿臉無奈。

李太後道:“好了,林卿家去辦差吧。”

“微臣告退。”

於是林延潮從慈寧宮裡奉了聖旨出來。

王家屏第一個上前問道:“宗海怎麼說?”

林延潮道:“果真不出忠伯兄所料。”

王家屏頓足道:“這下糟糕了,若是太后不允,那麼勸元輔歸政之事,根本無從談及。”

林延潮道:“我明白,到了張府上,我也唯有隨機應變了。”

王家屏低聲道:“宗海,不是隨機應變,陛下心底對元輔已生忌憚之意,他日必生禍端。你此去成則元輔功成身退,君臣兩安,敗則恐怕將來新政廢棄,元輔也陷入天下眾矢之的。我大明社稷安危都繫於你一身之上。”

林延潮聽王家屏這麼說,覺得肩頭有千斤重擔,當下拱手道:“我唯有勉力為之。”

王家屏也是鄭重還以一揖。

於是林延潮奉旨探視,至於張鯨,張宏等十幾名太監皆作隨從。

此外還有一隊錦衣衛護旨。

宣旨的隊伍出了東華門,即來到燈市口。

燈市口乃京城第一繁華的地方,人流如織。

張鯨還未示意,護旨的錦衣衛指揮,當即下令錦衣衛拿著鞭子上前清道。

林延潮身著鬥牛服,當然身為文人,馬術不那麼嫻熟,故而讓一名錦衣衛在前給林延潮牽住籠頭。

林延潮從馬上看去燈市口街上,百姓都盡數跪在道旁。這就是所謂傳旨開道的待遇。

不過林延潮心底卻沒有半點享受此刻的榮光。此刻林延潮心底也十分矛盾,陷入了左右為難之中。

自己怎麼可能在不違背太后的意思下,又把張居正勸說下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