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神話誌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九章 大唐將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零九章 大唐將亂

一身明黃龍袍的李世民自殿後走出,緩步上了御階,坐到龍椅之上。

“臣等參見陛下!”

一眾文武百官紛紛行禮。

李世民龍目環顧下方一眾文武群臣,淡淡說道:“諸位愛卿免禮平身!”

“謝陛下!”

文武百官紛紛站起身。

李世民朗聲問道:“諸位愛卿,可有事啟奏?”

李世民話音落下,那文官佇列之中走出一名老者。“啟稟陛下,微臣有事啟奏。”

這老者正是時任禮部尚書,太子左庶子孔穎達。孔穎達乃是孔子第三十一代孫,在當代也算得上是一位大儒。加之其為太子左庶子,也算是支援李承乾之人。

李世民看向孔穎達問道:“不知愛卿有何事啟奏?”

“啟稟陛下,再過月餘便是科舉之日,天下各地士子齊聚京師,不知陛下打算任何人為主考官?考題又如何出?”孔穎達朝著李世民躬身問道。

李世民聞言,略一沉吟,笑著說道:“此次科舉便由孔愛卿擔任主考官吧,不知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殿中文武百官聞言,不由面面相覷。孔穎達身份特殊,畢竟其為孔子後人,又是當世大儒,擔任主考官員,卻是再合適不過。故此一眾文武百官相互對視一眼,並沒有人站出來反對。

李世民見無人反對,當即便道:“既然諸位愛卿也不反對,那麼此事便就此定下。”

“此次科舉,以孔穎達孔愛卿為主考官,房玄齡房愛卿與魏徵魏愛卿兩人為副考官。”

聽到李世民的命令,文官佇列之中的魏徵與房玄齡一起走出朝班,和孔穎達躬身道:“臣等必不負陛下所望!”

“韋愛卿,如今吐蕃使團已至何處?”李世民看著文官之中的鴻臚寺卿韋元方問道。

韋元方聞言,急忙出列躬身道:“啟奏陛下,如今吐蕃使團已至鳳州,不逾十日,便可抵達京師。”

李世民聞言,點了點頭,說道:“接待吐蕃使臣之事,鴻臚寺全權負責。”

“微臣明白。”韋元方回答道。

李世民點了點頭,隨即目光掃過眾人,略一沉吟之後說道:“如今突厥已滅,頡利被俘京師,然當年隋煬帝楊廣三徵高麗,國力耗盡,百萬忠骨英魂喪生遼東。”

“高麗來窺視遼東之地,趁中原戰亂之時,佔據不少土地,屠我炎黃百姓性命。”

“朕身為天子,代天牧民,焉可坐而視之?”

“諸位愛卿對此事有何看法?”

殿中文武百官聽到李世民的話,心中頓時瞭然。這位天子顯然是心中起了東征的心思。

李世民得位不正,心中一直想要為自己正名。楊廣三徵高麗而敗,故此李世民便將心思打在了高立的身上。殿中文武百官面面相覷,無一人站出。李世民眉頭微微擰起,目光在武將佇列之中掃了一眼。

程咬金心領神會,當地站出道:“陛下,高麗雖彈丸之地,但卻一直窺視中原之土,實在可惡之極,因此微臣懇請陛下發兵,平定遼東,征討高麗,以伐不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世民略一沉吟說道:“發兵征討高麗,事關重大,各部議出個章程,呈交給朕。”

“臣等遵旨!”一眾大臣紛紛躬身說道。

李世民點了點頭,嘆息一聲說道:“當年隋煬帝失道,三徵高麗而敗,致使無數漢家兒郎埋骨他鄉。”說到此處,李世民臉上露出一絲哀傷的神色。但是如今大唐繼承大隋江山,三徵遼東也不過是幾十年之內的事情。

如今大堂之中仍有不少那些埋骨他鄉的隨軍將士的後代親人。

思及此處,李承乾不由嘆息一聲。

李世民看向李承乾問道:“承乾,因何嘆息?”

“兒臣只是想到了那些戰死他鄉的漢家兒郎,不由惋惜,可憐他們終是沒能看到如今大唐這繁華錦繡江山。”李承乾說道。

文官佇列最前面的長孫無忌躬身道:“太子殿下所言甚是,如今這大唐錦繡江山比之被隋煬帝敗壞的破敗山河,早已今非昔比,只是可惜那些漢家兒郎未曾見到。”

李承乾看了長孫無忌一眼,心中有些訝然。要知道之前長孫無忌可一直都是從來未曾像李承乾示過好,而如今這番話顯然是在示好。

長孫無忌雖然一直抱著李世民的大腿,只效忠於李世民。然而之前因為李世民要御賜尚方寶劍,長孫無忌出言阻止,恐怕這老頭現在必然擔心自己秋後算賬。所以才會在此時站出來向自己示好。

而一旁的李泰見到這一幕,胖胖的臉上一陣抽搐,看向長孫無忌的目光都快要冒出火來了。

長孫無忌對於李世民的影響極大,於這大唐也算得上是功勞赫赫。

所以他的話對於李世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然而此時長孫無忌明顯是更加傾向於李承乾。這讓李泰心中如何不怒?

李世民點了點頭,心中卻不由想起了自己當年也曾在戰場之上,率領將士殺敵。而殿中文武群臣之中,如長孫無忌,房玄齡,尉遲恭,秦瓊等人,亦是當年隨自己於軍中殺之心腹。

李世民目光在殿中一眾文武群臣臉上掃過,最後停在秦瓊身上,似乎想到了什麼,笑著說道:“秦愛卿,若朕沒有記錯,兩個月後的初八應該便是秦愛卿的壽辰了吧?”

“多謝陛下掛懷,確實如此。”秦瓊出列躬身道。

李世民笑著說道:“秦愛卿府上舉辦壽誕之時,切莫忘了邀請朕。”

秦瓊急忙躬身道:“屆時陛下若能駕臨府上,必使秦府蓬蓽生輝,皇恩浩蕩,秦瓊莫不敢忘。”

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然後看著眾人問道:“諸位愛卿,可還有其他事奏?”

一眾文武群臣並無人出列奏事。

李世民見狀,笑著說道:“既然諸位愛卿無事啟奏,那麼今日早朝便到這裡吧,退朝!”

“退朝!”

李世民身旁的宦官尖聲道。

“臣等恭送陛下!”一眾文武百官紛紛躬身道。李世民走出大殿後,一眾文武百官紛紛退出朝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