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談部參展作品得到了史無前例的投票率,大獲成功的眾人決定當晚就在活動室裡開一次小型慶功宴。
其他人則認為並不是放鬆的時候,學園展覽滿打滿算也才只過了一個星期,現在開慶功宴還為時過早。
“有什麼關係嘛!就當犒勞一下自己啊,能拿下這麼不錯的開局,慶祝一下權當抽空放鬆啦!”
在八斗的一再強求下,眾人總算是妥協了。
八斗的話很在理,這段時間奇談部所有人都非常努力,每個人都盡自己所能做出最大的貢獻。
長時間精神緊繃任誰都會感到疲憊,適當的放鬆一下更有助於調整自身的狀況。
參加慶功宴的人,除了奇談部的所有人以外,還有小葉子、水蓮、姜柔和韓茜。
八斗其實也想把張聞和郝沙都叫過來,畢竟這兩人在八斗計劃執行的時候也幫了不少忙。但聯絡上他們的時候,是陳侑亮接的電話,一看就是教育還沒有結束,八斗很快就打消了叫這兩人來參加的想法。
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人了,再怎麼說也是奇談部內部的慶功宴,叫太多外人過來也不好。
話雖如此,參加慶功宴的幾乎都是往常的那幾個人……
————時間是晚上七點整,八斗和舒晴兩人分別拎著兩個大袋子。
慶功宴眾人商量了一下,決定吃火鍋。
舒晴拿著的袋子裡是火鍋的食材,八斗拿著的袋子裡則是飲品和一些零食。
兩人沉默的走在回社團大樓的路上,舒晴在八斗的左側與他並肩而行,櫻空則像是在較勁一樣,特地落在地上佔據了八斗的右側。
但櫻空也僅僅只是做到這種程度而已,沒有像以前那樣對舒晴和八斗的關係冷嘲熱諷。
因為她明白,今天奇談部的展位能夠取得這麼好的成績,幾乎全都是舒晴的功勞。
“……謝謝。”
最終還是八斗先開口了。
有很多話想對舒晴說,但話到嘴邊,八斗卻只能擠出“謝謝”這兩個字。
奇談部能取得如此碩果,最功不可沒的人,不是負責造勢引起外界注意的八斗。
也不是負責在規定的時間內理解小葉子的點子並讓其具體化成為奇談部參展作品的優月。
而是負責拉來人流量的舒晴。
當然,三人缺一不可,不管少了誰,奇談部都沒辦法創造歷史。
那麼,為什麼要說舒晴的功勞最大呢?
在最開始,優月和小葉子都估測過了,就算前面準備得非常充分,在奇談部展位正式開放的時候,前一個小時是不會有多少人過來的。
要知道,學園展裡不僅僅只有程式設計部和奇談部的作品,裡面還有大量其他社團準備的優秀參展作品。
加上奇談部展位所處的位置非常令人絕望,如果前期沒能引入大量的人流,無論造勢再怎麼成功,奇談部依舊是個非常容易被忽略掉的展位。
儘管八斗引發的事件有很多人在網路上關注著,但那也僅僅只是關注而已。
而將這些關注變為行動的就是舒晴。
在學園展第一天結束後,舒晴就注意到了一件事——有很多沒能拿到空晴社團展位的社團幾乎都是集體投票給某一個展位。
問過姜柔舒晴得知了這是一種叫做“友情票”的互助行為。
參展社團與集體投票的社團之間,大多關係非常好,在平時就經常來往,所以在空晴學園展裡就會出現“捧場”這一行為。
而獲得集體投票的參展社團因此擠進前排,有的甚至會將獲得的獎勵和支援過自己的社團一起共享。
不過更多的是將其轉化為學分,然後在學園展結束後主動轉給為自己投票過的社團。
這個行為不屬於刷票,純粹是以學生自身的意志進行的互助行為。
並且這個行為也僅限於校內的學生,外界遊客是不會做這種事的。
正是這個發現讓舒晴找到了自己能夠為奇談部做的事,她立刻行動起來,拜託了姜柔和韓茜,三人一起開始在學園裡奔走拉票。
得益於姜柔龐大的人脈關系網,舒晴三人在八斗策劃造勢事件到被關禁閉為止,已經親自走訪了超過四百個社團,其中有一百多個社團暫時還沒有投出自己的票,剩下的三百多個社團中,大部分社團成員都投出了票。
而舒晴的目的也並不僅僅是拉票,而是想讓這些社團在奇談部展位開放當天能夠過來捧場,哪怕不投票也沒有關係,希望能夠讓這些社團體驗過奇談部的參展作品後,告訴給自己的親朋好友一起過來體驗。
當然,有不少社團並不領情。姜柔則是以到時候會支付相應的學分作為報酬收買了那些不願幫忙的社團。
除此之外,舒晴和韓茜還預料到奇談部在出展當天可能會有什麼麻煩,於是找了大約十來個信得過的朋友打算在當天以外援的形式給奇談部提供助力。
就這樣,奇談部展位開放當天,舒晴拿下了兩百二十六個社團的支援,加上親朋好友,當天總計有六百七十二個人在奇談部展位開放的一個小時內在外面待機。
而這,就是八斗和小葉子今天早上看到的盛況了。
最開始奇談部被監察部收買的社團用纖維溶解液暗算後,也是韓茜找來的那十來個朋友及時趕到才避免被進一步糾纏。
等到其他社團的成員應約而來,那幾個搞事的社團寡不敵眾,自然掀不起什麼風浪。
這麼壯觀的且久居不下的人流量也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再加上網路上這些天的造勢結果……就像滾雪球一樣,前往奇談部展位一探究竟的人越來越多,最終在這天結束後斬獲了超過4.5%的投票率。
可以說,如果沒有舒晴這些天的努力,以及還有被程式設計部收買的社團進行的妨礙行為,奇談部出展當天定然要門可羅雀。
估計最好的結果大概也僅僅只能拿到1%左右的票數。
正是因為最開始有這六百多人的口口相傳,“奇聞怪談調查部”才能被越來越多的人得知,最終成為一個現象級的展位。
能夠取得今天這樣的成果,舒晴和她的閨蜜們功不可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