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說不得之浮屠一夢最新章節列表 > [二蒔]中間一念失,受此百年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蒔]中間一念失,受此百年譴

年年春節時,花市燈如晝。

高陽牽著李恪的手臂一路上慢慢悠悠,這個攤子逛一下,那個攤子瞄兩眼,並沒有一點要回去的意思。

“不是要回去?”

“好不容易出來,才不回去。”高陽站在一個賣首飾的攤位前仔細看著,有一個瓷做的簪子很好看,簪首是一株正開得燦爛的蓮花,硃紅染色,點了釉透透亮亮的,在那一堆“金光閃閃”的首飾裡,格外出眾。高陽踮起腳伸手去拿,無奈身高有限只得轉身一臉示好的去看她三哥。

李恪無奈,依著她的目光去拿:“這個?”李恪來回掂量了幾眼,質感有些粗糙,正想放回去卻被高陽一手奪過。反覆摩娑著蓮花的花瓣,問:“像不像浴火的紅蓮?”

“這只簪子質地粗糙,你若喜歡,我讓將作監為你打造一隻便是。”李恪覺得,一支小地攤上的簪子,似乎有些配不上他這個享盡整個大唐榮寵的妹妹。

“我就要這個。”高陽將手背過身後,不讓李恪去碰那支簪子。這只簪子雖做的粗糙,卻如上一世的自己一般,如一支浴火的紅蓮,業火灼灼,似要焚盡一切……

想到此處,孟婆曾經給她講過一個關於‘業火紅蓮’的故事。據說那是她這個時代的幾百年以後,一個叫宋的朝代。孟婆說,宋朝有一個叫蘇東坡的詞人,相傳他曾夜宿南華寺,一入睡便是噩夢連連,再醒來時已是第三日午後。蘇東坡拂去額上冷汗,離開南華寺時作了一首詩:“我本修行人,三世積精煉,中間一念失,受此百年譴。”在詩中蘇東坡說他自己前世是一位連續三世轉生在佛門修行的得道僧人——五戒和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那五戒和尚,是陝右寺院的住持,長的其貌不揚,還有一隻眼睛是失明的。有一次五戒和尚打算外出化緣,卻在山門外發現了一個被人遺棄的女嬰,五戒慈悲,就把女嬰帶回寺中撫養長大。因蓮出淤泥而不染,佛教又視蓮花為一種智慧和覺悟的境界,便為其取名為——紅蓮。

這紅蓮長大後出落得清秀動人,有一天五戒和尚見了她心中生出幾分不知名的感覺。五戒只道是孩子長大了,女兒家也不再適合留寺廟裡,便尋她談話,大意是說:我為僧人,你為俗女。我抱佛陀之心將你撫養成人,如今你已長大,也不再方便留在寺中,不若在山下尋一位好人家,餘生也有個棲處。

紅蓮聽罷,嚶嚶的哭了起來,問五戒和尚道:“師父是嫌紅蓮身為女子,濁了你這佛門的清靜地麼?”

五戒連忙說不:“即便是佛教亦有比丘尼,我又怎會有這番意思呢?”

紅蓮苦苦哀求,只說五戒於她有養育之恩,延續生命之重,餘生只願留在寺內報答五戒的恩情,若五戒執意逐她出寺,便一頭磕死在主殿上!

五戒說她不過,也拗她不過,只好作罷。

五戒是一個呆頭呆腦的和尚,一天天也只圍著佛經轉。他自然不知那個已經長大了的姑娘對他抱了一種異於常俗的心思。相處的時間久了,五戒亦不知何時起也將那個收養的棄女放在了心上。色慾是大戒,然也就如此順其自然的破了。

五戒的師弟明悟,在入定中察覺此事後,又恨又惱,但礙於師兄是主持又不好直言,只好藉機作了首詩來點醒他,詩云:春來桃杏盡舒張,萬蕊千花鬥豔芳。夏賞芰荷真可愛,紅蓮爭似白蓮香?

五戒見到此詩,自然明白。羞愧之下寫下一片《辭世頌》後便焚了一爐香在案桌前,盤腿坐於蒲團之上,合掌坐化而去。而那個叫紅蓮的姑娘在得知五戒之死後,離開了寺院,跑到山最頂上的懸崖邊一躍而下……

孟婆說,紅蓮死後來到地府,身周血液都化為赤紅色火焰,就像要將她靈魂灼燒的徹底一樣。

高陽原以為世上只有她這樣無可救藥的戀上一個僧人,卻不想很多年後還有一個叫紅蓮的女子,重蹈她的覆轍……

……

李恪見高陽出神,以為是自己不讓她買那只簪子高陽生氣了,只好皮笑肉不笑的掏了腰包。

離開那賣首飾的攤子高陽問李恪要了銀子買了只花燈,揹著他在紙上寫下兩行字,放入花燈內。高陽捧著花燈到了河邊,將花燈放於水面,用小樹枝推了推,花燈順水而下。高陽看著那只飄然遠去的花燈,和一旁為她抓著衣袖的李恪說了‘業火紅蓮’的故事,其中她自己那段往事自然省略。

高陽問李恪:“三哥,很多詩文裡都說愛一個人沒有錯。可為什麼愛上一個和尚就是大錯特錯……難道和尚……就不是人了麼?”

李恪一時啞言,他一身征戰沙場,若你問殺一個人有沒有錯他倒是能同你好生說道說道,只是關於情情愛愛這一方面,他著實是……一竅不通……

李恪嗯額了半天,模稜的說了句:“小孩子家家的,哪裡聽來的這麼些亂本子!”

“他也是這麼說的……”眼中蔓生一縷縷柔情,嘴角也含了笑。

“誰?”

“三哥回去了。”說罷便起身,方向也不看的隨便走去。

“那邊是郊外!”李恪看著那個分不清方向隨便亂走的傻妹妹,趕忙追過她來。

PS:將作監,古代官署名,掌管宮室建築,金玉珠翠犀象寶貝器皿的製作和紗羅緞匹的刺繡以及各種異樣器用打造的官署。秦、漢、魏、晉、隋、唐沿置,均隸屬少府監。明代初設將作司,後廢入工部。

蘇東坡的這個梗……是以前些另一本小說的時候查“紅蓮業火”查到的,只不過……這裡加了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