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說不得之浮屠一夢最新章節列表 > 吾心如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吾心如是

停在石柱後面目睹這一切的辯機,唯搖了搖頭,微微一笑,便也只有這小宮女才會一次又一次的相信高陽保證的“以後再也不會了······”。

“辯機小師父很關心本宮身邊的侍女?”高陽的話逐漸變得陰陽怪氣的。想來心中是怒了,縱使明白這不該是她應該有的情緒,可到底是忍不住······

辯機沒有說話。因為他知道他究竟在關心誰,可是高陽已經不必要知道這一切。

“你怎麼不說話?”高陽自然清楚辯機對夏如不會有什麼,她從來自信,也不亂吃誰的醋,何況是夏如。只不過方才辯機說的話當真刺痛到了她,是以,此後不管辯機再說什麼,都能輕易的讓她忍不住心中的怒火。

她本就是那蠻橫無理的性子,天生的如此,便就是在那忘川水裡再泡一千年也泡不軟這性子!

“公主讓貧僧說什麼?”辯機雖不知高陽內情,卻也知道高陽此時的情緒定然不悅。說來也是奇怪,方才還是高陽小心翼翼的問他,她是否說錯了話,如今卻成了他反思己話了······

“也沒什麼。”高陽深吸了口氣,努力壓下了著滿身的暴戾之氣。高陽動了動身子,走至視窗,用叉竿撐起窗戶,看了看外面的顏色,轉身同辯機道:“小師父該回去做午課了。”

高陽這話分明是要逐客的意思。若換了以前的辯機,待聽得高陽這般話,便只會施禮告退,可今日辯機卻站在原處,只伸手合作十字,腳下卻不見移動分毫。

高陽見了,便道:“時辰不早了,辯機小師父······”

辯機不緊不慢的走到高陽身邊,有往高陽身子左側去了去,手拂在窗欞上看著窗外道:“是個好風景。不過······”

居士寮建立在丄(shang)阮山的南半山,從高陽現在居住的這間房子的後窗是最好看清這半山風景的地方。只不過······

辯機像是忍住嘴角的笑容,餘光留在了高陽身上,道:“只不過公主金枝玉葉,不大會看時辰。如今這天色,離午刻時間尚早。”

高陽被辯機這一科普說的倒是一愣,忙看了看窗外的風景,道:“你······”

辯機越過高陽身側,將撐在窗戶上的叉竿取下,輕輕的放下窗頁,屋外空氣實在是冷,辯機昨晚這些忙退後了幾步,生怕將身上的寒氣過給了高陽。待隔了高陽一段距離,辯機才抖了抖袖子,寒意逐漸散去,他才道:“公主莫要將窗戶開啟,屋外頭實在冷了些,恐凍傷了公主,會昌寺承受不起。”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是啊,高陽雖然在此修行,卻算是皇室賜予會昌寺的榮耀與信任,倘若高陽再此除了什麼意外,辯機雖是唯一聽命照顧高陽起居的,卻也少不了全寺的人都要受到懲罰······

高陽聽完這話,冷冷一笑,道:“原是懼我連累了你這破寺廟。”

辯機是最不會關心人的,一心向佛的辯機。高陽不應當忘了這個,還替自己空餘了些念想······

如此,辯機又能說什麼呢?他若孤生一人,自然天地不懼。今次莫說是會昌寺,便是高陽如此不珍惜自己的身體,他也當直言不諱的。

只可惜,辯機從來不懂高陽。

辯機只當高陽是一個受夠了宮中寂寥的小女子,也許他是區別於宮中那些男子的一個存在,也許只是因為高陽調皮,喜歡捉弄他,也許只是因為他們初遇時那顆木樨樹太美······

辯機覺得,高陽的愛意來的莫名,實在是蹊蹺而已。或者只是普通佛書上記載的,他的行為信仰區別於常人,而高陽的一見傾心只是一時興起而已吧。只是,高陽一人的一時興起,卻是在不知不覺中牽動了他的心神,教他日夜佛前心上······不得安寧······

阿彌陀佛,愛欲於人,皆為夢幻泡影,一縱即逝,一碰······即破碎······

“公主願如此說,那便是如此吧。”辯機已再無言。

高陽亦再不想言。高陽向前走去,擦辯機的肩膀而過,待走到燻爐前,又坐回了方才的位置。高陽端起方才辯機新倒的酒,還未飲,身後便有急步而來的聲音,一隻手壓在了高陽端著茶杯的那只手上。

高陽未動,卻先聽到那人聲音,他說:“這杯茶涼了,貧僧再給公主換一杯。”

辯機說著,便要去取高陽手中的茶杯,高陽在辯機手有鬆動之際,立馬舉杯飲盡了杯中之水。

“公主······”辯機的眉頭皺了起來······

高陽則將已經空了的茶杯放在辯機掌中,隨後對上辯機的眸子,道:“小師父逾矩了。”

高陽說完話,便將手從辯機手下抽走,

公主······”辯機的眉頭皺了起來······

高陽則將已經空了的茶杯放在辯機掌中,隨後對上辯機的眸子,道:“小師父逾矩了。”

高陽說完話,便將手從辯機手下抽走,

PS:

叉竿:古時用來支窗的木棍叫“叉竿”,它是一根專門製作好用來支撐窗戶的木竿或竹竿。

“叉竿”一詞出自《水滸傳》第二十四回:王婆貪賄說風情鄆哥不忿鬧茶肆。

文中是這麼描述的:

又過了三二日,冬已將殘,天色回陽微暖。當日武大將次歸來。那婦人慣了,自先向門前來叉那簾子。也是合當有事,卻好一個人從簾子邊走過。自古道:“沒巧不成話。”這婦人正手裡拿叉竿不牢,失手滑將倒去,不端不正,卻好打在那人頭巾上。

在古代,窗戶不像現在有各種推拉和開關。宋代的閣樓窗戶與現代水平開啟的窗戶正好相反,那時的窗戶是垂直開啟的,而且窗戶的合葉在窗欞上方,因此要保持窗戶的開啟狀態就必須有個支撐物,“叉竿”就是最好的方法,既簡單又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