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譎案刑譜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四章:造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四章:造反

元立六年

我還在府裡準備著手調查太后的案子,突然,宮裡傳來資訊,西北邊郡傳來戰報,西吳郡發來檄文:

臨朝張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先皇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房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後於翬翟,陷吾君於聚麀。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濫用奸臣,禍亂朝綱。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君之愛子,幽之於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鳴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成天下之心也。

這些話是罵太后的!穢亂春宮,禍亂朝綱,今薨逝,是成全了天下人的心願。

然則天道迴圈,因果報應,臣湛立天道,殺之敬猶。

這就是承認是自己殺了太后!不過所謂刺殺,算不上是什麼大逆不道的荒謬行為,只不過是他自己在替天行道罷了!

大齊其後嗣沉荒,枉有其數,不過爾爾,鄙尊卑之分,失君臣之道!

這是罵眾皇子的!荒廢學業,枉有數量,兄弟幾人,不把宮中尊卑禮數放在眼裡,不把臣子務君的好道義加以尊崇。

又加以刑卿專權,憲臺抱怨,有司毒虐,於是人心離叛,天下兵起,使我大齊之民,死者肝腦塗地,生者骨肉不相保,雖因人事所致,實乃天厭其德而棄之之時也。古云:“胡虜無百年之運,驗之今日,信乎不謬。

這是罵我的!……算了不說了,我說不出口,反正我不是這樣的。

當此之時,天運迴圈,中原氣盛,億兆之中,當降生聖人,驅除胡虜,恢復大齊之地,立綱陳紀,救濟斯民。今一紀於茲,未聞有治世安民者,徒使爾等戰戰兢兢,處於朝秦暮楚之地,誠可矜閔。

這就是他的目的,造反!冠冕堂皇的造反!

嘖嘖嘖……好傢伙,拋開文章的真實性和可考究性來說,此文:尊卑有序,條理清晰,懂得如何利用文字的層層遞進來突出文章的主旨大意,值得誇獎!文章是篇好文章,文筆也算是好文筆,更難得的是,他很清楚自己要做什麼,不錯不錯,只是可惜了,美中不足的是,註定只能是個反派…

太后薨逝,舉國同喪,萬里悲慼,齊國之內,上下肅然,以其臨朝之慈,至今砥礪,然此賊人,事顛實倒,亂齊國心,擾齊國智,其罪當誅!吾能思此,滿朝文武,又何有差,此前要點,恐君何思。

我能思及此,滿朝文武,上上下下幾千人,眾籌的思想,又能差到哪兒去,只是不知道,皇上那老男人會怎麼看。

只看今日朝上,誰人熊心,誰人鼠膽!

“啪!”朝堂之上,皇上勃然大怒,拍案而起“豈有此理!”造反倒是沒有什麼了不起,古往今來,皇上當政,造反的,想造反的,多了去了,關鍵是此人把太后罵的這麼難聽。還言之鑿鑿,說得皇上都快不認識自己母上大人了。

“聖上息怒~”文武百官拱手勸誡。

“道理是跟人講的,皇上切勿與小人一般見識…”後面的話我沒說完,也不敢說完,就算我再怎麼得皇上賞識,始終是君臣有別,誰敢當著這麼多人的年說他差點狗急跳牆了,我可不想橫著出朝堂,誰愛說誰說。

皇上也聰明,意識到自己失態了,慢慢的冷靜下來。

“朕雖當政多年,卻從未見過如此顛倒黑白,詆譭人的說辭,旁人也就罷了,此賊人

謬嚴的還是當今太后,如今太后已然離開人世,死者為大,怎會有如此 ,此人不除,難平朕心頭之恨,難平齊國百姓只恨,眾愛卿,有誰願意為朕領將帶兵前去討伐吳王啊?”

“這…”朝堂上,文武百官面面相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的甚至過分得低下了頭,祈求安度晚年,不要殃及池魚。放眼望去,烏壓壓的人群,一小刻鐘過去了,誰都不願意做這個出頭鳥。

“你們這群廢物,我養你們幹什麼吃的,一群酒囊飯袋,朕平時待你們不薄啊,官服加身,俸祿照領,衣食無憂,吃香的喝辣的。怎麼,平時你們一個個不是很能說的嗎,關鍵時候就給朕玩謙讓啊!昂!給你們機會說還無話可說了?”

……

“臣以為,可以讓離西吳郡最近的林王去討伐。”這時,終於有人開口打破了僵局。

“臣附議!”有人跟腔。

此外,再沒有其他更好的建議了。

“皇上慧眼識珠,重用左軾垣,然其革律之舉,過於偏激,會激怒許多郡王。”

“邊邊角角的妄徒也就算了,怎麼?一出事情就把責任往自己人身上推,你也欺負我國無人嗎?好一個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然而,皇上顯然不喜歡聽到這句話。

“皇上息怒,是微臣失言了!”天子之怒,又有幾人能堅持大義凜然。

還是老謀深算的丞相說道:“若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最好!”

因為,一個吳王造反沒有什麼了不起,而害怕的是,吳王造反會引發什麼效益。想起當年,漢朝時,黃巾起義,一個董卓來了,一個袁紹來了,一個曹操來了……

我心想:這不廢話呢嘛, 若是不戰而屈人之兵,誰都想,哪個皇帝想國庫裡的真金白銀流水般譁啦啦的扔出去?只是如今這形勢,說的好像還能談判一樣,吳王造反,玩的就是破釜沉舟,不成功便成仁,要不一將功成萬骨枯,要不死路一條。這老家夥道理倒是說得一套一套的,就是不怎麼實用,紙上談兵,空有謬論!

這時候,怎麼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親賢臣,遠小人,此前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吳王之舉,想必事出有因,可能只是想要討個說法,若是能把左軾垣交出去,也許可以解燃眉之急。”這時候,又有人開始火上澆油。這群靈頑不靈的老臣,朝堂之上最擅長的就是,和眾人之力,把青出於藍的小年輕,比如我,推去鬼門關走一遭,然後自己拍拍胸脯,唏噓一番,坐享其成!

“怎麼什麼都扯到我!想必,想必,你他娘的是吳王肚子裡的蛔蟲啊!”氣死我了,心裡恨不得把這些自私的人挫骨揚灰。一個跳樑小醜而已,你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

“陛下,臣以為不然。”親愛的丞相大人重磅出擊!

我耳朵瞬時就豎起來了,總算還有一個人為我說話。

“愛卿又何不同的見解?”皇上也來了興趣,那些千篇一律的:國昌盛,皇上當政有道;國偶危,臣子行為有失。他早就聽厭煩了。

“現在交出去一個大臣,還是陛下您青睞的大臣,陛下的眼光毋庸置疑,但正是如此,且不說齊國百姓會如何看待陛下…單說挑釁的那一方,也不是愚昧之人,倘若真這樣做了,難保不會傳出陛下示弱的荒謬訊息,以後若是哪路郡王想要誰的命,再次效仿!後果不堪設想,沒人會笑我齊國無人,怕只怕,有一就有二,長此以往,真真齊國無人吶! ”

“那依

丞相之將,此時應當如何?”皇上道,感覺丞相不愧是丞相,關鍵時候還是有兩把刷子的。有思想,有覺悟,有遠見!

丞相那老賊猥瑣的笑容裡,帶著一絲絲不易察覺的不懷好意,鄭地有聲的說道:“眾人皆知,左刑卿大人,乃是金甲戰之首,又有安王的大軍相助,巧舌如簧,能言善辯。如果前去和吳王談判,定當事半功倍,到吳地上演一次舌戰群儒,如果吳王願意退兵來京都面聖,那麼,可顯示左刑卿之大智。即聖上之英明!”說罷面對皇上,拱手作揖,紅黑的大袖口下向我遞來,也許是善意的笑。

“丞相謬讚了。” 我笑,我心裡咯噔一下,“壞了…!”老家夥能有什麼好心,我再怎麼能言善辯也不及你出口成章啊,快得老子都沒反應過來。

方才說我壞話,直言是我引來禍端的那位老臣,臉頓時刷的一下就紅了,把頭一個勁的往下埋汰,似乎想把錚亮的地上看穿一個洞,好方便鑽進去一樣。然而我卻沒心思管這些,只是心裡惴惴不安,這個老家夥,到底要做甚!

其二,如果,朝臣要不文官,要不武將,而像左大人文武雙全的人不多了!

“我嘞個去,什麼時候文韜武略跟鞠躬盡瘁劃等號了,我怎麼不知道。你說了算啊?文武雙全的人不多,多去幾個不就行了?”我眼看著丞相在偌大的朝堂上侃侃而談,而我這剛走馬上任不久的黃毛小子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打碎牙齒我也只能往肚子裡咽…誰叫我一開始沒意識到這老賊的不對勁,任他“百般維護我”,還暗自慶幸。

其三,左大人也應該為皇上效犬馬之勞,如果戰亂一起,那麼多少郡王虎視眈眈,大齊會變得怎麼樣,相信左大人也不願意看到吧。

“要不是老子也算個齊國人,我也以為齊國無人了,幾個糟老頭仗著肚子裡有幾滴墨水,默不作聲的合起夥來欺負我一個殘疾人…不,欺負我一個小人!老臉都不帶紅的,過分!”我回以懂事的微笑,早已氣得肝顫。

……虧得老子一開始還抱著希望,還以為這老賊是好人,想不到比其他人更狠更毒!果然姜還是老的辣!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皇上雖然沒有答應,可是也沒有拒絕,眾人一頓快刀斬亂麻的強烈分析,讓這老男人動了心,大有將我棄置不顧的雄心壯志,只是我是這傢伙一手提拔上來的,真要把我親口送出去,說不肉疼是假的,只是如此一番辯論之後,便為我定了去路,這男人以後就不好做人了,所以我從他的眼神可以看出,他在等我做出反應,又或者說,在等我識趣兒,好給他個臺階下。

“權憑聖上定奪,微臣萬死不辭!”拿去吧,老男人,你要的定心丸。

“好,不愧是朕親眼看上的人!”老男人一拍桌子,笑了,覺得我識大體,難能可貴。

其實哪來那麼多的大局意識啊,只不過都是些無可奈何的順水推舟罷了。小爺心裡苦啊,一朝任朝服,百日皆苦楚。本來是開開心心上個早朝的,卻莫名其妙的就成了眾矢之的,是有些欲哭無淚。將在內,君命必得受!禍兮福所倚,是禍不是福,是福!躲不過。亂世出英雄,大不了我就走一趟吳地,正所謂兩兵交戰,不斬來使,我就不信憑我的本事,還能把這條小命給玩完嘍,再說了,我有什麼好怕的!就算吳王不按套路出牌,如果真的打不過,那我還可以跑嘛,惹不起我還躲不起?

這次去,其實就是皇上想給吳王一次機會,如果我給搞砸了…那是萬萬不可能滴…等我把這事兒弄得好,那麼,前途大大的!你們這群小燕雀,安知我鴻鵠之志哉。好吧我的確就是有這般過人的…安慰自己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