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陰陽同居人最新章節列表 > 603銅棺藏道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03銅棺藏道兵

竹山教的山門早在唐代就被毀掉,而後教眾大都分散行動,聽令於教主,各自潛入世俗搜尋法器,一度差點斷絕道統。

許密藏不見蹤影之後竹山教日益凋敝,原本這一脈就是依靠許密藏的各種神異手段震懾同群,沒了許密藏也失去了“黃巾力士”與“紅衣鬼差”兩具護法道兵,竹山教走的走散的散。

能夠一代代傳承到劉公輿手裡,竹山教可以說運氣佔了大多數,劉公輿對外自稱管事,其實是一個不管事的管事。

外人眼中劉公輿終究是竹山教魁首,事實上劉公輿管的只有武當山脈那一處石堡。竹山教已經隨著時代變革變成了一種更加複雜鬆散的組織,劉公輿更像是一個精神象徵,他和竹山教的領子構成了“竹山教”的交際圈,進出的成員要麼是對道法有興趣的,要麼就是別有所圖的。

人越多對劉公輿維持竹山教就是好事,一個組織終究是需要影響力為其延續的,他提供建議和指導甚至一部分親自出手指點,換來大家口頭上的一致與互通有無。

此外,竹山教能夠以這般形態延續至今,關鍵在於中國道門有一個傳統:法不入世。

法不入世的信條自古有之,到了明清時更多流派是以“不傳真”作為自保手段,很多都隱匿不出後斷了傳承。剩餘的一部分,包括龍虎山天師府,縉雲山孫家,怒江陸家,北派諸門,大都是一代只一個傳人,會真東西的人越來越少。

與傳統道門風格不同,竹山教卻是開啟山門,歡迎各路人士加入,只要有竹山教人士做擔保引薦都有機會,像是羅立這樣普通人就是在他好哥們助力下進了竹山教。

雖然也進行過一些無傷大雅的道法指點,但總的來說,劉公輿是一個非常懂分寸的人,不會做眾矢之的的事,大多時候他都在武當山竹山教的石堡內潛心看書,或是造訪各處古蹟、寺廟、宮觀,閒人之志表露得明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外人不知道,師傅卻是在四處尋找黃巾力士,這件事也是我很久之後才明白。”

徐青寧嘆了口氣:“這裡就要提及石堡下,師妹年紀小,很多事她不知道。我卻是在幼年就有一次偷偷跟著師傅進入石堡下的地下室,那裡十分昏暗,佈置得像是一個監獄,四面都是鐵門,鐵柵欄,中央有一個石臺,上頭用鎖鏈鎖住了一個銅棺。和盤龍遺蹟的銅棺一模一樣,銅棺表面有一個人形浮雕,只有雙眼鏤空,看得出是人的一部分特徵……”

少年徐青寧自小就很有主見,並沒有急於得知銅棺裡是什麼,師傅又是為什麼在這裡藏了一尊銅棺。他耐心等待著,終於等到了又一次師傅進入地窖,這回師傅行色匆匆,似乎要做什麼重要事。

徐青寧自知不論自己用什麼道法,終究不可能瞞過劉公輿,畢竟自己一身所學都是師傅傳授。故而他選擇了另一條路,大價錢買來微型攝像機,想方設法給別在了師傅衣服上——這樣簡單,只需要將師傅原本身上衣服用酒不小心弄髒,生性整潔的劉公輿自然會換上衣服,而他備用衣服向來掛在衣架上,這就給了徐青寧的機會。

等師傅脫下衣服去洗澡,徐青寧小心翼翼取下了攝像機,等到師傅出了門這才用電腦讀取存儲卡上的資訊。

畫面搖搖晃晃,這是劉公輿正沿著階梯一步步往下走的場景,與石堡內的精緻裝潢不同,地窖裡十分簡陋,只有頂部掛了搖搖晃晃的白熾燈,四下陰暗而潮溼,還有蝙蝠棲息倒掛在角落。劉公輿走過,蝙蝠們被驚得振翅飛向另一個角落,他彷彿已經習以為常。

仔細辨認了一番,徐青寧發現這地窖相當古老,完全是在山體內開鑿出來的一個不大洞窟,鏽蝕的鐵門,發黑木架上沾滿蠟油的銅燭臺,被劉公輿提著的煤油燈,放置在洞口的大銅盆裡裝慢清水,裡頭有一根薄薄金屬針在水面輕輕擺動,就像是被看不見的力量左右拉扯著。

劉公輿走入洞窟內,步伐沉著毫不遲疑,往裡走過了兩扇鐵門,在終點處抵達了目的點。盡頭石臺上躺了一尊古老銅棺,銅棺四角各有一隻碩大纖細的青銅輪子,讓這棺槨如同是某種怪異荒誕的藝術品。

更令徐青寧無法理解的是,銅棺上面用鐵索呈米字形將其層層綁住,彷彿這東西本身不是一個金屬物件,而是某種可能一躍而起的活物。

面對銅棺,劉公輿微微躬身,用嚴肅而鄭重的語氣道:“大人,南北法會已經確定了出席人物,不知道大人有什麼吩咐?”

接著他身體一顫,就像是聽到了什麼指示,與此同時熒幕畫面也一陣奇怪扭曲,充斥著滋滋滋的電流聲。

畫面恢復後劉公輿已經直起身體,低聲道:“是。”

徐青寧看得抓耳撓腮,恨不得馬上就進入地窖裡看個究竟,聽一聽是否那銅棺真的能夠說什麼。他非常人,很快壓抑了自己內心衝動,繼而開始夜以繼日翻閱各種典籍,尋找有關四輪古銅棺的訊息。到後來被徐青寧在竹山教的一卷典籍文獻中找到了一段文字,其中描述的就是教祖許密藏自王墓得道兵黃巾力士。

作為竹山教嫡傳,黃巾力士和紅衣鬼差相關徐青寧可以說是背得滾瓜爛熟,可惜每次問及,劉公輿都是笑呵呵說,道兵早就跟著許密藏一起消失,早就沒有那種東西了。他反問,如果我竹山教還有這兩尊道兵,又怎麼會淪落到現在的樣子?

徐青寧無法反駁。

黃巾力士和紅衣鬼差是外界稱呼,準確說是曾經天師府定下的稱謂,在竹山教被稱之為“紅黃二使”,紅衣使和黃衣使是竹山教鎮教護法,地位超然。

與外界所想不同,竹山教內對紅黃二使其實是畏懼更多,黃衣使向來不聽教主使喚已經是公認事實,連許密藏都指示不動,行事乖張。紅衣使則是行蹤詭秘,每次出沒必然死人,靠近紅衣使就會讓人陷入一種莫名恐懼,繼而發瘋,終日被幻象纏繞,最後死於非命。

查證了許久,徐青寧不由揣測:難不成地窖銅棺裡藏得就是黃巾力士?

黃衣使向來是不聽命令,所以才被封在銅棺裡以鐵索纏住,避免其出來作亂,倒也說得通。劉公輿稱呼是大人,說明他潛意識裡還是將對方看做地位高於自己的角色,黃衣使這一尊道兵也受得起。

只是徐青寧覺得有些混亂:既然師傅是要向對方彙報和請示,為什麼又將對方鎖起來不讓出來?

徐青寧又看向影片畫面,裡頭劉公輿彷彿又聽到了什麼指示,口頭說是,而後他又說了一些竹山教的現狀,說起道兵似乎又有復甦出世,講得十分詳盡。

末了劉公輿說:“謹遵教主。”

徐青寧心神劇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