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陰陽同居人最新章節列表 > 640.完整的《神異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40.完整的《神異經》

陸陰陽從揹包裡翻出自己的大筆記本,這是她一個習慣,每次都會將各種事件進行詳細記錄,類似於讀書時的錯題集。

她開啟筆記本翻閱到了某一頁,指著上面對我說說:“這就是神異經的第一篇。”

我接過厚皮筆記本,心裡不由產生一種啼笑皆非之感。誰能想到,陸家儲存的珍貴《神異經》居然就這麼被堂而皇之寫在了筆記本上?人皆有盲點,越是常見之物,越是容易燈下黑。

很快我就嗅出不對勁。

“第一篇?我記得《神異經》第一篇不是在孫家嗎?”

“是在他們家。”陸陰陽點頭:“不過很早之前孫陸兩家早就交換參閱過,你會覺得我們真的毫無交流?”

我還真覺得……他們有點同行是仇人的味道。

猶記得孫倪陸陰陽每次見面都有一種劍拔弩張,引而不發的氣勢交鋒,倆人更多是種技藝一較長短,哪怕我這個外人都能感覺出,雙方大有一種必須壓制對方一頭的架勢。

孫倪平日裡可是一個社交女王,優雅又善解人意,陸陰陽則更像是一個“高堡奇人”,對正常人際關係毫無興趣,也不曾涉足其中。

就這麼倆人,一個入世,一個出世,結果見面就是暗中各種懟,說倆家沒有某種矛盾,誰信啊?

“啊……被看出來了嗎?”

陸陰陽一臉震驚。

我無語:“眼睛沒瞎的,都能看出來。”

“其實……”陸陰陽目光上瞄,想了想:“這件事應該這麼說,當時陸孫兩家就有一個很大分歧,類似於佛教的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大乘佛教要渡己渡人才能成佛,小乘佛教講究斷除一切煩惱,超脫生死,成阿羅漢。”

縉雲山孫家和大乘佛教類似,試圖“度己度人”,將道法從狹窄的道統領域提取出來,不斷用時代工具進行校驗測試,想要將前人的神秘學、哲學與陰陽術變成視覺化、可廣泛學習研究。這也是為什麼孫家名氣遠洋,孫倪也四處行走,和官方部門不少都說得上話,和業內關係也大多極好。

怒江陸家更接近小乘佛教,更多精力放在研究本身上,妖魔鬼怪是一個很大的課題,陸家人丁不旺,哪怕延續了前人經驗進展也並不彰顯。

老實說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孫家才是更契合時代的路子,所謂的精英牢牢掌握知識,避免被普通人濫用已經是一個偽命題。

現代社會之所以發展如此迅速,其核心就在於足夠多的知識共享,網際網路的存在,給了不論任何出生任何宗教信仰、性別、國籍的人都有了機會和希望。

當然,核心知識方面精英階層也是有所保留的。

“流派產生,就是分歧引起。”陸陰陽努力辯解,試圖讓我明白她們之間並非私人恩怨,而是一種理念之爭。

不過我總覺得陸陰陽對孫倪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個人敵意,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

“……多年積壓下來的對立,反正就是這樣。”她說:“今天重點是神異經,別浪費時間了,先看。”

我立刻抓緊時間閱讀手抄版本的《神異經》第一篇。

陸陰陽用白話文翻譯過一些關鍵詞,讀起來倒是十分順利。

第一篇講的是東方朔對鬼怪之學的研究。開頭他就從上古五帝時代說起,說祝巫之事延續多年,祭祀不可輕廢,並非只是一種儀式,而是本身這是一種只有少數人知道的,能夠掌握的特殊力量。

他將其稱之為“鬼神之力”。

祝巫時代,即是早期什麼都在摸索,先民還在為生存、一日兩餐而苦苦思索的時期,一些敏銳的博學之士就發現,這個世界上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它彷彿無處不在,能夠做出不可思議之事,但是它們又如此難以接近,唯有在夢境裡才會窺探到一二。

漫長時光裡,先知和智者們不斷研究,摸索出了一套祭祀溝通鬼神的方法,終於能夠觸碰到這一種看不見卻又無比珍貴的自然之力。

而後各種祭壇、圖騰、寺廟在只要有人的地方都會立起,後人以為這不過是一種信仰所帶來的泛文化,殊不知越是古早時代,人越是實際。

就像是叢林野獸,絕不會浪費體力,每次出擊必定是要抓捕獵物,平日裡儘可能多的儲存體能,這才是生存之道。

這也是由於“鬼神之力”本身詭譎強悍帶來的副作用,先知和智者都只能觸及皮毛,故而對如何溝通守口如瓶。

東方朔走訪大河山川,先民部落和各種古代遺蹟,從中發現了一個十分特殊的共同點。

越是靠近“鬼神之力”的人,越是和周圍人變得格格不入。在不少石刻碑文以及象形文字裡,那些祭祀神鬼的人,要麼是無與倫比的強大,讓人敬畏不敢直視,要麼是變得竭斯底裡,瘋狂得令人無法理解。

在這個基礎上,鬼神之說被徹底二元化,鬼即是陰性又象徵死亡的,神是陽性又代表新生的,到底觸碰到的是鬼是神?從後續反應就能看出來。

瘋狂又暴戾,近乎於失控的人物大抵上是被鬼附身,成了鬼的奴隸或者僕人,仁慈善良又充滿智慧者,被看做是神的化身,能夠與神靈溝通,獲得天神眷顧的聖人。

東方朔深究後結合周朝春秋戰國時期的各種聖人之說,得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結論:鬼神根本就是一個東西,不過是看對其引導利用的人性格如何罷了。

野心家以此為依仗奴役降服他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心態平和之輩,專注於自身修養,著書立說幫助世人;匠人得鬼神之力,造出使人驚歎的劃時代器具;詩人得鬼神之助,寫下千秋不忘之作;將軍獲鬼神輔佐,當有萬夫不當之勇略。

先秦時期是擁有最豐富最廣泛鬼神之力應用基礎的,也是各種方士術士出沒最頻繁的時代,不過後來被秦始皇一把火焚書坑儒。

焚書坑儒其實是兩件事,一是毀掉六國詩書百家語,二是坑殺術士。從而壟斷了鬼神之說,鬼神之力變成了宮廷秘聞和專屬於秦始皇的力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秦始皇後半生執著於尋找仙山長生之道,派遣徐福尋訪海外五座仙山,又被道兵所啟發,收集天下銅鐵,試圖打造出十二座金人,結果造出來結果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樣。既不能像是黃巾力士那麼靈活如人,也不能行動說話,最巧的匠人也做不到。

可以說秦始皇是在追尋鬼神過程中死掉的,他的死亡也是由於頻繁服用了大量含有毒物“丹藥”的必然結果。

值得一提是,東方朔還記錄了漢高祖劉邦與楚王項羽之爭。

這一篇裡明確記載,擁有陽神“赤帝”的劉邦被認為具有天命,然而身懷全盛狀態頂級屍蠹“破軍”的項羽一直是壓制劉邦的狀態。此番著名楚漢之爭,也象徵著後世一直以來妖魔鬼怪體系對立的狀況。

若是單對單廝殺,劉邦在項羽面前絕無生路。

可惜,到了爭奪天下的層面,不再是幾個人,一群人之間的角力,而變成了天時地利人和全方位對抗。

破軍的確是所向無敵,猶如人間殺戮機器,可惜嗜血帶來的負面作用也極其明顯,自大,狂傲,不可一世,漸漸這些負面作用讓項羽無法逃脫,最終敗在劉邦手裡。

東方朔有了一個大膽猜測:或許,妖魔與鬼怪之間有一種天生敵對關係?

妖魔與鬼怪都需要人體作為容器,少了人這一重要的道具承載物,不論是妖魔還是鬼怪都無法發揮其真正力量。

自然而然,人,特別是一些體質奇異之人就變成了“妖魔”與“鬼怪”爭奪的稀有介質物。

帶著這種疑問,官宦之路坎坷的東方朔索性放開手腳,轉而全力驗證這一巨大難題。

他選擇的目標是傳言中秦始皇的陵墓。

帝王墓冢,向來是妖魔青睞的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