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

馬匪的據點人沒剩下幾個,本著省火器的原則,王舜臣一隊人是悄悄摸進去幹掉的。

說是據點,其實還是在荒原上,營盤扎的很紮實,有些年頭了,都是王舜臣沒見過的樣式。

水源是有,可惜水源不大,作為兵站和中轉點的可能性沒有。

王舜臣指揮軍卒們,把馬匪的存貨一併收拾了,連同馱馬、駱駝、戰馬。

這下好了。王舜臣原來不明白,官家讓他們扮演商隊,卻沒帶貨品,這時候明白了,原來官家是讓他們自己踅摸貨品。

“校尉,幹嘛要埋一部分貨品呀?有牲口了,並不影響咱們行動。在遇到馬匪,大不了直接丟了唄。再說了,恨不得再來幾拔馬匪,這一路連備用的物資都不用。有吃有喝的。”

“給後面的兄弟們留點。掩埋好,做好標記,把水源地也標記了。”

他們是第一隊,王舜臣準備一路掃過去······後面的兄弟們沒功勞了,要是再沒有戰利品分享,自己肯定被他們四個揍。

雖然大家把嚮導當死人了,可人家一點都不自覺,特興奮。可不嘛,有怎麼多的貨,還遇到這樣厲害的一隊人。他又能在這條路上發幾年了。

嗷嗷叫的給大家指路,還主動的說要聯絡他熟悉的下一拔馬匪······

趙曦懂得,跟馬匪路盜比,軍伍更專業。所以,他沒擔心過這群裝備了火藥彈的軍卒,更擔心自己那些隱晦的命令,會讓那一片區域的人滅絕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對於這條路的存在,對於趙曦而言是沒意外的。

只是他無法確定,這條路後世那些集鎮和城市,是從多久開始聚集人群的,也就是說,他不確定這時候是不是就有了人的集中居住點,形成了集鎮。

若是那樣,他的命令將會把這片地方再一次返古了。

其實,在趙曦的推斷裡,這應該是必然的。

從皇城司探知的資訊,結合他翻閱的一些記載和資料,哪裡絕對是有人類生存蹤跡的。

資料是司馬光遣人送過來的,估計對於朝廷的這次行動,司馬光心中有數,很反感,甚至連官家都不想見。

從這些資料的字裡行間,趙曦看到了一些記載。確實有人煙。

最早的是大漢王朝,後來大隋王朝也有零星記載。

前朝時,那一帶多數時候是吐蕃統治區,前朝也未曾有人記載過。

但是,商貿從來不曾斷絕。

絲綢之路,趙曦的理解一直就是直河西走廊,也就是從秦州(後世的天水市)開始,沿蘭州、武威、張掖、酒泉、敦煌這一路,直通西域諸國,在聯通波斯還是大食。

說不清,這時候對西邊的稱呼也很亂。什麼塞爾柱突厥人,什麼拜占庭,什麼羅馬帝國,什麼大食人,波斯人。很亂,這些嚮導也叫的很亂…~嚮導的叫法,很有可能是根據國朝的習慣在稱呼。

在前朝後期,由於中原王朝對河西走廊的控制力下降,絲綢之路斷絕了,或者說不再直接聯通了。

中間因為西州回紇和党項人發攔路財,導致了西番商賈不得不另闢蹊徑,在南邊又探出一條路來。

這是趙曦原本認為的,但從資料來看,這條路一直就存在,已經很久了。

預示著這片區域,早就有人類在生活著。

趙曦的命令,是清理一切非國朝軍伍的活物…~

真不知道這群殺才會幹成什麼樣!

要說被司馬光這樣指桑罵槐的對映,趙曦一點感覺也沒有,那倒不可能。要說他抽風發婦人之仁,更不可能了。

軍令沒有朝令夕改的!

再說了,趙曦還有便宜行事的後話,相應他們能做好的。

“官家,其實當初派探路者隊伍時,完全可以增派皇城司探知,讓他們順序向朝廷傳遞信息。如此,官家也不必這樣憂心了。”

幾次議事,富弼見官家都有心事。知道是在擔心探路者隊伍。

也是,兩個多月了,按照原本的計劃,最後一隊探路者也已經進入那未知的環境裡了。

“富相,朕並不是擔心他們…~諾,你看看。”

趙曦把司馬光送過來的資料遞給富弼,有些內容他已經重點標註了。

富弼看的很認真。

“哪又怎樣?官家是我大宋的君王,不是那些什麼塞爾柱、波斯還是大食的君王。官家沒必要為他們的死活憂心!”

“這一次探路,對於國朝而言至關重要!對於國朝平滅西夏更是無可替代的!官家,萬不可有婦人之仁!”

只是些零星的記載,並且記載中也說明了,僅僅是有人生存的跡象,也或許就是指商隊呢?

即便真有定居者,在富弼來看,也無非是商賈的中轉站,亦或是馬匪路盜的據點。

沒理由在這事上想太多的。

富弼不想自家的君王嗜殺,同樣也不想自家君王傷春悲秋,婦人之仁。

“富相,那是大漢,亦或是大隋時的記載。幾百年了,一條一直沒有被廢棄的商路,朕擔心不再是零星居民了。”

“朕希望這次對夏行動絕對保密,也希望在偏師透過時,不再有任何可能走漏消息的存在。所以,探路者,不單純是探路者!”

這是接近閒聊的氛圍,也只有富弼一人。趙曦倒不介意把話說明白。

既然司馬光都能猜到自己的心思,這些在朝的內閣大臣,沒一個看不明白。

而這些記載著有人類活動的資料,趙曦真不敢保證司馬光會守密,這並不是保密法令限制的範圍。

“官家……”

富弼一時有點不確定……

“官家,此次探路行動,非官家一人之言,是我大宋朝廷,是內閣議事決議!”

富弼想明白了!總體來說,官家即位以來,一直保持著聖君王道的名聲。

這樣的命令,確實貴讓官家揪心。

這種程度的大事,真沒必要糾結。內閣大臣分擔即可!

“富相,朕並非仁慈之君,還不至於去為一些不相干的人憂心!即便是有個嗜殺的名頭又怎樣?”

“官家為大宋中興所為,臣工子民都看在眼裡的!為尊者諱,乃是臣子份內之事!司馬君實,老臣去談!”

富弼很快就明白了官家的意圖。這也能理解。

這樣做,不僅僅是關乎官家的名聲,更是關係到這條行軍之路的保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