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八七章 扼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八七章 扼殺

內閣或許能理解官家的這般操作,只是肯定理解上有偏差。

四皇子如今似乎成勢了,官家這樣讓四皇子操辦女真部落的事,恐怕有敲打四皇子的意圖······官家對逆反之事絕不容忍。

當然,作為君王,不可能容忍逆反之事。官家這是在借題發揮,以北遼女真部落的不臣結果,給國朝如今一些已經歸順的異族提個醒。

官家這樣做,目的應該有很多······都已經習慣儘可能的往多方面去揣度官家的意圖了。

其實,沒人真正的知道趙曦這樣做的出發點到底是什麼。

他是一個後世趙氏後裔······

原本的歷史,也就在三十幾年以後,完顏阿骨打成立的金國,在滅掉北遼之後,因在於大宋聯絡平滅北遼時,知曉了大宋的虛弱實際。

在三十幾年後,金國的大軍分東、西兩路南下攻打大宋。東路金兵破燕京,渡過黃河,南下汴京。

當時的大宋君王見勢危,乃禪位於太子趙桓,是為宋欽宗。靖康元年正月,完顏宗翰率金兵東路軍進至汴京城下,逼宋議和後撤軍,金人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幣,並割讓中山、河間、太原三鎮。同年八月,金軍又兩路攻宋;閏十一月,金兩路軍會師攻克汴京。宋欽宗親自至金人軍營議和,被金人拘禁。

除徽欽二帝之外,還有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餘人北上金國,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靖康之變導致北宋的滅亡。

靖康之變,恥莫大焉······作為後世趙氏後裔的趙曦一直記得這句話!

自己來到這個時代,經營三十多年,確實讓大宋的實力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這個時代應該是不懼任何王朝和勢力了。

但是,趙曦不敢賭,不敢確定自己的後輩跟完顏氏後人會是怎樣情況。所以,他只能選擇這種直接扼殺在萌芽的形式。

沒有發現也就作罷了,既然訊息到了自己耳朵裡,就沒有放過去的理由。

至於朝臣如何想,四子怎麼樣,以及西北和西南的那些貴族怎樣看,那都是捎帶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知是不是內閣故意,官家嚴厲杜絕與女真合作攻擊北遼,並會針對女真部落作伐的事,在朝堂傳開了,甚至市井也有這方面的傳言。

“估計北遼聽聞,北遼的皇帝即便知道吳執中設坑的事,也會滿意自己曾經的決定。”

“這很好,最起碼戒備國朝的心,多少有些放鬆。”

“耶律乙辛會怎樣想?”

“一個逆臣,國朝倒是不必考慮他的感受。不過若是影響到他謀反,倒是有些可惜了。”

朝堂在議論這些,說什麼的也有,關於什麼的也有。

就比如······

“四皇子如今成勢了······”

“五千烏合之眾,無非是遇到了一些土雞瓦狗,跟海盜作戰,算不得什麼成勢。”

“官家是有所指呀。”

“沒多大事。西南西北的那些貴族,如今只是頂著一個勳爵的名,在行商賈之事。”

“要說成勢,二皇子在安南,聽說也穩下來了。聽說原本大理的很多文臣武將都有出境輔助的。”

“段氏的遺老遺少,成不了什麼事。只要不影響國朝的糧食入境,朝廷也不會在意。”

“我可是聽說了,安南那邊感覺一觸即發,時時刻刻都有大戰的可能。”

“不用擔心糧食,海軍和朝廷的運糧船已經不止一次透過海船運糧了。海船運糧,也就朝廷可做,到岸的糧食價格,跟在廣南一樣的價錢。糧商都有往明州、泉州集結的跡象了。”

不管議論什麼,在國朝現在是確確實實的有種自豪感了。大宋的強盛,不需要再在意任何一個周邊的王朝。

如今的議論,更多的是看他處混亂,這邊風光靜好的覺悟。大宋再不必時時刻刻擔心西北了,秦州已經不再是邊境了。

即便是河北道,如今已經多年沒聽說什麼打草谷的事了。即便是河北道的百姓,都有把荒地開墾到邊城之北了。

大宋這時候應該是沒有什麼遺憾的,除了做君王的趙曦。

四皇子收集了讓人難以想象的物事,都是稀罕物事,可惜,趙曦都詳細翻看過了,還是沒有自己所期望的。

趙曦期望的那種在大海中被亂流捲到美洲大陸,在九死一生再返回的傳奇,終歸是沒有發生過。

整個東海的島嶼,包括連扶桑和高麗周邊的海島都收拾乾淨了,仍然沒有奇蹟發生。

都成了趙曦的執念了,甚至連扶桑產銀的事,高麗沿海海島存在金礦的資訊,趙曦都給忽略了。

這事,四皇子是有專門的奏摺的。

原本,四皇子並沒有這樣做,或者說就是連擴軍都是覲見老爹時提起的。當瞭解了老爹對女真的做法後,他還是很正規的上奏了。

這事他瞞不住,工坊城有勘探工匠摻和在他的隊伍裡,他是知道的。

“這事,你們內閣是怎樣的意見?在收復燕雲之前,有沒有節外生枝的必要?”

用國朝的產品,換取扶桑和高麗的金銀,事實上民間商賈有做這買賣的。趙曦不是沒有野心,是覺得做事需要步步為營,不宜好高騖遠。

“官家,臣等有過商談,均以為可以參照早年東川銅礦的模式,拉攏高麗和扶桑的部分勢力,對金銀進行開採。”

“除國朝外,還沒有那個王朝能製作出像大宋這般精美的金銀幣,而國朝的錢幣,在這些王朝是流通的。此事倒也不是不可為。”

這事不提,趙曦幾乎忘記了自己放開國朝貨幣外流的事。

可惜,如今這個時代,幾乎沒什麼金融業,而金銀銅幣本身的價值,不是後期紙幣能比的。趙曦放開國朝貨幣外流的作用,只體現在把大宋貨幣成為了一定程度的通用貨幣。

或者,還有一定的作用是,可以用國朝貨幣換取高於貨幣本身價值的其他王朝的財富。

再往深的想,趙曦這種半把刀的經濟水平,實在想不出其他作用了。

這時候內閣因為原礦開採,再一次提到了貨幣的鑄造和通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