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戰線最新章節列表 > 386 織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86 織翎

理性至上的織翎者們不想死的不明不白。

問道臺上,織翎者們揮舞著六十四跟翎須,晶瑩剔透的晶髓在翎須中流淌,思想的交鋒在無聲的展開,過了良久,翎須之舞變得和諧起來,一個想法開始在問道臺上共鳴,進而爆發開來,傳遍了整個宇宙,傳達到了遍佈全宇宙的所有織翎者的晶髓中。

織翎者們行動了起來,經過三億年的努力,他們才問鼎宇宙之巔,在漫長的歲月中,他們一直以合理的方式管理著宇宙中的一切,從而保證一切都可持續的進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然而這次,它們一反常態,開始從宇宙各處,超量級的蒐集能量,翎須所過之處,恆星熄滅,行星解離,被帶走的一切,開始朝著一點匯聚,這種活動的規模是如此的龐大,以至於暗能量的推擁像失去了效果,星圖就變得緊縮起來。

一切都是有理可尋的,秉持著這樣信念的織翎者第一次產生了對未知的恐慌——光斑正在吞噬他們的世界,光斑的低語侵蝕著每一個織翎者的晶髓,考驗著它們的理性。

從光斑一開始出現,織翎者們就有所行動了,在消除威脅的目的下,他們一直想弄清楚光斑的內在邏輯,但一系列反光斑行動都以失敗告終,而織翎者們對光斑的研究仍一無所獲,它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光斑按部就班的擴張,瀰漫,侵蝕,掠奪者它們的生存空間,它們只能被迫的退出光斑區,將自己的世界拱手相讓。

在這時,一個想法開始在織翎者的晶髓中傳遞——光斑即深淵。

光斑是背景,是環境,是陌生和未知的深淵,你不可能戰勝它,但你可以擁抱它。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星球的環境變了,適應這種變化的物種將得以延續,同理,宇宙的環境變了,適應這種變化的文明亦將得以延續。

一部分織翎者認同這種觀點,它們認為憑藉技術優勢,在光斑吞噬整個宇宙之前,他們必能找到改造自身,融入深淵的辦法。在這其中,就包括織翎者中的重量級元老,在漫長的生命之河中,它們的翎須已經編織到旁人難以企及的長度,他們的智慧無與倫比,織翎者們相信,當這些強大的晶髓共鳴的時候,關鍵性的答案,必然會出現。

當然,也有一部分織翎者始終認為光斑是一種威脅,它們已經驗證過,那種干擾邏輯的低語,存在自我邏輯,這是智慧的證明,這說明它們面對的威脅是人為的,這些光斑,就像它們昔日的手下敗將‘逆流’在推進戰線時釋放的智慧反物質星雲一樣。

織翎者種族的優勢在這裡體現了出來,兩個方向,兩種途徑,它們並不對立,而是相輔相成,互相填補,一致對外,沒有衝突。

織翎者融入深淵的計劃進行的十分順利,它們不斷的拋棄被低語影響的翎須,又將翎須不斷再生,直到它們整體不受侵蝕,接著,他們開始在光斑中尋找能量,或者創造一種利用光斑的方式,如此,便可以生存。

久而久之,光斑之外,織翎者的數量逐漸減少,那些留下來的織翎者們知道,自我改造的同伴們成功了。

它們並不氣餒,一個研究方向上的成果初顯,理論模型被建立了起來,但這需要一個實驗來驗證。

織翎者的世界觀絕不會拖泥帶水,想到就做,效率優先,自問道臺爆發出那陣共鳴之後,光斑之外的宇宙能量便被不斷的集中,這個過程將一直持續,直到能量足以支撐模型的驗證試驗。

就在這個空檔中,擁抱深淵的織翎者們去而復返,他們所剩無幾,倖存者們在帶回了訊息後,也沒有存活多久,但這些關鍵性的訊息,卻完善了理論模型,堅定了剩下的織翎者留下來的決心。

核心的內容只有兩條:

擁抱深淵的織翎者們,在光斑中遭遇了自稱幻象的異族,雙方爆發了戰爭,織翎者鎩羽而歸。

織翎者的世界沒有上帝,因而並不完美,無法打破資訊壁壘,不受深淵歡迎。

億萬年來,織翎者從未受過這種羞辱,他們研究著倖存者留下的一切資訊,不斷的將新的引數注入他們構建的數學模型,不斷的發掘真相。

他們的宇宙不是唯一的,沒有特殊性,似乎擁有上帝,才是正常宇宙的標配。

幻象可以在深淵和其他宇宙中生存,但織翎者的宇宙中卻從未出現過幻象的蹤跡,只有那些影響心智的低語說明,它們擁有著強烈的擴張侵蝕傾向。

在與幻象的戰鬥中,倖存者稱遇到了一種可以修改或者是無視宇宙規則的武器,這才使織翎者遭遇重創。

幻象擁有打破資訊壁壘的能力,而這能力,是衡量文明水平的標準,織翎者不屬於那個量級,不夠格做場上的玩家。

擁抱深淵會被深淵擊潰,而留在原地,又終將被深淵吞噬,這是一個必死之局。

能量仍在被匯聚,這些線索被整合為引數,匯入模型,實驗之前的魯棒性測試幾近完美,一個延伸發現讓織翎者們開始提出大膽的‘假設’。這是織翎者們很少會做的事情,他們骨子裡的強目的性和理性,讓他們基本不去假設,對他們來說窮舉實驗比假設更有效。他們要的是肯定的答案而不是可能。

然而,在這個假設的前提下,他們構建的模型不但完美無瑕,而且讓他們找到破局的希望——假設這個宇宙是基於基礎演算法展開構建的邏輯體,亦或他本身就是更強大的存在創造的‘人造物’,是一個虛擬構建的矩陣,那一切都可以解釋得通。

資訊壁壘,修改宇宙規則的工具,並行的宇宙線程,光斑的邏輯,在不斷的實驗模型的過程中,織翎者算出了一個打破資訊壁壘的臨界條件。

誠如幻象所言,他們的宇宙並不完美,但生活在其中的織翎者們卻毫無察覺,這說明宇宙系統一定存在最佳化,從而使其力趨完美,而只要存在最佳化,就一定會找到證據,且一定存在一個系統執行的上限,這就是突破壁壘的臨界條件。

織翎者們花費了很長的時間,才說服自己接受了這個‘不完美’的事實,接著,他們開始突破臨界。

它們使用的是一種被稱作‘強觀察’的方法,顧名思義,一般的系統想要節約執行資源,那只要最佳化當前觀察者眼前的細節便可,在觀察者看不到的地方,可能什麼也不存在或者壓根不做細節渲染,但觀察者並不知道。這樣一來,系統會節省大量資源,而觀察者得到一個細節度爆表的現實,指向一個完美的結果。

織翎者們決定反其道而行,在光斑吞噬整個宇宙之前,他們以指數量級自我複製,他們將翎須脫節分化,只保留高分辨率的感官單位,然後它們被散佈寰宇,並保證彼此晶髓共鳴,從而共享所見,他們要儘可能的看到更多更廣的內容,從而讓宇宙呼叫所有的系統資源,觸發一次極致渲染。

不欺騙當前觀察者,在全宇宙遍地都是觀察者的情況下,測試一下他們世界的極限最佳化水平。

這個過程的準備階段持續了漫長的歲月,但在實驗開始的那一天,所有織翎者已然視死如歸,他們要證明,不完美的宇宙中誕生的物種,同樣可以打破資訊壁壘,他們要舉全族之力,站上檯面,為自己爭取一個玩家席位!

在沒有上帝的宇宙裡,他們自己就是上帝!

晶髓的共鳴響徹寰宇,宇宙在那一刻……崩潰了!

星海,光斑,包括織翎者自己,一切都在迅速瓦解,在黑暗到來,一切寂滅之前,超越感官的陌生現象此起彼伏,在某種如貼圖般的壁壘破碎之後,前所未有的螺旋巨環彼此交織,破裂崩塌,猶如無盡的輪迴,光怪陸離無法理解。

點與面,面與體,扭曲,邏輯,與咒語般陌生的符號,沒有邊界的幾何空間,晶髓的瘋狂共鳴亦無法參透這其中的奧妙,但晶髓的連線卻在彼此消散,織翎者們知道,這是他們最後的時刻了,一切都將在這個陌生的世界觀中瓦解,他們接受了這個事情,他們堅信,哪怕沒有見證者,他們已經打破了資訊壁壘,眼前所見,就是壁壘破碎後的樣子,他們成功了!

為什麼會沒有見證者?!

一條晶髓不甘的震動,瞬間蔓延至全體織翎者,這絕不是終點!

他們瘋狂的嗡鳴,晶髓中湧動的思想以波的形式匯聚,這道波衝破了各種符號的藩籬,衝向了遙不可及的螺旋,最終,沒入了一道螺旋體的缺口中。

偵測到波場遠去,一陣安詳瀰漫在織翎者的共鳴中,很快,共鳴沉寂下來,支撐這一切的物質實體消散於無。

……

構成號上,冬眠艙中的贏絳睜開了雙眼,她皺了下鼻頭,默然起身,沒有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