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十三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九章 松江大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九章 松江大布

一方還散發新竹清香的茶几上擺了一杯紅茶,一盤新出爐的蘿蔔糕,一小碟鹽水花生,伍秉鈞躺在聽竹齋新打造的搖椅上,吃一口蘿蔔糕抿一口紅茶,曬著暖洋洋的夕陽,吹著不冷也不熱的小風,舒坦的直哼哼。

回家三個多月,老爹每十天半夜月就會託會中兄弟送來幾封信,有娘寫的,說四弟南洲已經會自己吃飯了,只是說話晚些,不如伍秉鈞小時候;有三弟阿浩寫的,說他白天在幫老爹打理生意,晚上照例溫習功課,見識長了不少,再也不再是以前的小跟屁蟲了,老爹說有會中兄弟照應,他在佛山的生意不錯,他也努努力,爭取儘快切實感受一下腰纏萬貫的滋味,說當老子的總不能比不上兒子之類的,云云;七娘也託會中兄弟送來了一封信,沒有字,只是用胭脂塗了兩枚緊貼在一起的紅豆。

伍秉鈞心中熱乎乎的,於是直接陷入了地主老財的快樂人生,不能自拔。

“老闆,再給點錢。”正當伍秉鈞享受溫暖的時候,馬東吊兒郎當的走過來,從盤子裡捏了一塊蘿蔔糕扔進嘴裡,往伍秉鈞身旁一坐,含含糊糊的嚷嚷。

“滾,想吃自己去找七姑要,別吃我的。”伍秉鈞開啟馬東又伸過來的髒手,端過盤子把蘿蔔糕護在了懷裡。

馬東馬西兩個混蛋,出門兩個月,鏢局就讓人給拆了,兩人找不出是什麼人幹的,既報不了仇又無家可歸,好歹記得還賣身給了伍秉鈞三年,就賴在‘安海鄉’不走了,沒錢就找伍秉鈞要,比大爺還大爺。

“織機今天都正常嗎?”伍秉鈞在袖兜裡抽出一百兩銀票拍在茶几上,也沒問馬東幹什麼使。

被伍秉鈞救的那些女人會織布。

落腳‘安海鄉‘的第三天,當伍秉鈞懷揣著兩萬兩銀票的純利潤從英吉利洋行跟霍爾交割完貨款回來後,曾經抱著伍秉鈞求救的那個女人被一眾婦女給推了出來。

這個女人叫七姑,三十來歲的樣子,經過兩天的調理,氣色恢復了不少,尤其是換上了伍秉鈞買來的新衣後,身上便自然的流露出一種江南女子特有的文靜美;她侷促的坐在客廳的座椅上,低著頭很不好意思說道,“我們姐妹想要幾臺紡車、織機和一些棉花,我們不想吃白食……”

原來七姑和她的那些姐妹都是江蘇松江府人士,織布是她們生存本能,就如同呼吸和吃飯一般;本來日子還算過得去,是金錢幫的惡棍給她們的丈夫設套,在賭桌上出老千,無中生有弄出了一大筆利滾利額高利貸,逼著她們賣房賣地,最後又逼著她們的丈夫拿她們抵了債……

伍秉鈞有心想給她們盤纏讓馬東馬西護送她們回家。

“公子,我們做婦人的,被一大群惡棍挾持了上千里,就這樣回去,也是沒有活路的……”聽到伍秉鈞的話,七娘在椅子上滑了下來,跪在了伍秉鈞的面前,大眼睛裡全是淚水,“公子可憐可憐……”

“不要哭,不要哭,不就是織機嗎,能值幾個錢。”伍秉鈞連忙答應著把七姑扶了起來,又隨口問了一句,“對了七姑,雲布你們能不能織?我在英吉利洋行的時候聽買辦說這種布很缺。”

“雲布……能,做姑娘的時候我幫一家大戶人家織過,只是……雲布很費時費料費錢……”七姑有些猶豫。

“放心,缺什麼用什麼你儘管跟我說,這點錢我還是有的。”有兩萬兩銀子壓底,伍秉鈞說起話來就是有底氣。

略微收拾了收拾,伍秉鈞便帶著馬東馬西去買紡車織機和棉花;紡車織機和棉花都不值多少錢,伍秉鈞給每個婦人配了一架紡車一臺織機;恰巧一家棉麻坊有一批江蘇黃棉,伍秉鈞二話不說全給買了回來;最後又買了些上好的生絲、金銀線和染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回到‘安海鄉’,伍秉鈞把婦女們都喊到了客廳,總共十二個婦人,分坐在了客廳兩側的座椅上,全都滿臉期待和好奇的看著伍秉鈞。

“七姑,紡車織機和棉花都買來了,以後你來負責。”自小被雜居區的大媽大嬸調戲慣了,這點小場面伍秉鈞還撐得住,他端坐在客廳上首的太師椅上,笑著說道。

“多謝公子。”七姑很興奮又有些愧疚,蹲下來要給伍秉鈞行禮。

“先別著急謝,我還有話要說。”伍秉鈞揮手讓站在身後的馬東去扶七姑,面色隨之一整,正色說道。

十二個婦人一愣,隨即臉上都暗淡了下來。

“咱說好了,今後你們負責織布,我負責原料和銷售,賣了錢呢,你們佔三成;多勞多得,具體怎麼幹怎麼分配,你們再跟七姑商量。”伍秉鈞很認真的說。

“謝公子……”十二個提心吊膽的婦女聽完了伍秉鈞的話,撲通一聲全都跪了下來,泣不成聲。

為了讓這些婦人安心紡紗織布,伍秉鈞又專門請了一個廚娘。

一個月後,第一批整三十匹棉布交到了伍秉鈞的手裡,伍秉鈞摸著柔軟的布料,心中很是感慨;這是松江大布,洋人們又稱之為紫花布,是廣州本地棉布比不了的,最重要的就是柔軟結實耐用、久洗依然色彩鮮豔,在洋人的高官貴族圈裡特別流行,洋人要是沒件松江大布料的衣服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貴族;因此不管是法蘭西的船還是英吉利的船,每年來都會採購一大批,這布在十三行這塊那就是硬通貨。

第二個月月底的時候,又是三十匹紫花布;用棉、絲、金銀線混織而成的雲布也下了織機。

伍秉鈞便決定把這些布賣掉,給七姑她們分紅。

只是朝廷規定,涉大宗貿易者,非十三行商不能與洋人直接交易,松江大布就在大宗貿易的名單上,為了減少麻煩,伍秉鈞便把布送到了同文行,同文行的潘老爺子是廣東十三行總商會的會長,做生意最看中信譽,與洋人如此與國內諸商也是如此,出了名的童叟無欺。

沒有長途運輸的顛簸和風吹日曬,布文理緊湊質量又好,同文行的管事對伍秉鈞的布讚不絕口,給了三兩銀子一匹布的好價,六十匹布便是一百八十兩上好白銀。

至於雲布,不僅原料貴,一般人織不起,更是屬於技術活,江湖盛傳一匹布價值百金,不過那是最終售價,這一匹雲布,同文行的管事給了八百五十兩。

兩個月,一群婦女就給伍秉鈞賺到了一千多兩白銀。

金錢幫的那群混蛋,守著會下金蛋的老母雞非要殺了喝雞湯,真是蠢到家了又壞到家了。

當伍秉鈞在客廳把三百兩銀子當著眾人的面交到七姑手裡的時候,十二個婦人齊刷刷的跪了一地,個個哭的跟月子裡的孩子似的。

三百兩銀子,十二個人分,一個人能得二十五兩,在家時她們起早貪黑一年忙到頭也不過能結餘個三兩五兩。

她們對人生終於又有了盼頭。

伍秉鈞見這些婦人高興,乾脆又掏出了十幾兩銀子讓廚娘弄了好些好酒好菜,一家人閉上院門熱鬧到了半夜,也哭到了半夜。

可第二天天剛微微亮,迷迷糊糊起來喝水的伍秉鈞又聽到紡車嗡嗡的響了起來。

伍秉鈞灌了一通涼茶,痛快的哈了口氣,又舒坦的躺在床上睡著了。

又一個月,第二批紫花布布便又下了織機,比第一批成色更好,數量更多,送給同文行後,伍秉鈞依例把貨款分給了眾婦人三成,並給了七姑幾兩象徵性的管事紅包。

從此,每天無所事事躺在天井曬太陽的伍秉鈞的身邊,就多了一盤剛出爐的散發著蘿蔔鮮香的蘿蔔糕,這是七姑親手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