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江湖神捕叱小瑜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章 奇怪的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2章 奇怪的人

當宋一鶴走下擂臺的時候,臺下很多人都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

他們只看到那宋一鶴如雷霆般刺出一劍,緊接著這場比試也如雷霆般就這樣結束了。

臺下疑惑之聲漸起,加上又沒有敢上臺去挑戰歐陽德,於是眾人就對之前的比試開始討論了起來。

甚至有一兩個和宋一鶴熟悉的人,見他下臺來,厚著臉皮上去詢問。

宋一鶴沒有說話,下臺之後就找了個角落靜靜站著,他的腦子裡還在想著剛才的比試。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剛才和歐陽德的對峙了,他那一劍刺出去,已經佔盡了先機。而且一出手就是他的成名絕技,沒有絲毫留手。

就憑這點,不管歐陽德能不能接下那一劍,他自己覺得他都已經輸了。

如果歐陽德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接下了那一劍,那就說明歐陽德的武功已經比他高出太多。而他如果接不下來,那一劍因為是全力一劍,就肯定會刺傷歐陽德。根據比試的規則,他還是輸了。

結果是歐陽德不僅接下了那一劍,而且還接得如此漂亮。

如果說他那一劍是白鶴亮翅、是曇花一現。在出劍的那一瞬間,那白鶴就彷彿被歐陽德掐住了脖子,那曇花被摘除了花瓣。

在那麼短的一瞬間裡,歐陽德就看穿了他的招數,將其破解。

劍鋒被死死捏住的時候,宋一鶴突然才醒悟。

他是氣急攻心了。

他氣的是歐陽德竟然小看他,以空手對他的利劍。於是不顧身份,趁歐陽德不注意,利用說話的間隙出了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真正學武和練劍的人都知道,這已經落了下乘。

所以在醒悟之後,他認輸了。因為他也的確不是歐陽德的對手,與其繼續難堪,還不如爽快一點。

況且他才敗這一場,以他的實力想要晉級明天的比試肯定沒多大問題。那大莊主柳青也說了,這試劍大會最後是決出十位名額,他只要避開歐陽德這種超一流高手,還是很有機會進入那十位之列。

想通這點,宋一鶴的臉色才稍微緩和下來。

再看臺上的歐陽德,剩下的也只有遺憾和感慨。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這歐陽德如此年輕,就擁有這樣的武功,不知其今後的造詣會到達何種境界。

他在遺憾和感慨,臺上的歐陽德也同樣。

歐陽德遺憾的是,這宋一鶴的劍術還是不行。

自從他和春來道長比試過之後,就一直沉迷於劍術,想要靠著劍術來突破自己的瓶頸。他每次回想起春來道長的劍,就依稀間若有所悟,只是一直還沒悟透。

後來他又偶然在五裡亭見到瞭解冰用劍,那種若有所悟的感覺就清晰了一些。只是和解冰真正比試之後,他卻又有些迷茫起來了。春來道長和解冰的劍完全不同,卻都給他一種相似的感覺。那是一種讓他羨慕的感覺,那種感覺他又說不出是什麼,更加學不會。

他原本以為那是一種“劍”的狀態,是勢如破竹、一往如前的狀態。可是再後來遇到秋離,與之比試拳腳之後,他就又覺得自己猜錯了。

秋離告訴他,要學會收斂。

他才終於醒悟,原來春來道長和解冰的劍裡面,雖然看似勢如破竹、一往如前,卻一直都留有餘力,隨時都可以收放自如,隨時都有變招的可能。他們刺出一劍,就彷彿刺出了無數劍,因為有著無數種可能。

只是這種“收”與“放”共存的狀態,讓他迷茫。他還沒學會應該如何在一劍裡面兼備氣勢如虹的威力,卻又有著攻防兼備,隨時變化的可能。

歐陽德上擂臺來,其實也是為了驗證這一點,結果和他想的一樣。

剛才的宋一鶴一出手,就被他看透了招式,所以才能瞬間破招。

只是在見識過春來和解冰的劍之後,他再看這宋一鶴的劍,就覺得實在有些單調和無趣了。

他覺得單調無趣,擂臺下面的眾人也覺得單調無趣。

因為在他擊敗宋一鶴之後,下面就沒有人敢上去挑戰了。可以說是走了一個狠的,卻來了個更狠的。三次失敗的機會,沒有誰敢在歐陽德這浪費掉一次。

於是就只能這樣等了一炷香的時間,柳青宣佈歐陽德獲勝,擂臺重啟。

“好厲害啊。”

柳暮雪在樹下看過歐陽德之前的比試,又見這麼久沒有一個人敢上臺挑戰他,忍不住嬌呼出聲。在她看來,臺上的歐陽德的身上有著一種睥睨群雄的氣勢。

“是很厲害。”旁邊的柳暮雲也若有所思。

這是他第一次見歐陽德出手,的確讓人驚訝。但他想到的卻是擊敗過歐陽德的那位解冰,還有秋離。

既然歐陽德都這麼厲害了,那能夠勝過歐陽德的那兩人,武功到底有多可怕呢?

在歐陽德下臺之後,其他人才終於舒口氣,再次活躍起來。就彷彿身上押著的一座大山突然消失掉了。

宋一鶴也再次上場,拿下勝利。沒有了歐陽德,他很輕鬆進入到第二天的比試。

其他人也都各展拳腳,各種五花八門的武功絡繹不絕。叱小瑜和秋離在樹上邊看邊吃,就像是在看一場大戲,看到精彩處還不忘大聲叫好。

讓柳暮雲意外的是,那秋離也和叱小瑜一樣,一邊吃東西邊看比武,也跟著叫好。

如果是不認識他們兩個的,還以為是哪來的兩個不會武功的傢伙,專程來湊熱鬧的。

比武的進度快了很多,擂臺上的人換了一批又一批。有些實力強勁的,直接連打三場,勝利過關。次一些的,或者是沒有把握的。則是先贏下一場,就下臺去休息,然後伺機選擇一個不太強的對手再上場。

這其中叱小瑜又看到了那個巾門的蒙面女子,她的身手很敏捷利落。出手又快又準,而且都是奇招,幾乎都是幾招之內就將對手制服。

看這她的樣子,應該還沒出全力。因為柳暮雲說過,巾門裡的高手,那可都是會使用幻術的人。也不知道這個女人用起幻術來,會是什麼樣子。

叱小瑜在樹上看得比較遠,不僅臺上比武的人,臺下的人也看得清楚。

這千八百人說起來多,其實在演武場基本都是分派別和團伙扎堆站的。即使是隻身前來的江湖中人,也會選擇自己熟識的人站在一起。實在沒朋友和熟人的,大多就躲在演武場邊上觀望。

這是闖蕩江湖的人都有的一個習慣,也是長時間以來形成的一種防範之心。畢竟江湖險惡,誰都不能完全沒有防備。

在這一堆堆的人群裡,叱小瑜注意到幾個比較特別的。

其中一群人腰間彆著刀,身上披著黑袍,頭頂斗笠。和巾門的那群女子打扮有點相似,故意遮住樣貌的,只不過他們是男人。

這群人一共有十幾個,默默站在演武場的邊緣,幾乎一動也不動。比武進行了那麼久,他們就站了那麼久。而且互相之間沒有說過一句話,也沒有發出過任何聲音,就彷彿一群立在那裡,沒有生命的石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