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大唐宦最新章節列表 > 4.郭再貞克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郭再貞克隨

跟進的其他鎮海軍戰船,施放碗口銃、秋娘火箭、石灰飛砲,打得是不亦樂乎,很快就和忠義軍的船隻混戰起來,忠義軍的船在這樣態勢下,根本不是經驗豐富的鎮海軍敵手,士卒中炮挨箭者不計其數,而防禦工事“船橋”,又被鎮海軍的“銀環鐵筒猛火”給焚燒,瞬間分崩離析。

下游的鎮海軍、靜海軍戰船見狀,也紛紛擂鼓大進,南北夾攻——牛雋的舟船被擊沉的擊沉,焚燬的焚燬,殘存的也拔錨,倉惶往石城的金港遁逃,可柏良器又揮動黑旗,船陣中輕捷剽悍的“輕騎”草撇船殺出,對敵人進行無情追擊捕殺。

日暮時分,鎮海軍的戰船衝入金港,直接噴射火龍,焚燒岸上的木柵,夕陽裡陣陣火光格外奪目驚膽,很快陸上的武毅軍騎兵也進逼到石城之南,到處縱火,拔出短火銃,進行威嚇性射擊。

又過了半個時辰,舟師盡喪的牛雋認為長壽縣石城已無法守下去,便帶著數十騎,向宜城道奔走。

約莫二十裡開外,武毅軍騎兵左右追及包抄過來,牛雋絕望下回身搏戰,遭武毅前鋒騎的長槊和短銃雨點般攻擊,喪命戰死馬下,其扈從也盡皆陣亡,無一生還襄陽。長壽石城內的殘兵一千多人,則降服在蔡逢元的旗幟下。

蔡逢元審訊俘虜,得知:

襄陽和鄧州,迄今並未出現篡太子的大股增援兵馬,此外於頔和俱文珍的城防工事,還停留在繞著城北和城西加固堤壩,且在城南諸山營修一字牆和壁壘的階段。

“也即是說,於頔並未在鹿門山和白河口處築壘,封鎖水路?”

幾位俘虜搖搖頭,說他們知道的情報大致就是這些,現在於頔動作到底為何,不得而知。

很快,蔡逢元、扶余淮、柏良器、張熙、張保高等水陸大將碰頭,

“長壽已被我軍攻陷,只要從此地溯漢水而上,過樂鄉、宜城,行五百裡,便可抵襄陽南境。”蔡逢元舉著燭火,用手指著地圖言道。

“也即是說,水陸並進,大概旬日就到了。”柏良器說。

“關鍵是,武毅中軍六千,騎兵四千,再加上水師三四千,百五十艘船,孤懸突入五百裡地,若在襄陽南,遭到篡太子大軍合圍的話,那輔師可就傷筋動骨了。”張熙憂慮襄陽現在到底是什麼局面。

“俘虜說,他們從襄陽開往此地時,於頔還未在鹿門山和白河口築壘,那也就是說,水上我們絕對佔優,只要武毅中軍能搶先奪佔鹿門山,將其變為圍攻襄陽的橋頭堡的話,高輔師從鄂州和江陵,想如何調撥船隻運兵運糧來便能如何,都是不費吹灰之力的。”

“沒錯,只要能佔據鄂州至襄陽間的漢川,後繼大軍很快就能神速趕來。而篡太子方,即便能從長安派來支大軍,但因沿路缺少水運,只能走商洛道,糧秣耗費便是我方的數倍,屆時決戰也好,對峙也罷,優勢在我。”

“唐鄧隨方面的馬總呢?他隨時能從隨州棗陽出發,側擊我等。”

“郭小鳳的武毅前軍和後軍,正在四望山看著馬總,馬總如敢動,郭小鳳的一萬二千人隨時可以攻入隨州。”

“不能猶豫了,得趕快進軍!”

蔡逢元作為主帥,一錘定音。

接下來數日裡,武毅中軍步騎與舟師並進,在長壽北的豐樂水處,得穀倉內的三萬石糧,載於船上,接著先過樂鄉,便抵宜城,武毅軍前鋒騎兵又往西深入,掠南漳縣,沿途蔡逢元令各縣百姓,按鄉給大軍供給糧食,不交的或不足的便焚鄉,足額繳納的便秋毫無犯。

南漳、宜城距襄陽已不過一百二十裡,武毅軍軍情傳到於頔耳朵裡,他是沉不住氣,便急忙找到俱文珍:“高嶽這路軍馬,直迫襄陽來,如讓他們佔得鹿門山,那麼我城以南的漢川,將全為高嶽所控制,端的遺害無窮!”

俱文珍也皺起眉頭,對大明宮搖擺不定的決策滿是抱怨:“某先前就請求禁內,儘快調集太尉及劉昌的兵馬,來襄陽據守,伺機和高嶽決戰——當初聖主也滿口答應,還說自己願御駕親征,可不知道其後又有什麼變數,聽得誰的昏話,迄今襄陽北未見朝廷一兵一卒的援助!”

“難不成朝堂認為襄陽靠某手頭區區一萬兵馬,便能守住?”於頔非常惱怒。

“當務之急,讓馬總在唐鄧隨的兩萬兵,急速收縮,來協防襄陽吧。”

於頔大為感慨:“當初將山南東道八州分割開來,就是希望唐鄧隨能保住襄陽外圍,順帶可以練兵,孰料而今這三州裡的唐、隨,恐怕也要遭沒頂之災了。”

“先前我等判斷高嶽會從方城路來攻襄陽,可誰想他先走信陽三關,拿下鄂州呢?”

“又是誤判,又是拖宕,又是流競爭權,鬧在現在,是步步被動!”

埋怨歸埋怨,於頔很快還是讓僅有的一萬人不到的兵馬,開始環繞襄陽和樊城,全力佈防起來。同時於頔還火速要求馬總,儘快往西,向襄陽靠攏。

馬總只能奉命,先從和郭再貞對峙的隨縣後撤。

郭再貞在四望山,看得明明白白,兩日後就跟在馬總後面,佔了隨州的理所隨縣。

馬總接著沿白水,退回棗陽,準備先固守棗陽,再伺機策應於頔。

可於頔的信使語氣嚴厲,稱馬總“不要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大踏步地繼續後撤來襄陽。

馬總無奈,只能燒燬棗陽附近的舂陵、十五裡崗的營砦,決然向襄陽走。

兩日後,郭再貞又尾隨馬總,無血佔了棗陽。

一時間,郭再貞名聲大噪,淮揚和淮西的邸報大力宣贊,稱他行軍神速,攻無不克,短短五六日內,直接打穿整個隨州,從隨縣到棗陽,拓展數百裡。

等到馬總的兵馬到了樊城後,臉都青了,“未放一銃,未射一矢,就將整個隨州給丟了......”委屈的想自殺。

可於頔的命令密集到馬總根本沒自殺的空閒:你兩萬兵馬,立刻在樊城、襄陽間的漢川水面,造起一座浮橋來,好讓兩城成掎角之勢。

同時於頔又讓史萬頃那一萬來援的神策京東龍驤軍,至鄧州穰城駐屯,保障襄陽和長安間的要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大明宮內李純得知高嶽先手隊伍已逼近襄陽南時,六神無主,“悔不該聽從祖父的建議,於頔屢敗之餘,完全沒了對陣高嶽的膽氣。速將韋太尉的神策三軍追回,速將圍攻河池的神威、奉義軍追回,悉數赴集襄鄧,以韋太尉為都統元帥,和高嶽決戰!”

而高嶽,也領主力大軍,開始自鄂州出發、北進,目標同樣是襄陽。

襄陽。

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