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大唐宦最新章節列表 > 4.三佛齊之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三佛齊之法

那邊,李誦的車駕剛剛來到延英殿北側處。

“現在的宰臣班列,以我來執掌三司,以逸崧來處分朝政,又以城武來總管天下軍伍兵符,庶及完美無缺,庶幾完美無缺啊!”見氣氛完全凝固起來,站在中間的杜佑開口,爽朗地笑起來,想要緩解。

可韋皋和高嶽還是面對面,不言不語,如正要對陣廝殺的軍卒。

雖是早春的冷冽天氣,杜佑還是舉起手,抹了抹額頭上滲出的熱汗,又帶著討好的語氣說:“隨即面聖,某有個新的國計對策,是某於嶺南處精思彙總得來的,就要呈獻給聖人,還希望逸崧和城武二人,屆時勉為附麗……”

“逸崧,良久不見。”沒等杜佑說完,韋皋率先打破了僵局。

“自封禪之後而別,也不算很久。”

“不想今日你我一西一東,同入京師,為樞衡宰執。”

“那是城武以國家為計,主動辭任節帥職務,答允交納版籍、軍伍,歸還朝廷,劍南此舉,足以推動天下革新程序。”

“封禪前某還思想不通,認為封疆裂土,永鎮劍南,爵祿傳至後代才是丈夫所為,不過經逸崧言傳身教,方知使天下太平的真正方法是什麼,所以才有劍南版籍奉還。”

“……”高嶽沒有回答。

至於杜佑,更加頻繁地在抹汗,額頭完了又是後脖子,時不時發出“速速入延英殿”(在這裡好冷)之意的囁喏,可惜在風中極為含糊不清。

“天下惡乎定?曰,定於一。”接著,韋皋朗聲說了出來,在“一”這個字上特意加重了語氣,宛若炮丸從炮膛內燃火射出去般。

“不曉得在城武的眼裡,這個‘一’到底指向為何?”

“一,便是一,只須它是一,其他的並不重要。”

杜佑聽到這個,邊顫抖邊笑著,搓著有些凍僵的手,不知所為。

“萬物都要歸於一,大概是這意思否?”

“然也,一之下,絕不存二,有此一,便無彼一,反之亦然。這不也是逸崧你孜孜想要實現的想法嗎?”

“我明白了……不過此一和彼一,所經由的道路畢竟不會相同,那麼互相協和,以一為群,群賢畢至廟堂,共贏天下,不是更好?”

“以一為群,那也先要定於一才是,某不願為害群之馬,想必逸崧也不願為歧路亡羊,是不是?”

“所以我才讓陸九沒赴劍南,而是讓他去了淮海。”

韋皋的表情有些稍微的變化,然後他笑起來:“陸九原本是要出鎮劍南,是我向朝堂奏請的,他本來是有勇氣面對未來的一切,沒想到你高三終究還是個老好人,不知用了什麼法子讓他去了淮海,不過貞元新政雖新,可過猶不及,高三你一味圖新,一味求變,人行險途,只恐有不速之禍端。”

“城武……舊路確實好走,但走得長了,只怕前人所遭逢的災難,自己還是得要重歷一次。”

“是非不必多言,歷史會對你我的一,做出公允判斷的!”

終於,門閣使的到來宣召,打斷了兩人間的對話。

等到攀登上閣道板廊時,杜佑只覺得後背全都汗透了,不由得氣喘吁吁,驚得門閣使將其攙扶,問歧公身體無恙乎。

“我這個爵號叫歧,怕是本身就不吉利啊!”杜佑一面擺手,一面在心中悲嘆道。

殿中,李誦已坐在繩床上,金獸香爐已被點燃。

出乎意料地是,在討論政事前,李誦還對高嶽拉了家常:“太師前些日子獻來的方子,頗有效果。予現在減食魚肉米糧,每日做五禽戲,且多飲茶湯,眼睛清亮了不少,心胸也不甚鬱悶了。”

“此方為淮海武毅軍將軍蔡逢元妻宋氏所撰,對養生確有效果,希望陛下能為社稷計,堅持下去。”高嶽急忙回答說。

隨後李誦又關切地詢問高嶽,崔僕射的身體狀況如何,高嶽也如實作答,完了後高嶽再次請求:“請陛下罷臣宰相平章事,予臣一閒散職務,或只保留宮師職銜,便可常伴岳丈身側……”

皇帝剛要挽留,韋皋便開口說:“太師去留,聖主答允即可,不過宰堂如今擇選相公在即,豈能沒有太師參預?今日問對,還請太師勿要以家宅為念,盡心盡力,給國家舉賢才是。”

“城武說的是。”杜佑也只好贊同。

由是高嶽不再提辭任的事,而是手奉笏板,立在一側。

這次延英問對裡,最先發言的是首相杜佑,他果然向皇帝提出個嶄新的國計模式,杜佑稱其為“三佛齊法”。

所謂三佛齊,其實就是室利佛逝國,也即如今蘇門答臘東南,巨港地區興起的一個國度,和唐土多有貿易和佛教的往來,杜佑先前鎮守嶺南,對該國的風土人情頗有涉獵,還讓幕僚們修撰成書,刊印宣發,當然室利佛逝的政經制度,實則和唐土相比,落後甚遠,杜佑不過是藉助其一項風俗,由屋及烏而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杜佑是個素養深厚、眼界開闊的文化學者,說起異國的趣聞來是格外吸引人,“三佛齊有大王,號曰摩訶羅闍,梵語意思為眾王之王,其宮殿在屍羅夫港的大島之中,宮殿輝煌無比,可三佛齊國人並不繳稅於摩訶羅闍。”

李誦便覺得很奇怪,就問:“既然國人無稅,那麼國家如何維繫呢?”

杜佑就解釋道:“三佛齊土地貧瘠,種田無所出,故而國人並不耕作,全都沿海水邊用木材搭起棚屋,出入全靠船筏,他們在屍羅夫港水面設下一種極其特殊的鐵索,這種鐵索火燒不斷,鱷魚也進不來,收放自如,往來蕃舶經過港口,他們便撒出鐵索,蕃舶便必須順著鐵索進入到港中,向國王獻出象牙、黃金、珠璣、香藥。”

“也即是說,光靠過往的蕃舶交出的這些寶貨,三佛齊國就富誇天下了?”李誦說出自己的理解。

杜佑頷首,讚美皇帝的聰明。

“那,若是蕃舶不願意順鐵索入港,不願意向那摩訶羅闍獻出部分寶貨呢?”

“摩訶羅闍便會出宮,立在島嶼最高處,一聲令下,國人全都會披堅執銳,乘坐舟筏,竭力攻擊此蕃舶,將其上的人員,無分老小,全都殺死!”

李誦有些愕然,沒想到三佛齊也即是室利佛逝國的海貿如此血腥野蠻。

歧國公對予說這三佛齊法,是不是要勸予仁愛,休得學那摩訶羅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