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大社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四章 上房揭瓦解謎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四章 上房揭瓦解謎團

“紀大哥,你幹什麼呢?”沈天揚滿地沒找到紀天暉,抬頭一瞧,那位紀大官人竟然蹲在寮房的房頂上。

“噓——”紀天暉示意他小聲,並走到較矮的牆頭把沈天揚拉了上來,招手示意他跟著自己。

沈天揚也不清楚他要搞什麼花樣,擔心他把人家寺廟的屋頂踩壞了,還要花錢賠,就勸他下去。

可紀天暉卻不同意。他見周圍沒有僧人,就拉著沈天揚走到一間方丈房的頂上,小聲對他說:“我覺得其中必有蹊蹺。”

沈天揚問:“蹊蹺,什麼蹊蹺?”

紀天暉對他道:“你聽我慢慢說啊。剛才來的時候,你也看見了,這方丈屋子門口貼了封條,對吧?”

“對啊,那又怎樣?”

“和尚說是住持的衣帽間。你想想,什麼樣的衣帽鞋襪值得用一整間屋子去放,還不準其他人進去?”

“或許是住持講究,不喜歡衣服上有褶皺,所以每一件都單獨掛了起來。”

“哼哼,”紀天暉冷笑一聲道:“即便如此,又有必要貼上封條,禁止其他人入內嗎?他就算掛衣服,時間長了不會落灰塵嗎?難道不需要人來打理嗎?”

“紀大哥的意思是?”

“先別問我的意思。我先來問問你,你說寺廟裡一般都有什麼,或者說有哪些類的物件?”

沈天揚想了想,答道:“除了僧袍僧帽等衣物外,無非就是一些法器、薰香還有經書。”

“你漏了一樣。”

“哪一樣?”

“黃金。”

“黃金?”

“佛家七寶,頭一樣就是黃金。可以說一座寺廟內,別的都可以沒有,唯獨黃金缺不得。這金山寺的住持法海,把方丈寮房緊鎖,估計就是囤積著大量的金銀財寶,害怕別人覬覦,就故意說是衣帽間,不想讓人知道。之前大殿裡,你和張兄弟不買功德香,那臭禿驢的德行哥哥我也不是沒看見。今天,咱就破開法海的寮房,揭穿他的真面目!”此時的紀天暉全然沒有平常的樣子,倒顯得極度精明,說話更是有條不紊,不用說,一定是間歇性的聰明又發作了。

然而沈天揚對紀天暉的推理付之一笑:“剛才我見過法海了,他光是手上一根禪杖,就是鍍了黃金,身上的紅袈裟也繡了金絲。更何況金山寺是江南最大的名門古剎,所有人都知道金山寺有錢,這裡的住持也完全需要藏富不顯呀。我覺得,屋裡放的應該不是金銀財寶。”

“不是金銀財寶?你說的有幾分道理。”紀天暉思慮片刻,又說:“不是黃金,那麼也許是武功秘籍,對,一定是秘籍!住持自己每天晚上偷偷練,不輕易示人,一定是這樣。”

沈天揚心說:某種程度上還不如黃金靠譜。他對紀天暉說道:“武功也沒那麼玄乎,關起門來偷偷練不與人切磋,只會越練越歪,一天比一天退步。更何況,這裡是金山寺,又不是少林寺,哪兒來那麼多武功秘籍。”

“不是黃金、也不是秘籍,那會是什麼呢?……女人!”紀天暉叫道:“對,一定是女人!兄弟你想想,作為一個正常的男人,怎麼可能清心寡慾嚴守五戒活好幾十年?他就算是個聖人,也總會有一個念頭在腦子裡盤旋,再有修為的高僧,也必定有一閉眼就是奶子的時候!”

“咳咳——”沈天揚忍不住掩口咳嗽。雖說他不認可紀天暉說話的方式,但不得不說,紀大哥所言話糙理不糙。一個僧人,他首先是個動物,然後是個男人,最後才是僧人,男人想要女人,那是自然規律。更何況剛才看見的法海禪師,三十來歲正當年,龍精虎猛,還天天接待南來北往的女香客,難免會有動念的時候,說不準就藏了幾個失足小娘子,有空就給她們開開光。

而且有道是“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小沙彌又說了此處是“衣帽間”,那不就相當於已經告訴了他們,這間屋子到底是用來放什麼的了嗎?

“看看。”在經過了一番縝密的思量後,沈天揚如是說。

紀天暉點點頭,揭開了一片瓦,並往窟窿眼內望去。

太黑,什麼都看不清。

沈天揚建議道:“你朝裡面喊幾句,看會不會有人應聲?”

於是紀天暉衝著窟窿裡叫了幾聲“有人嗎”。但下面無人應答。

“再揭一片瓦試試,”沈天揚建議。

“對”紀天暉說,“一定是窟窿眼太小,光和聲音都透不進去。”

光和聲音都透不進去?沈天揚一聽到這種話,就知道紀大官人的“才思”又跟退潮一樣消失了。不光如此,他還意識到自己似乎出了個餿主意。

但想攔紀天暉已經來不及了,這位猛撞的紀大官人一口氣揭了三五片瓦,但由於冬天本身陽光就不強,還是沒看清楚裡面的東西。沒看清楚也就算了——

“你有沒有覺得哪裡不太對勁?”

“有。”

兩人一齊“哎呀”驚叫,連帶著半個屋頂的瓦片摔進了方丈寮房。

而跌進去之後,更大的“哎呀”聲也不由自主地發了出來。

因為他們總算看清了寮房裡的東西——

屍體——

三具盤腿而坐的和尚屍體,顏色深淺不一,令人乍看心驚。

沈天揚和紀天暉本能地抱在一起,往牆角處退縮。

好在沈天揚篤信人世間沒有神鬼妖狐,迅速冷靜下來,解嘲道:“不過是死人而已,還能比活人可怕嗎?”而且他用目細看,那三具僧人屍體外形栩栩如生,絲毫沒有腐爛的跡象,想必是已故的高僧,被人塗上了防腐香料儲存於此。

“對對,死人而已,怎能比活人可怕?可是住持為什麼要把三具屍體擺在寮房裡呢?”

二人正討論著,長年不開的方丈寮房大門總算被人從外面開啟,幾個和尚把二人拖出來,重又把門關上。

而住持法海仍手執禪杖,邁著平穩的步伐走過來,一點也不顯得急躁或是生氣。他還勸幾個徒弟:“你們不要苛責他們。二位施主年輕,好奇心強了點而已,切莫當成個什麼事情耿耿於懷的。”

那幾個徒弟方才退下。但至於屋頂嘛,自然是要讓沈天揚和紀天暉二人照價賠償的。

而紀天暉又折騰又驚嚇,早已一身是汗,不由得要問法海:“住持啊,為什麼您的寮房裡會有三具不腐屍身呢?”

法海淡然一笑:“貧僧都說了,此間是衣帽間,而那三具屍身,自然是貧僧的三件衣服了。”

屍身、衣服?這兩樣怎麼也聯絡不到一塊兒去啊!難道說——

“你會借屍還魂?”

眾人聞言,紛紛怵惕。

法海笑笑:“怪貧僧話沒有講清楚。且聽我道來:那屋裡的三具屍身,乃是釋靈坦、裴文德、林了元。俱是貧僧的衣服。”

沈天揚聽完,驚疑不已。同時,他還注意到,除了自己以外,其他同伴的表情都沒有什麼變化——因為其他人都沒聽明白法海說的話是什麼意思。

法海剛才說了三個名字,第一個釋靈坦,姓武氏,太原文水人也。則天太后侄孫。父宣洛陽令。母夏侯氏初妊坦也。在金山修行,被人稱為神僧。第二個裴文德,乃是唐代名相裴休之子,金山寺開山祖師,人稱“裴祖”。第三個,林了元,與蘇東坡同一時代,乃是江西浮樑人,俗姓林。法名了元。宋神宗欽仰其道風,贈號“佛印禪師”。

法海所言的含義即是:釋靈坦、裴文德、林了元,均是他的前世。而前世的皮囊,不就相當於是他的衣服了嗎!

而李天師此時輕抖拂塵道:“我聽說佛門中有種東西叫肉身舍利,說的是僧人修行到一定境界後,身體會與世不朽,永存世間,難道這三具就是肉身舍利不成?”

法海只說:“貧僧生生生前命那時節的徒兒儲存了幾身舊皮囊,不過是想讓後來者參詳,無意炫耀。但天下真有那愚痴習不得法,於是此世便讓徒兒將三身封存,今日不巧讓各位瞧見,真讓諸位見笑了。”

李天師道:“百聞不如一見,今日一瞧,貧道才知佛門中也不盡然是撈功德香油錢的騙子。正兒八經修行的,還是有那麼三四個的。”其實李天師已經是收了勁了,要不是有求於人,他早就直接問法海了:你既然那麼高修為,三世化作肉身舍利,為什麼仍在六道中輪迴?還輩輩喝稀的(粥)。

這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過後,幾人再度回到法海平日裡參禪打坐的房間。

待眾人落座後,法海開口問道:“幾位不遠千里而來,應當不僅僅是想讓貧僧修屋頂這麼簡單吧?”

沈天揚和張天鋒都別過臉去,將目光投向別處。

李天師一抖拂塵,笑道:“既然禪師早料到我們會來,還讓小沙彌在山門外恭候,何不猜猜,貧道來此究竟所為何事?”

法海道:“道長既然明確說了‘貧道來此’,那貧僧已然能猜出個八九分。”

“說說看。”

法海將李天師上下打量一番,不緊不慢地說道:“我觀道長,四十有五,仙風道骨。然而卻又似飽經風霜,曾在老林擒虎。道長是出了神農架以後,才想到來找貧僧的。”

李天師面露欣喜略帶些驚訝神色,道:“繼續說。”

法海又接著道:“道長在深山老林中偶得一寶物,不知是何來歷,道觀又不便進去,所以想找間有名的寺廟問一問,貧僧說的可否有誤啊?”

李天師笑道:“嘿嘿,你還真的知道!看來佛門也修玄學。佛道不分家,果然是真的。”

豈料法海卻說:“非也,貧僧不是靠玄學公式測算的,乃是假借天眼。”

又開始了。沈天揚暗暗譏諷。如果說奇門玄學還有章法可循,是可以參詳式子與表格推導的話,他打心眼裡是相當鄙視那些明明身受五戒卻還是胡言亂語欺世誆人的禿驢的。

或許知道大家不甚了解,法海就闡釋道:“我佛門有五眼六神通之說。所謂五眼,乃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人們看的能力原是無限的,我們之所以不能發揮這整個看的能力,乃是受了我們這對肉眼的限制。

“肉眼是肉身凡夫的眼。見近不見遠,見前不見後,見外不見內,見晝不見夜,見上不見下;因有此礙,故求天眼。天眼乃是天人的眼。遠近皆見,前後、內外、晝夜、上下悉皆無礙。然雖見和合因緣所生的假名之物,不見實相,故為得實相,而求慧眼。

“慧眼,是阿羅漢、闢支的眼。能看破假相,識得真空,不被外境所惑動。見眾生盡,滅一異之相,舍離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自滅於內。但慧眼無所分別,不能度眾生,故求法眼。

“法眼乃是菩薩的眼,能了徹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法門,廣行中道實相義。令此人行此法,得此道,知一切眾生各各方便門,令得道證。然不能遍知度眾生方便道,故求佛眼。

“佛眼是如來的眼。有了佛眼便兼有前面的四種眼。宇宙萬有,覆障雖密,佛眼無不見知。在凡人為極遠、幽暗、疑、微細或甚深者,在佛眼是至近、顯明、決定、粗、甚淺。佛眼無事不聞,無事不見,無事不知,無事為難,無所思惟,一切法中,佛眼常照。佛眼能照見一切有情所種的善根,能見到一切法非空非有、不可思議的道理。佛眼不用看,只要從某個地方一過,就能自然而然地糾正應該糾正的事物,禮儀圓明。

“而貧僧修行十世,還願三世,也僅僅是只能偶爾動用一回天眼。”

所謂還願三世,是指比丘眾修成正果後,尚不能化生,須得在人道再還報三世因果。而法海此世,正是還願的第三世,凡夫俗子不能洞悉其中奧妙。

“至於六神通,乃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

天眼通:指自在照見世間一切遠近之形色,及六道眾生苦樂之相。能看見眾生的生死去向。

天耳通:指自在聽聞世間種種音聲,及六道眾生一切苦樂言語。能聽到常人聽不到的聲音。

他心通:指自在得知六道眾生心中所想之事。能知道對方的心理動態與變化。

宿命通:指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乃至百千萬世之宿命,亦能得知六道眾生之宿命。天眼通能知未來生死,宿命通則知過去生死,有了天眼通與宿命通,便可知道過去與未來了。能知道社會的推移,事物的變遷,未卜先知。

神足通:指隨意變現,身能飛行於山海,一切動作皆無障礙。有了神足通的人,凡是都能隨心所欲,諸如鑽天入地、移山倒海、撒豆成兵、呼風喚雨、騰雲駕霧等都不成問題。又叫如意足通,即得如意自在之神通力。

漏盡通:能斷一切煩惱,自主其心。漏是煩惱的別名,貪慾、瞋恨、愚痴等煩惱斷盡稱漏盡。煩惱即三界之見思惑,謂斷盡見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解脫。以上五通俱全後,明心見性,斷除煩惱業障,覺悟圓滿,得無漏智慧。具備了前五通還不能跳出生死輪迴,死後還要轉生,只有證得了漏盡通,才能超越生死輪迴,進入涅盤境界。漏盡通只有按照佛教方法修行才能獲得,其它外道法門都無法達到此境界。”

李天師乃是道門中人,對法海所講述的五眼六神通之說不敢苟同,只是拿出那裝著護手霜的瓶子,放在小幾上,問法海:“禪師,既然你說自己有天眼,不妨看看,瓶子裡裝的是什麼?”

怎料法海看了一眼,就緊閉雙目,似乎被什麼強光灼傷了一般,口中速唸佛號,不敢睜眼。

眾人不由得問道:“禪師看見什麼了?”

良久,法海才將眼睛微微睜開一道細縫,說:“阿彌陀佛。想不到貧僧今生也能一睹如來舍利。”

“如來?舍利?”李天師晃了晃瓶子,沒覺得有什麼稀奇的。

“方才此舍利發出七色強光,幾乎灼瞎貧僧雙眼——”法海問他:“道長,此物可是於一棟奇形房屋中找到的?”

“對,外面爬滿了藤蔓,我也是無意間摸到了入口。屋子的形狀很奇怪,就好像、就好像……”李天師指著茶几上的杯子說:“就好像是這茶杯蓋!”

“那就是了,”法海說,“此物乃是佛骨舍利,金剛舍利。外形渾圓,透明好似水玉,堅硬超過陶瓷。如果隨身佩戴,可以啟發心智,令人日漸聰慧。”

“可以讓人變得越來越聰明?”諸葛龍晴聽到了關鍵要點,於是說:“商周時有傳說紂王叔叔比干聰慧超人,是因為生有一顆七竅玲瓏心。既然這珠子能啟發智慧,我看不如就叫它玲瓏心吧。”說完,她將裝有玲瓏心的瓶子從李天師手裡拿過去,揣進了懷裡,畢竟她已經付了錢了。

原價六十文,加上精神損失費六十文,一百二十文就買了顆罕見的金剛舍利,這買賣合算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解答完了眾人第一個疑惑,法海又問李天師:“道長此次來我金山寺,應當不僅僅是討教舍利子的問題一事吧?”

談到第二件事,李天師的臉上籠罩了一層陰翳:“既然禪師能夠知道貧道進不了任何一家道觀的門,就應該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法海亦斂容正色,沉聲反問:“可是為了那青城山下白蛇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