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帶著面板重生日本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四章 抑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四章 抑鬱

他已連續一週沒能有過一天的安睡,終日渾渾噩噩如行屍走肉,昨日睡前特意服了助眠的藥物。

他覺得自己患上了抑鬱症,貌似很多文學家都是抑鬱症?

不過他覺得的抑鬱症只是輕度,已讓讓受困於極大的無力感,無法想象一位重度患者,該是如何步履維艱地走過每一個24小時。

直到有一日清晨他終於頭痛難耐到無法寫文,於是,他去了醫院。

坑爹的醫生給他的診斷是腦供血不足,並開了一堆對症的藥。

藥有些許的療效,緩解了我的頭痛,但並未卸下腦中的大石。

但即便如此,當真要他睡覺的時候,又要輾轉反側許久方能入睡,且睡眠很淺,一點點風吹草動就會把他驚醒,而在這之前他是一個沾上枕頭十秒鐘內就能睡著的人。

他中午必須午睡,不然下午他的腦袋就會如同要炸裂了一般。

原野真吾已經快忘了一個清醒的頭腦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無法再維持飯後讀書的習慣,而轉為靠著窗戶昏睡;

他已經不再往外出去活動了,因為開始會暈電車,坐時間一長就頭暈噁心。

每天一進家門,他就只能躺在床上動彈不得。

他不想見人,不想接電話,不想與人說話,不想出門,這等簡單的事情於他簡直苦不堪言,他開始進入如深淵般的社交困境,他的手腳也如同長出了繩索把我徹底捆縛住了。

他開始覺得我的人生徹底無望了。後來他才知道,他已經進入了一種輕度的“抑鬱木僵”狀態。

第二個星期,遇到靠譜的醫生建議他去看心理科。

初初聽到這個診斷,他覺得很可笑,自己是一個很豁達開朗之人,而且近幾年並不曾有過什麼讓我鬱郁不平的心事,何來的心理疾病,而且他統統都是生理上的症狀,與心理疾病又有何干。

但原野真吾還是去了,果然診斷出來是抑鬱症,而所有症狀都是抑鬱症的肢體症狀。

初診時,醫生問了他大量的個人問題,為他細細分析自己的病因,判定是因感情原因導致自己作息和生理失調,且沒能及時調整與排解,積攢了許久的情緒疲勞和壓力瞬間噴薄而出,從而引發了抑鬱症。

醫生給他開了對症的藥,剛吃下兩天,他的症狀就幾乎被全部壓制住了,開始恢復正常的生活,正常起床、正常洗漱、正常交談、正常工作、正常睡眠,精神上的麻木狀態得到改善。

只是他腦中的那塊大石還在,始終無法移除。

這種藥物也讓他產生了極大的依賴性,有一次因為醫生停診而停藥了幾日,他就感到頭暈目眩、嘔吐不止,身體時不時有一種過電般的發麻感,躺在床上動彈不得。

中間還有過一段時間的失眠,腦袋累到分分鐘就要炸裂,卻無論如何都睡不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夜夜睜著眼到天明,終於可以理解失眠為何會逼死一個人,幸運的是我的失眠只持續了一個星期。

太多人不瞭解抑鬱症,對抑鬱症有誤解,從而對周圍有抑鬱症的人採取了不正確的應對態度,即便是出於善意,但在某種程度上其實反而加重了對方的苦惱。

抑鬱症的對面不是“快樂”,就像他並沒有不快樂。

抑鬱症的對面是“活力”。

是他的身體被病困住了,導致他的人生也如同被困住了,體內的精力好似被榨乾了,導致人生也如同被抽空了。

所以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開心一點”、“想開一點”這種話,導致他抑鬱的並非心情,開心一點、想開一點並不會減輕他的病痛。

更何況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已經失去了“開心、想開”的精神調節機制。

因為第一條,所以不要以一個人開心不開心來判斷他抑鬱不抑鬱,這兩者之間無法劃上等號。

“你整天那麼逗逼,怎麼會抑鬱呢“這樣的判斷是徹底的誤讀。

抑鬱症是一種病。

不是一種悲觀失落的心情,不是矯情,不是故作姿態,是管理情緒的機能壞掉了,是大腦中無法分泌出有活力的因子。

所以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你有啥可抑鬱的,我還抑鬱呢”這種話,你會對一個癌症患者說“你有啥可乏力難過的,我還乏力難過呢”麼?

抑鬱症是一種病,是病就要吃藥。

確實有人有輕度抑鬱症自己熬著熬著就熬過去了,但對於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扛不是一個辦法,這不是一個用意志就可以與之對抗的疾病。

抑鬱症的外部表現非常復雜,悲觀低落的心境固然是一種症狀,但更多時候還會透過肢體的症狀表現出來,比如頭昏、乏力等。

所以千萬不要以沒有心理症狀而只有生理症狀,來否定一個人抑鬱症的可能性。

不要問抑鬱症患者“你為什麼要抑鬱?“

很多人的抑鬱症是無法找到確切病因的,就像癌症患者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得癌症一樣。

抑鬱症患者的情緒控制能力會較之常人更差,除了經常不想說話外,時常會忍不住情緒失控、脾氣暴躁,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對於這種情緒上的失控抑鬱症患者自己也很苦惱。

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這又不是什麼好事,有什麼好到處說的“這種話。

抑鬱症就是一種普通的疾病,11%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狀,這沒什麼見不得人,”訴說“會緩解抑鬱症患者的精神壓力。

就好象我終日以一種逗逼式的口吻調侃自己的抑鬱症,一方面是在排解自己的壓力,一方面我也希望透過我的調侃,讓大家知道抑鬱症是一種病,不要對它有任何的偏見。

對抑鬱症患者而言,輕如鴻毛的精神負擔都會帶來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

社交活動會有壓力,比如與不熟悉的人的聚會,他人的過度關注會有壓力,比如家人對婚姻狀況的關切,生活的突然變化會有壓力,比如從小養到大的寵物的離開。

這些壓力對於尋常人而言實在爾爾,但抑鬱症患者實在沒有力氣來對抗這些哪怕極度輕微的負面情緒,從而會把他愈發推向精神困局的最深處。

不要逼他們去做任何事情,一個安穩的環境對抑鬱症患者非常重要。

抑鬱症患者的孤獨與絕望,經常來自於外界的誤解或輕視。

外界不明白你是真的生病了,而且這種病還很複雜,從而產生許多的冷嘲熱諷,這會讓抑鬱症患者本就黑暗的生活雪上加霜。

與抑鬱症對抗,患者需要的不是周圍人的大道理,而是支援與鼓勵,再簡單一點,就是理解與關心。

原野真吾就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在家裡獨自生活了將近一個月,不與外界的任何人去聯絡,直到有一天,一個人登門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