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Psychology思維空洞最新章節列表 > 【完結大感言】VS【新書釋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完結大感言】VS【新書釋出】

歷經整整一年的《思維空洞》今天終於要宣佈完結了,其實早在兩個月之前,正文就已經寫完了,雖然故事結束了,但是裡面人物並沒有結束,反而伴隨著最後的結局變得愈發令人著迷。

從《精神碎片》開始,梁哲一路走來,經歷了病痛和心理疾病,家人離去,愛人死去各種各樣的折磨,在碎片的結尾,梁哲瘋了,其實,這應該就是他最後的歸宿,一個好的心理醫生,一個極其優秀的心理醫生,最後的歸宿一般都是淪為精神病患者或者重症心理疾病患者。

然而,梁哲還有很多放不下的事情。

除了他自己之外,沒有人能夠分清他眼前看到的東西,他聽到的聲音到底是不是真實的。

所以,他瘋了。

但是,瘋了就代表他陷入了虛幻世界嗎?還是進入了另外一個更加真實的世界?

很多事情,沒有人能夠說清楚。

就是我們自己有時候也沒法分辨到底何時是虛幻,何時是真實一樣。

而人生的奇妙之處也正在這裡。

《思維空洞》延續了精神碎片的故事結尾,以趙直為開頭講述了一個精神病院的故事。

在這個精神病院裡面,有著太多的血腥,暴力,慾望,虛偽,陰冷,狡詐,惡毒,有著許許多多人性的惡——這些惡便是精神病院中最獨特的東西,也是整個故事的根基。

毫無疑問,空洞是一部人性之惡的大合集。

在百川寫這本書之初,就一直盤旋在人性的惡念當中,也曾數個夜晚輾轉反側,思考著惡念的由來和歸宿,思考人性為什麼會如此之惡,但是思考到最後,除了讓自己的頭無比之疼,讓自己的失眠越來越嚴重之外,沒有其他的結果。

但是,在空洞寫到中間段的時候,百川忽然發現,其實精神病院中的惡並不是貫穿始終的存在,反而,它裡面殘存著的善才是。

這個善有很多層含義,它是可愛,是單純,是執著,是堅毅,是勇敢,是果斷,是友情的幫助,是愛情的欣賞。

善跟惡雖然是對立面,但兩者卻截然不同,善有萬千種,最後總會歸為一種,那就是好意和愛意,而惡的根本雖然只有一種,但可以衍生出無數種不好的東西。

惡意讓人恐懼,善意讓人美好。

空洞越寫到最後,百川越是發現,善在一群惡當中所展現出的強大的魅力,就好像荒漠中的一點綠色,就好像冰原上的一點紅火,它是唯一的正義,是打敗所有惡念,是完善所有人格,是治好所有疾病的根本。

在空洞的中後段,精神病院陷入了一片殺戮的癲狂之中,性和暴力主宰了一切,在裡面,沒有哪一個女人是純真的,沒有哪一個男人手上不沾滿鮮血,想要生存,必須做出抉擇,而抉擇,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其實,一切都是被逼的。

惡念是被逼出來的,但是善念卻並未消失,它只是靜靜地潛伏著,等待著機會的來臨。

在空洞臨近結尾,殺戮到達了最高峰,血流成河,天災人禍。

截至到此,人逐漸變為動物,開始以動物形態主宰自己的生命,因為只有化為動物,才能徹底地拋下道德的枷鎖,徹底放空自我和超我,以小我的形式去達成自己生存的目的。

按照正統的心理學人格發展論,人的成長階段,或者說是頓悟模式,應該是,小我,自我,超我。

但在空洞中,是由超我到自我,由自我到小我,這樣一個模式發展下去的,甚至到最後,連自我都不存在了,腦中和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活,那就是殺,那就是幹——

本書的最後,所有人,所有精神病院中的人,全都死了,他們以他們想要活下去的理由死去,他們因為他們的慾望而死去,每個人死的都不一樣,這也是一種變相的歸宿。

然而,死亡雖然是故事的終結,但卻並不是人物的終結,反而人物才剛剛開始——

一切成長皆因磨難,一切重生皆因死亡。

換言之,死亡有時候並不完全是一種壞事,尤其是對於人格塑造和心理成長來說。

實話說,對於《思維空洞》,百川並不是非常滿意,在寫思維空洞之處,百川信心滿滿,力求以全視角,眾生相的模式,來塑造一曲精神病院中的殺戮與暴力之歌,然而,有時候,偏偏會事與願違,越是想要達成一種目的,就越是無法達成。

寫到中期的時候,百川已經感到力有不及,人物過多,每個人都有故事,都有秘密,都有支線,然而,百川只有一根筆桿子,能力不足,水平不夠,是根本。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到中後期,如前面所言,百川逐漸從惡念中拔了出來,轉而以善念作為核心,開始轉化思想,雖然裡面的人物越來越惡,雖然殺戮和性越來越殘暴,越來越無度,但是其核心已經變了,相信看過的有心的朋友,已經發現了。

後面,當所有人退化成了動物之後,百川才意識到,原來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最後做鋪墊。

空洞這本書是一個大部頭,百川第一次寫這麼長的書,用這樣近乎變態的方式來寫,而且還是懸疑,缺點暴露無疑,但是整個過程雖然歷經波折和各種痛苦,然而寫到最後,整本書卻給百川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寫作經驗財富,這樣的財富將會在後面的新書中其中不可估量的作用,百川在寫新書的時候就已經發覺了。

伴隨著新書的來臨,空洞終於完結了,百川心中的一塊石頭也落地了。

空洞整本書可以說是百川上半輩子的所思所悟和經歷的人生寫證。

它是一本很私人的書,它寫了我內心深處最黑暗,最陰冷,最恐怖,最惡毒,最變態的想法,但是它寫了我心中的那千千萬萬種善念,那些愛意,那些溫暖,那些友情,那些細微的可愛和單純——

寫完空洞之後,百川就已經知道,今後再也不會寫這種書了,也再也寫不出這種書了,因為情感的宣洩只有這麼所,已經寫完了,再寫之後,就是矯揉造作了,就是弄虛作假了。

所以,百川後面應該會更加專注於寫故事,塑造人物,而不是專注於傾瀉內心的情感。

言歸正傳,歷經了兩個月,百川的新書《Pschology三部曲》的最後一部《Pschology靈魂拼圖》已經於今日在不可能的世界首發了。

靈魂拼圖將會迴歸單元劇的模式,更加專注於懸疑這一個核心點進行描寫。

故事將會更加吊詭,但也更加具有邏輯性。

靈魂拼圖,是一部以心理學來捉鬼的故事——

三部曲也將伴隨著這個捉鬼故事而結束。

謝謝一直以來支援的朋友們,謝謝你們的鼓勵,謝謝你們的評論,你們的書評,你們的打賞。

謝謝你們~~~

PS:記得前來支援新書哦,坐坐就好~~

《Psychology靈魂拼圖》

連結在此:

http://.8kana./book/15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