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野狐禪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章 僭越之主 棋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章 僭越之主 棋子

鄭鑄的念頭是己方能將一眾小臺村鄉民盡數救下,而己方依舊能在金卒追殺之中毫髮無傷,這有些異想天開,卻是王道。

文庸的想法與鄭鑄不同——己方已對小臺村鄉眾仁至義盡 ,此時驅虎吞狼,假手清風山虎頭寨匪幫滅殺金卒才最為重要,小臺村村眾也遠不及自家首領性命安危重要,這是霸道,亦最易成事。

作為另一方當事人的老鐘頭與李斧頭會作何念頭,於目下情勢而言,反倒最不重要。

既入吾觳,誰人不是棋子?

楊立抬起頭,眼睛裡有火光跳躍,向不停搓著手的老鐘頭說道:“老伯,小臺村如今有多少人口?”

老鐘頭聞聲咧了咧嘴,至少這位俊秀公子未曾一開口就拒絕自己,與其結盟還是有戲的。

他定了定心神,思索片刻後,道:“也就兩百多人,村子裡年輕人多,有三十多人。”

說到年輕人較多的時候,老鐘頭面上不免露出了自豪的神色。

朝廷如今都不拿燕州郡當作是昭朝之國土,其地域之上根本沒有官員有心思將這一片曾經歸屬於‘大逆燕王封地’的人們列入編戶齊民冊。

而沒有入齊民冊的百姓便算不了昭朝子民,便不受昭朝之庇護,這樣的境況下,燕州郡內,但凡希望日子能有點盼頭的年輕人,能走出去燕州郡,便都走出去了。

留下來的多半是眷戀故土、不捨離去的上一輩人,人口老齡化已極其嚴重。

如小臺村這般,百十來戶的村子,能有個三十餘的青壯,已算是極其不錯了。

而究其原因,竟是由於此地算是燕州郡的邊緣、典型的三不管地帶。人們自給自足,不用繳納嚴苛的賦稅所致——在燕州郡大部分地域之內,即便是那些被視為‘流民’的人們,依舊被沉重的賦稅壓榨著。

他們享受不到作為大昭子民應有的權利,卻要擔負因生在燕地而必須承擔的沉重責任。

那每三個月便會在各村落、集居之地前呼嘯而過的真理教納糧隊,如今已成了燕州一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文庸與鄭鑄之所以會心底一沉,實則是老鐘頭自豪吐露的三十餘個青壯,於那窮兇極惡的金國武卒而言,實在杯水車薪。

相對於這三十餘青壯,他們三人如果答應與小臺村結盟,便要擔負數倍乃或十數倍於這三十餘青壯鄉民的責任。

老鐘頭看三人面色不對,心裡有慌了,說話都有些結巴:“咋……咋了?”

“人不夠麼?俺們村那三十多個年輕娃娃,可都是有力氣的,不種地的時候都會進山打獵……土製的兵刃也……也有不少……”

老鐘頭愈說心裡邊愈沉重。

他想到了那日土坡之上的賊匪們,看他們身上鋥亮的甲冑、各種制式兵刃、膘肥體壯的戰馬……自己村子裡那些年輕孩子們,哪裡能跟人家比得了啊……

他臉色有些暗淡,又有些訕訕,沙著嗓子道:“要,要是不行的話,俺們就再回去,也沒啥……”

“三位恩公能把俺們一村子的人從賊匪刀刃下面救出來已經不容易了,還是不麻煩……”

楊立搖了搖頭,打斷了老鐘頭的話,笑道:“老伯不必如此,詢問您村子裡有多少鄉親,也是要知己知彼,如此方能百戰不殆。”

“我答應您了,多一個人總會多一些希望的。”

“不拖累麼?”老鐘頭抬起頭,直勾勾地盯著楊立。

“怎麼會是拖累。”楊立笑道,拍了拍老鐘頭的手背,“在下說了,多一個人總能多一些希望。”

“三十餘個青壯,也能出不少力了。”

“大首領……”文庸聽著楊立明顯是在安慰老鐘頭的話語,忍不住出聲打斷。

楊立看了他一眼,輕輕道:“不要忘了我們緣何會甘冒此大險,調轉回頭的本意。”

本意?

文庸愣了愣。

己方四人自上河城調轉回頭,本意不就是為了能牽制金國武卒使之無法再對燕州人大行屠戮暴行麼?

時下若貿然接收這些小臺村鄉眾,豈不是因小失大——他們已然逃出金兵追緝範圍,去哪裡不比跟在己方三人身邊好?

文庸又仔細想了想,面上露出恍然之色,閉口不再言語。

千說萬說,說到底牽制金國武卒這樣的事情,目的不是為了‘牽制金國武卒’——這只是過程,目的是為了使燕州百姓免遭兵禍。

而自己將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過程’上,而忽略了此行真正的目的。

可是即便如此,文庸心中依舊有擔憂。他覺得,小臺村已經逃出金兵追緝範圍,哪裡去不得?跟在己方身邊,這一路可比遠逃上河城等地兇險多了。

小臺村如今之處境,確如文庸所想。

鄉眾逃到距離此地最近的上河城,性命一時無虞。但這終究只是一時的。

偌大昭朝,建國三十餘載,何曾有如今時這般,漢臣與異族勾結,竟致目下這等引狼入室之事?

這簡直匪夷所思,更讓人不得不聯想此後,在燕州這塊地界之上,會不會發生更多類似這種令人匪夷所思,震駭無比的事情。

獵戶頭目李虎考慮到了這一點,因而做出了一個目下看來十分兇險且大膽的決定——將一眾鄉民親族之未來繫於四個橫空出世的義勇壯士身上。

而楊立亦考慮到了獵戶頭目李虎所考慮到的這些,他選擇接受這種依附。

畢竟,今天是漢臣與異族勾結,悄然開啟國門,縱容虎視鷹揚之輩於母國疆土橫行,明日這些沒有人性的漢臣們,說不得會做出比此更殘毒的行為。

他們的種種手段,終究是落在無辜百姓身上的。

一個籠罩燕州全境的龐大陰謀已徐徐展開,但到了如今,楊立依舊未能通曉,那些人的目的是什麼?

廟堂最高,大昭皇族第一人的那位聖天子的目的欲要治江湖,此無非是將那些素不服管教的武夫拿捏在自己手中,何以殃及無辜民眾?

他的目的大概是單純且明確的。

只是到了那些居心叵測、各懷鬼胎的廟堂朝黨手裡,這件初衷明確的事情,便不再明確了。

多了些別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