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野狐禪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九八章 此去泉臺招舊部(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九八章 此去泉臺招舊部(五)

“嘿嘿……”

老者咧嘴直笑,笑過之後,又連連嘆息。

眼神裡的光芒也因這嘆息而略微黯淡了下來,他再度直視楊立,道:“殿下直至如今,都還不明白麼?”

“明白什麼?”老者話音剛落,楊立便順口接了一句。

面對老者黯然神傷的臉孔,他有些不知所措,以為是自己遺漏了什麼重要線索,但是思來想去,他心中悵然若失,卻始終找不到自己失去的那一點在哪裡。

“殿下稟賦異於常人,戰國一時流傳至今的連橫合縱,遠交近攻之策被殿下運用得出神入化。若論慧智,老夫常常思索,世間恐怕無一人能與殿下之謀略心胸相媲美。”老者露出回憶的神色,臉上的笑容便也漸漸多了。

楊立卻面現遲疑。

老伯說的是自己麼?

連橫合縱,遠交近攻?自己何時有過?

只是老者的臉色令楊立實在不忍心打斷,便只好耐著性子聽下去。

此間街道已成為了一個混亂的集合體。

士卒與餓奴毒人互相糾纏,火焰亦摻雜其中,身遭一切都彷彿是一場浮華又不真實的幻夢,但士卒咧嘴發出的咆哮、渾身浴火的餓奴卻又強迫楊立必須相信,自己正在經歷一場噩夢一般的真實戰爭。

戰爭從來沒有仁慈之說。

楊立亦並非是一個初次見識沙場的新卒,他也曾與完顏稽康兩軍對壘,也見識過人頭滾滾,你死我活的局面。

那一場戰爭與當下其實區別不大。

但楊立從來未因從前的那幾場戰事做過什麼噩夢,縱使他見到過修羅場一般的場景。

那時青年只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自己帶著某個目的來,亦堅信這個目的一旦達成,將惠及所有被戰爭波及到的人。

他的期待也未辜負他自己。

楊立問心無愧。

但今時楊立心中,卻總對野鬼街的這些士卒有許多歉疚,總覺有虧欠之感。

許是因他們各自的心智不全。

許是因楊立自我代入到了一個愚弄別人至誠的信念的角色中去。

可是世間之事,又哪裡是你我三言兩語便能說得清楚的,又哪裡是我以善念待你,你必能感知到我的善念這般迴圈的?

多的是中山狼之說,多的是狗咬呂洞賓之說。

更何況,拿自己以為的善,去傾軋別人認為的善,本身亦並不是一個正正得正的演算法,更像是一種作惡。

楊立便在作惡,只是他猶不自知。

阻住了這些心智有缺的士卒一次,便能阻攔他們第二次麼?

他們希望透過自己的力量開啟新生活的大門,那麼如楊立這般站在一個高度,若神靈般一次次在天上幫助他們,最終會將他們變成什麼樣子?

只怕也不過是由一群雖慧智殘缺,但好歹尚有鬥志,亦有信念的人,化作一個盤桓在新生活的某個街道裡的另一群野鬼罷了。

人自一出生下來,各自之間便已經有了高低的分別。

處在低處的人若還不為自己樹立一個強大的信念,奮起直追,日後淪為糞土所能怨怪的也只是自己。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楊立若插手,這種怨與恨便會集中在他的身上。

這或許是老者想要說的話,只是依他如今又混沌起來的神智,怕是再也說不清楚了。

他絮絮叨叨,訴說著一個個被時間塵封,被大昭士人有意隱瞞的故事。

楊立愣在原地,通身冰涼,更加不知所措。

“似殿下這樣人,如諸葛臥龍,若遇明主,不要他多麼胸懷寬廣,只要他心懷正義之念,殿下便能助之成就一番事業。”

“只是今之皇帝,早已非昨日殿下認識的那位明主。殿下偏偏還要執迷不悟,如此令我等臣僕如何自處?”

“自殿下受封王爵之尊,您便已經不再只是您自己的。你是大昭燕州的王者,統御此地數千萬之生民,他們敬你若神明,你若登高一呼,必是應者雲集,萬民贏糧而景從之局面。”

“從未有過一位王爵能如殿下這般深得民心。”

“你更是二十萬燕翎驍勇之統帥,虎符一出,大軍呼嘯,天下諸國皆在燕翎鐵騎馬蹄之下。”

“彼時天下諸國大王,無不在心中腹誹殿下一句楊燕翎。燕翎為國之利器,卻只封您一人為將主,如此兵權在手,如此人望加身,鼎京裡的皇帝怎麼會不忌憚?”

楊立嘴唇翕動,盯著老者的面孔良久,最終只是道:“我之父尊,擁兵自重,聚斂人心,因之遭昭帝忌憚,步步構陷,終滿門盡沒?”

“殿下稟賦如此,怎能算是擁兵自重,聚斂人心?”老者面上笑容更加溫和,似乎沒有聽到楊立話中的‘語病’。

但他說完這些話之後,卻頓了片刻,笑容漸漸從面孔上消失,他似乎因楊立的話而記憶起來了什麼。

“殿下已經死了。”

“那你又是誰?”

老者看向楊立的目光驀地凌厲起來。

楊立心中一緊。

但不等他做出什麼解釋,老者便已經在心裡幫助自己解釋清楚了,他似是在喃喃自語:“殿下已經死了,你稱他為父尊。你是下一位殿下……你是下一位殿下,我記起來了。”

“這支軍隊便是臣僕留給世子殿下的禮物。”

又是一聲長長的嘆息。

“當初的殿下真不該那般好,他若是心腸狠毒一點,今時再不濟也是燕王與昭帝二分天下的局面……”

“如此,燕州郡屬民終是有枝也依的,我等臣僕也終可以含笑九泉了。”

“只是當初的殿下,恐怕至死也未能明白這個道理啊……他已經不再是他自己的了,卻還念著那個與自己一同征戰的兄弟,因之終獲一杯毒酒,了卻餘生。”

“父尊若有意謀反,能做到何種程度,小子不知。但兵鋒一起,天下生靈塗炭卻終是免不了的。”楊立無法理解老者的心思,卻也明曉道理。

大昭初立,百廢待興,正是韜光養晦的時候。

那時若再來一場雙王之戰,如今的大昭不知會變成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