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野狐禪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〇一章 冰層下的水(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〇一章 冰層下的水(一)

“人生總是這樣矛盾麼?還是只有現在會這樣矛盾?”

“總是這樣。”

野鬼街的士卒們裹挾著楊立等人,繼續向前行進。

他們戰意熊熊,即便是方才一場戰役,斷送了他們其中近半數人的性命,但活著的人戰心依舊堅硬。

人間的大門就在眼前了。

有燕王殿下的統帥,再多兇魔也攔不住他們的腳步,都走到了這裡,更不可能放棄。

捨棄一切雜念,頭腦發瘋,向前衝。

神擋殺神,魔擋殺魔!

嗖——

羽箭掠過夜空,箭頭燃起灼灼火光,釘進了街角一個不知是毒人,還是一個活人的腦袋裡。

那道人影打著擺子,跌倒在地,沒了動靜。

一個士卒小跑著脫離陣列,跑到那道人影近前,在其脖頸上補了一刀,順帶摘走了對方的佩刀。

十數日之前,懷宇王墓現世的訊息從燕州郡流傳出去,向天下擴散,掛簷城轉化輿論,循循善誘,將一眾奔湧而來的邪魔外道盡數收入城中。

此時這些人多半已成了毒人,但身上的兵刃卻也不會憑空消失。

目下的掛簷城,最不缺少兵刃,因此也便宜了野鬼街的士卒們。

眾士卒如今已是全副武裝,再不復從前連把鐵器都拿不出來的窘境。

“如何化解?”

“如何解小子心中鬱結矛盾?”

楊立隨著隊伍向前走著,卻覺得靈魂在不斷後退,脫離了軀殼的束縛。

長眉老和尚一隻手搭在楊立的肩膀上,聞聲沉默片刻,面無表情道:“化解什麼?”

一旁默默觀察兩人對語的李明德嘴巴微微張開,從表情上看,似是對長眉老僧給出的回答很是吃驚,也很不忿。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種神佛般的高僧大德,怎地都是如此不著調?

旁邊還有一個不著調在高低問題上計較的道人,原以為這寡言少語的老僧至少是個通明佛理的,或能開解楊立一二。

誰知道一直反常地不開口說話的楊立這才提出一個問題,老僧聽過後便忘記了,張口便是反問一句‘解決什麼’?

傳言之中,那些素有威望,出身名門大派的名宿大德言談行止無不蘊含禪機道理,怎麼在眼前這二位身上,傳言完全得不到驗證?

二者簡直是不靠譜到了沒有邊際的地步。

李明德不知道人出身哪方宗派,卻知道老僧的出身是金剛菩提宗,這等平日裡不顯山不漏水,一出世必然令整個江湖都跟著抖三抖的超世大宗裡走出來的高僧……未免太挑戰李明德內心對他們固有的印象了。

老僧對楊立困惑的‘開解’超出了李明德的意料。

接下來楊立的反應,便更令李明德深覺雲蒸霧罩,摸不著頭腦。

青年聽聞老僧愚夫那一句‘解決什麼’,沉默片刻,慘笑幾聲,說了一句:“小子瞭解了。”

老僧面上依舊表情木訥,只是眉頭上的皺紋不覺輕微鬆動了幾分,他點了點頭,道:“降服心願駕馭意馬非是易事。”

“到了這一步了,退是退不得的,只能迎頭而上。”

“你本是沒有你的,只是如今卻有了‘自己’,佛家典籍於你如今之境況,已無可解。”

“再者,少年人,你體內佛魔交匯,今已經有龍虎相爭之相,《易筋經》更不經用了,不妨考慮修持老牛鼻子教的至典。”

三十年來,愚夫今日說話最多。

連道人都因之覺得詫異,他饒有興致的聽著愚夫解釋楊立體內真元所處的危險境地,不時點頭,最後突然聽到愚夫輕描淡寫地要令楊立修持無為宗至上寶典,臉色頓時變得鐵青,冷哼一聲,接話道:“禿驢若是肯蓄發配冠,入我無為,我教至典你想拿去自然可以拿去,縱是傳給旁人修習,老道也沒半個不字。”

“不過你這番一點好處也不曾予老道,便欲腆著一張老臉,代人來蹭典籍修習,可是已經舍了麵皮,不打算要了?”

話語說完之後,道人便一臉譏誚之色的看著老和尚。

他對於本教至典傳授給外人這種事,其實並不是太在意。

道重無為,順其自然,如若事事皆由人用心把控的話,顯然有違道法自然的理念。

不過事關逍遙宗至典,若是隨隨便便就將典籍送給了愚夫,一點也不答應,回到宗門之後,幾位師兄怕是要給道人臉色看的。

因而,這事還是要稍稍阻撓一下。

天下變局已經來臨,雄鷹部異峰突起,鯨吞盛遼全境,以‘金’為國號,建都龍城,與大昭呈對峙之勢。

又有柔然十八部族合二為一,黃金家族應勢而生。這位結束了柔然數百年來諸部對抗,割據混戰之局面的聯盟長,即便是比雄鷹部如今的皇帝陛下,曾經的都勃極烈都更有雄主之相。

此時雖然蟄伏於九淵之下,但遭逢神霄驚雷,化而為龍,並不在話下。

值此天下大勢,大昭腹心之地燕州郡卻生出了一場亂子,臺前幕後的廟堂大能、天潢貴胄互尋幫手,與對方掰腕子的事情自然也少不了,他們忽略了外邦日益強大的事實,如今猶在夢中,為一塊塊利益大打出手。

燕州郡之變化已有兩三個月的時間,眼看年關將至,鼎京那邊卻是一點訊息都沒有傳來。

觀此種種,道人心中不免生出今之昭帝已垂垂老矣,再不復從前那等殺伐決斷的魄力,更沒有了胸懷天下的胸襟。

不然,時間過去那般久了,廟堂之上不可能沒有燕州之亂的半點訊息,昭帝遲遲沒有動靜,不是無力壓下廟堂裡的黨爭,又能是何緣由?

山外的人看山裡的雲霧流向,往往比山裡的人看得更加清楚。

只是想要舉步入山探索一番,那被他們看得清楚的雲霧,也必然會化為雷霆雨露,必要將他們阻隔在山之外的。

‘天下英才皆入吾瓠’是君王諸侯們的胸懷,但此中可絕不包括時時刻刻都欲要將神權加諸於君權頭頂的和尚道士們。

逍遙宗需要一個行走世間的代言人。

金剛菩提宗亦有這個需要。

愚夫與神霄道人算是想到了一處去,也相中了相同的人——楊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