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野狐禪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四章 天下四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四章 天下四民

又在小陳村停留了將近七日,陽光才漸漸讓冰雪消融,車隊緩緩啟程,往前走八十裡,便是一個名叫平康的小縣,由平康縣直往前走,便是關東郡盛州首府了。

車隊中段的馬車當中,楊立披著厚厚的狐裘大氅,雙手抱著一個手爐,正與宋憲說話。

“那陳伯同我說了,他們村子裡的獵戶常上山打獵,有時尋不到獵物也敢往深處走一走,倒也沒遇到過從金國徒太山那邊來的人。”

宋憲說道。

這幾日也就他與小陳村族老陳田二能說得上話,陳田二也願意告訴他一些東西,換了其餘人,陳伯定會給人吃一頓不陰不陽地臉色。

就連楊立此時,也有些羨慕宋憲秀才的功名了。

“呵呵,小陳村的徒太山距離關東雁門關那邊的徒太山還有好一段距離,未見過金國人倒也說明不了什麼。”楊立搖了搖頭,覺得可能是自己想得太多了些。

“陳伯說,徒太山中倒也不是無人居住,裡面便有一些江湖匪類躲藏其中,聚集得多了,他們便佔山為王,叫做山神宗。”

雖不知楊兄怎麼會突然對徒太山脈之中有沒有人生活產生好奇心,但是宋憲還是依言盡力去打聽了。

“徒太山橫跨關東郡與大金國北線,若是金朝有意,未必不能派諜探進入山脈,由此混入我朝之中。”山神宗這個訊息令楊立皺起了眉頭。

“雁門關那邊可是有大昭守軍呢,金人想透過山脈進入我朝,可是不容易。”

“不容易麼……”

楊立搖頭笑了笑,大昭漢臣都與金國軍卒在底下勾勾搭搭了,雁門關那道防線真的有用處,不是形同虛設?

未必吧……

由小陳村到平康縣之間的道路並不好走,再加上地面上的雪還未化盡,便更加難走了些。

馬隊的幾個護衛一路驅馬朝前走,還要隨時準備停下馬車,清除倒在路上的枯樹、挖出被雪封堵住的窄道等等。

如此這般過了兩日,走走停停,總算是到了平康縣。

至到平康縣之後,所見氣象便與先前大有不同。這座小縣城因靠近盛州府,比靠近雁門關邊線的塘石縣要繁華許多。

酒樓林立,酒招旗隨風飄揚,在獵獵北風中也有幾番盛氣;妓寨扎堆,穿著花花綠綠的女子在門戶前高聲吟哦,總能吸引來一些顧客;行商雲集,由盛州往關東各地發散緊俏貨品的、或由苦寒之地向盛州販賣珍奇事物的行腳商比比皆是。

昭朝立國三十餘年,這些行腳商算是這個朝代初期的一大盛景。但仍是表面上的盛況,底下裡走險穿峻的行腳商們一年到頭賺得也就比農戶多上幾個大子兒,大頭都被各山頭的匪患、本地商行背後的朝官拿走了大半。

一年拼搏到頭,腦袋別腰上賺這幾個銅錢,回鄉便又被苛捐雜稅剝去一層。

人總相信時代會變,生活會好,可惜時代不會動,總要由人自己推動,一味的順從總不過伶仃凋謝的下場。

車隊來的那日正逢平康縣的集市,楊立便也跟著體驗了一次人來人往、摩肩接踵是個怎樣的景象。

坊市子裡揹著野味尋人販賣的獵戶、路邊吹糖人的攤販、挎著饅頭籃子遙街串子巷的小童共同構成了一副人間紅塵、熙熙攘攘的圖景。

楊立四人在坊市子裡轉了許久,嘗了糖水、肉饅頭等等小吃。

便是在這隆冬天氣裡,於熱熱鬧鬧的街道上遊逛到最後竟也讓人額頭見汗,通身舒泰。

街道往巷子內拐的地方有幾個伐斷了樹幹的樹樁子,幾人便在這邊坐著歇息了片刻。

黃昏時分,蒼樹手指上掛著一個黑繩串起來的錢袋,不時繞著手指甩上一圈,袋子裡的銅錢互相碰撞著,發出令人側目的譁啦啦聲響。

有人喜歡聽錢響,有人就喜歡摸錢袋子時不讓它發出響動。

“這一趟轉下來,得虧了我跟都邪,不然你們兩個不知道得丟多少銀錢。”

“集市上浪蕩子賊偷兒太多了,不算是眼睛看到的,便是我親手揪住的,都有八個。”都邪伸出手比劃了一個數字。

“怎會有那般多?”宋憲邊擦拭著額頭上細密的汗珠,邊吃驚地看著都邪說出來的數字,“這可是近府之地,律法森嚴,也有那般多的賊偷?”

“這算什麼。”都邪咧嘴一笑,對沒見過世面的宋書生大為鄙夷,“都說昭朝如今是聖明天子治下,海清河晏之世。

不過,便是去昭朝疆域之內任意一座山上轉一轉,哪個不能一下子抓出一大把的山匪強盜寨子?

這些人和我們這些亡命徒、前朝亡國滅種的高門舊人、藏匿於市井之間的昭朝大逆、以及那些痴心妄想做俠客的蠢物共同組成了評書先生口中的江湖武林。”

“如今朝廷也想蹚一蹚渾水,在武林中插上一腳,使天下盡歸王化。

呵呵,殊不知這個江湖就是朝廷自己養起來的。”

楊立揚了揚眉毛,知道都邪說的朝堂在江湖中的勢力,正是他們前日裡查到與無當窟因《鎮獄刀經》起了爭執的真理教。

事情愈來愈複雜,卻也看不出什麼端倪,就先稍待著,也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無當窟由燕王府之變中,被朝廷登記在冊,天下通緝的大逆組成,楊立只是想不明白,那個盲女姑娘為何會在這樣一個本該與之有不共戴天之仇的組織裡。

畢竟,自己的父王曾夷滅了人家的家族,盲女姑娘與從前分屬於燕王府的無當窟大逆,自然也可以說是有不共戴天之仇。

“只是幾個盜賊……沒有都兄說的那般誇張吧?”宋憲囁嚅著嘴唇,想要反駁,卻又顯得底氣不足,“而且,怎麼會是朝堂相公們養起來的……我不相信。”

“也沒指望你能相信啊。”都邪不屑地冷哼一聲。

他眼睛四下掃了掃,朝宋憲露出一個神秘的笑容:“你若不相信,我便帶你看看如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宋憲連連搖頭:“不行不行,這次是要前往盛州府為明年的鄉試準備,若跟你到處亂走,明年的鄉試怕不是要耽擱了。”

說著,轉過頭來看著楊立:“楊兄如今也是有了民籍的大昭子民,不如也準備一下,在盛州府參加科考如何?”

楊立笑著搖了搖頭:“一級級層層遞進,太消耗時間了。在下還是不去湊這個熱鬧。”

“科舉可是天下寒門魚躍龍門的唯一一條通路。”宋憲瞪大了眼睛,隨即像是意識到什麼一樣,聲音放低了些,“楊兄若是沒有士籍,緣何實現自己的目標?”

士籍是想要入朝為官的第一道通行證。

而大昭百姓若想將自己的平籍民籍提升至士籍,除卻參加科考透過院試,獲取生員(秀才)身份之外,別無他選。

當然,若不是苦寒百姓,分屬豪門貴子的話,於京城國子監捐個監生,或直接憑藉父蔭得個蔭監亦可以獲得士籍身份。

大昭四民,士農工商。四民之中以士籍最為尊貴,農戶平籍次之,工匠工籍再次,行商則是最末等,登在編戶齊民冊上的商戶統統都是‘賤籍’,與娼妓、優伶等列為一等。

四民之下,更有奴籍。那些平日裡在大戶府邸伺候的丫鬟僕役多是奴籍。

倒不是說奴籍不算大昭子民,只是這一籍的人生而為人的權利已被剝奪了太多,而他們自己卻並不覺得這是一種剝奪。豪門大戶的丫鬟寧死可也不願脫離主人家,脫去奴籍。

宋憲見楊立坐在一旁,沒有說話,便也沒有再勸,皺眉思索自己的事情。

“在平康停留一日,明日便去往盛州府吧。”楊立站起身來,“早些安定下來,也好讓宋兄多出時間溫書,備戰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