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野狐禪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九零章 孤鴻(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九零章 孤鴻(四)

燕州,青萍。

楊立據長桌而坐,其下依次是阿五、王荷、文庸、程銳、肖伯、鄭鑄等十餘人。

除楊立以外,廳堂中的十餘人各負責或燕州青萍、或天目的一部分事務,算是楊立的核心班底。

在場之中,還少了蒼樹與都邪二人。

二人如今在京城,方便將那邊的訊息隨時傳回燕州大本營,一時之間也脫不開身來參加這一場關於燕州諸多事宜的安排會議。

不過二人在此地也多半沒有事做,兩人都是標準的江湖武夫,對涉及政事一類的東西從來不感興趣。

楊立到達燕州之後,便組織了這麼個各方面頭頭腦腦的集會,教大家將近段時間遇到的問題都拿出來,集中到一起去解決。

透過這個集會,楊立亦瞭解了燕州雞舍營造、植樹營林等活動,進行到了一個怎樣的程度,對即將到來的蝗災,愈發充滿信心。

由王荷、肖伯二人負責的青萍軍營,如今已經積累有三千精銳之士,加上此次程利帶來的一千餘士卒,青萍營吞併數量,將近五千。並且,王荷如今還與燕州各州城協調,攬下了向各州城整訓衛戍兵卒的工作。

今之燕州,百廢待興,朝廷官員還在各地考察。燕州實際上是一塊沒有朝堂影響的地方,這個時候,王荷整訓出的一批批士卒輸送至各個州城,以後一旦發生兵事,青萍王荷振臂一呼,他們多會贏糧而景從。

阿五統管下的伐木場、採石場、礦場、兵甲廠等地亦在源源不斷地產出,供給到青萍,乃至燕州的方方面面。

至於青萍,如今已聚集十幾萬餘人,房舍都修到了圍繞原本‘小青萍’的那一圈山之外,靠河的岸邊,阡陌縱橫,碼頭之上,舟船雲集。

楊立等眾設想中的燕州核心之城如今終於顯示出了它卓越的地理優勢,也未辜負眾人為其傾注的心血,如今漸漸成長為一座通都大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未至燕州之前,金國完顏稽康曾派人送信到我手中。”楊立目光凝重,緩聲道,“金國欲對昭國用兵。”

“如今雖不知此訊息是否屬實,畢竟完顏稽康非完全可信之人,但我等亦必須做兩手準備。”

“金國對大昭覬覦良久,便真是要因他們皇子之死,向昭國用兵,亦非是稀奇之事。”

楊立這番話說完之後,底下眾人議論紛紛。

良久,肖伯猶猶豫豫地向楊立道:“倘若金國真對昭國用兵,燕州、關東二郡恐怕首當其衝,到時候,咱們好不容易在燕州建立起的這一番基業,恐怕也要受損。老漢覺得,咱們是不是得早做準備?可若是早做準備,便要首領,在京城遊說陛下以及諸多高官,讓他們多把力量投注在邊關之上。”

楊立點了點頭:“確是如此。我此行只在燕州少做停留,明日便要趕往京城,參加月底的大朝會。屆時,百官其至,我才好提出此節。”

“阿五先生,你可有什麼要對我說的?”楊立抬首,先問了蹙眉不語的阿五先生一句。

阿五點了點頭:“最好還是不要想著仰仗旁人,尤其是仰仗朝廷。如今在朝廷眼裡,燕州是個何等樣的定位,在座諸君想必清楚。”

“倘若金國真對昭國用兵,如今那些在燕州各地考察的候補官員立刻便會作鳥獸散,這一郡之地,與其說是昭國領土,其實早就成了三不管之地。”

“我個人的意見是,隱瞞金國對昭國用兵之訊息,反正你說出來,廟堂諸位大能也不一定盡信。倒不如讓這些如今在燕州遊走的世家貴子以為戰爭還遠,繼續為一個所謂巡議司議員之位爭著留在燕州。讓他們各自背後的世家將資源全部往燕州傾斜,一旦戰爭爆發,這些世家的資源便將被鎖死在燕州,為首領,為我等所用。”

“這場戰爭,我等也可以打得輕鬆一些。”

阿五說得輕描淡寫,但任誰都能聽出其中的驚心動魄!

僅從阿五先生之發言,便能觀其格局以及秉性,得了狂士李端龍的幾分真傳,以如今呆在燕州足有數十位的世家貴子為餌,誘使他們背後的世家對燕州加大投入,最終利用金國對昭國的戰爭,將一個個世家門閥的基業全部鎖死在燕州,為己所用!

若真能如此,單單是屆時金國對燕州郡的衝擊,倒真能輕鬆抵抗。

楊立聽言,沉思良久,抬起頭來,搖頭道:“如此行為,多有不妥。昭國非僅有燕州一郡之昭國,昭國亦非只有燕州一郡之百姓。此舉固能令燕州獲得利益最大化,但長此以往,昭國諸郡與燕州郡生出嫌隙,燕州郡如今好不容易辛苦贏得,與諸郡漸漸加強的緊密聯系,便將在一朝喪盡。”

“尤其是此戰亦非是金國僅僅對燕州一郡的戰爭,若我以先生之謀劃做事,則天下百姓必會因為少於防範,突逢戰禍而生靈塗炭。”

“便是首領向廟堂諸位高臣說了此事,他們也有九成可能不將之當做是一回事。”阿五又說了一句,不過見首腦已經決定了大方向,他便也不再繼續堅持。

“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

王荷目光炯炯,道:“此戰如首領所說,非一郡一地之戰,若我朝不能謹慎應對,此戰便將發展成滅國之戰。”

“今之昭國,有關東武威營、逐鹿武勝營、青樹武瑞營等六大軍營,及京師二十萬禁軍,以及燕州燕翎軍,攏共加起來,軍卒之數量已達四十萬之多。”

“然士卒看似數量眾多,能戰之士在如此眾多的數量上卻並非能佔十成十。”

“便似青萍僅僅供養一支戰力在水準以上,三千餘人的青萍軍,每月軍餉耗費亦令人望而生畏。更何況是足足四十萬軍隊?”

“標下覺得,此四十萬人中,有近四成之兵卒,恐怕已是常年被拖欠軍餉的狀態,真到了戰場上,十六萬人能發揮出五萬人的戰力,已經不錯。”

“更何況,四十萬人中,還有大部分兵丁乃是後勤輜重之士卒,綜合來算,昭國今可戰之兵,不足十萬。”

“對比金國:金國與昭國情形大不同,從前女真以部族為單位,來去如風,上馬為兵卒,下馬為部民,戰力著實彪炳,亦因此得以吞沒契丹,成長為契丹領土上成長起來的又一強大帝國。”

“如今契丹遺產尚未完全消化,女真戰兵戰力仍在,這一點,便足以將已休戰二三十餘年的昭國兵丁比下去。”

“而女真八大貴族,各供養一支萬人軍,皇帝親軍五萬,此皆為精銳之師。各地鎮守部隊再一相加,不論從數量抑或質量上,都遠超昭國之軍隊。尤其是金國皇帝完顏旻野心勃勃,對國朝早有覬覦之心,因此一點,其麾下士卒必然日夜厲兵秣馬,為完顏旻這一目標齊心合力。”

“如此兩相對比之下,孰弱孰強,一目瞭然。”

王荷邏輯清晰,將兩國軍兵數量以及質量、士氣做了一個簡單的對比,也教堂下眾人意識到今之昭國面對的是怎樣的強敵。

這般詳細精謹的計算,便是在廟堂之中也不多見。此足以見得王荷此人心思之縝密,看待事情之全面。

王荷與楊立一樣,皆是不能擺上檯面的大逆。

如今楊立好歹洗去了大逆的身份,得以入朝為官,王荷卻不然,只能在青萍做一支三千人的軍隊統領,不能到檯面上去。這樣的情況下,其仍能對昭國各地軍兵質量如何,如數家珍,更顯不易。

聽完王荷這一番分析,眾人面色更加嚴肅。

昭國的情況,恐怕比王荷將軍所言更加糟糕,昭國官場都糜爛至此,更何況是素來不受人關注,不受節制的軍營?

“我在金國黑山之時,遭遇金國五位皇子之圍獵,本可從容退入雁門關內。”

“但當時之雁門關戍邊軍帥,陳兵數千於邊關之外,明顯為防止我能從容脫逃,迫我與金國萬餘軍卒正面相抗。”

“我與軍帥素不相識,不知哪裡開罪了他,想來,他是受了旁人指使。”楊立道,“本為鎮守一方要地兵卒之統帥,卻能如此忘行。可見昭國之軍兵,此中許多真相,若有朝一日袒露於天下人眼前,恐怕叫人觸目驚心。”

聽到楊立此言,眾人更加沉默。

兵災將至,眼下眾人卻好似沒了指望。

“不過,縱然如此,仍要明白一點。”楊立看眾人臉色凝重,笑了笑,道,“金國此番看似來勢洶洶,兵鋒兇橫,但其還未完全消化契丹遺產,本國之內仍有許多問題,矛盾重重。此戰於他們而言,必須是一場閃電戰。”

“最多在兩年之內,必須將戰事了結。否則國內矛盾一齊爆發,金兵必然還要退出昭國疆域。”

“而此中便有我們可以利用的東西,大可在金國境內到處挑起矛盾,讓他們不得不提前將這一場戰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