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西烽烈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八章:幽燕(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八章:幽燕(上)

薛王語四十七年五月末,幽山國發生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動亂。

老幽王暴斃,幽山國的兩位公子都指責對方害死了王父。一時間幽城內人人自危,臣工和武將分成了兩派,相互攻訐。到了六月,甚至演變為武力衝突。

公子職率領啟南軍一萬三千人包圍了幽城,但是公子忽也調來幽山國最為精銳的中王軍,中王軍是幽山國常備的直屬部隊,總共四萬人,公子職敗退。但是在公子職的號召下,幽山國幽都以南三郡和六個封君竟然全部響應,尊奉公子職為幽王。公子忽手中雖只有幽城以北的二十二縣,但卻佔據了首都幽城,一時竟是難分勝負。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訊息傳來,大多邦國都不甚關心。隨國正在整肅吏治,衛國正在大肆練兵,秦國仍在休養生息,梁國更是自顧不暇,商國仍在徐、梁夾縫中求生存。對此產生興趣的,只有徐國。

六月初,徐王呂辛下令,徵發徐北四郡,連同北方邊兵一起,混同為十二萬大軍,跨過易水,向幽山國發起進攻。

徐國這些年與幽山國交手數次,屢戰屢勝,易水以南,河水以北的二百裡沃土本來是幽山國的祖地,在這些年徐國的日削月割之下,早就變作了徐土。如果徐國這次能夠跨過易水,奪下方城,那幽城就無險可守,滅掉幽山國,便是輕而易舉。

被任命為前軍統帥的,是徐國將軍雒希。雒希這些年在王前頗為受寵,卻沒有打過什麼硬仗,他自己也一直在期待著能夠立下軍功,好揚名立萬。

眼下幽山國南北分裂,二王並存,南邊的幽王職雖然略佔上風。但是易水流域卻盡在他的手裡,徐國向北猛攻,便是正好攻入了幽王職的腹中。在徐國的壓力下,北邊的幽王忽很有可能一同夾擊幽王職,並在滅掉幽王職之後俯首稱臣,以保證他自己的位置不失。

這是一條很毒辣的計策,但是徐王呂辛相信,這條計劃是可行的。

果不出徐王所料,聽聞徐國發兵,幽王忽便集結了自己所有的力量,組成了九萬大軍,親自率軍南下,想一口氣滅掉幽王職。

令徐王和前線統帥雒希沒想到的是,幽王職竟然把大部分的力量全部放在了易水一線。雒希猛攻了四次,全部敗退,不知幽王職究竟使了什麼法術,整條易水竟然如湯池一般難以逾越。雒希久攻無果,便只好默默等待幽王職後院起火,守軍北調。

六月末,幽王忽下幽王職十三城,已經把幽王職的兵力壓縮到了易水一線。幽王職手中最後的一座堡壘方城也被重重包圍。

雒希大喜,命令全軍進攻。但是令他驚訝的是,幽王職竟然還是沒有抽調一兵一卒去支援方城,仍舊死守易水。雒希雖然惱怒,但也暗暗欽佩這個頗得幽人喜愛的幽王職。

七月,就在方城即將城破的時候,幽王忽手下諸將終於無法忍受幽王忽對於外敵的漠然。更讓他們沒法忍受的是自己一直攻打著的方城只有一萬守軍,幽王職把所有的兵力全部都投到了易水一線抵禦外敵。七月四日,幽王忽手下的將軍王惠提出暫時停止內戰,一致對外,但被幽王忽嚴詞拒絕。王惠仍要勸諫,幽王忽大怒,將王惠腰斬。

諸將憤慨,慢慢的,軍中開始有一些傳聞,說幽王忽與徐國串通,一同殲滅幽王職,然後舉國投降徐國。徐國已經打算封幽王忽為幽山侯,甚至連官印都準備好了。

七月十三,幽王忽下令對方城發動總攻,但是在總攻當天,諸將譁變,在幽王忽的大將軍諸丐的領導下攻入中帳,割下了幽王忽的頭顱,獻給了幽王職。

轉眼之間,席捲幽山國上下的內戰就已平息。易水對岸的雒希目瞪口呆,不明所以。

幽王職赦免了所有幽王忽手下的將領、臣工,自己在啟南軍的保衛下回到首都幽城舉行即位大典,把除啟南軍外所有軍隊的指揮都交給了一個神秘冒出來的上將軍,盧綰。

很快,到了八月,徐國伐幽大軍的前線指揮雒希突然發現,自己已經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雒希坐在帳中,有些緊張地用手敲擊著面前的案几。連續二十多天沒有戰事,讓他身上的每一條神經都繃緊了。因為他知道,在自己的對岸是幽山國全國的二十萬人。

這二十萬幾乎是幽山國能拿出來的極限兵力了。二十天前,自己需要應對的還僅僅是十萬殘兵。現在,他明顯感覺到手頭的十二萬人完全不夠用。

徐國富甲天下,國力充足,一直以東方大國自居。在徐國的鄰國當中,幽山國和薛國最弱,都是徐國突破的目標。但是薛國與隨、衛同屬三秦,同氣連枝,不好動手,又早與徐國結盟。幽山國便成為了徐國的第一目標。多少年來,徐國將幽山國打得奄奄一息,現在卻只剩下最後一步,卻遲遲邁不出去。

這個幽王職,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

雒希越來越感覺到,這個幽王恐怕將成為徐國的心腹大患。

雒希自己雖然在兵道上的造詣不高,只是因為徐王的信任才得以擁有如今的高位。但他卻不是一個笨人,他知道,如果現在繼續這麼打下去,徐國一定會遇到幽人的強烈抵抗,一旦深陷舉國之戰的泥潭,徐國就很難脫身了。此時如果被秦國、梁國背後捅刀,徐國危矣。

所以他早就上書徐王,希望可以得到援兵和盟國的救助。三秦一直是徐國的盟國,徐國一直都在依靠三秦將秦國鎖死。向三秦求救,是眼下最好的選擇。

“將軍!將軍!”

軍帳外忽然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一個人掀開帳門走了進來,卻是雒希的副將呂勳。呂勳是徐國公室,雖然很年輕,但已經是軍中頗負盛名的將領,和雒希不一樣,是有真才實學的。

正因如此,雒希非常重視呂勳的意見,上書徐王,便是呂勳的主意。

“怎麼樣?”雒希見到呂勳,立即站了起來,焦急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