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西烽烈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五章:連橫天下(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五章:連橫天下(下)

薛武安自然也知道其中道理,自己現在還處於被司寇府調查的階段,薛王對自己的懷疑還沒有消除。現在忽然叫自己上朝,恐怕不會有什麼好事。

“你去給他們說,莫臼將軍重病在床,我收拾一下就出去。”

“諾。”下人應了一聲,便走了。

“你放心地去吧。”薛武安剛剛說完,就聽到林安道,“我沒什麼官職,王上不會召我議事的,這裡我會看著。”

薛武安用感激的眼神看了林安一眼,站了起來,穿好朝服,帶好了佩劍,走出房門。

前來傳話的,是一個內侍,看上去陰陽怪氣的,不過態度還算好,見到薛武安,恭恭敬敬地行了禮。

薛武安希望從內侍的眼神和言談舉止中看出這次自己過去會不會有危險,但是沒有成功。儘管薛武安察言觀色的能力已經在慢慢提高,但是這些久居深宮的內侍城府之深也是不可小覷的。

薛武安坐上了車,一路向王宮走去。時辰還很早,路上沒有什麼行人,薛武安走在路上,注意力也很難集中。很快,他的心思再度渙散起來,直到進入議事殿,都還沒有回過神。

來到久違的議事殿,薛武安不禁生出一種熟悉的感覺。他來得不算早,很多人都已經在了。其中不乏他熟悉的人:將軍黎玄、將軍蕭築、捭闔策士公輸起、卿呂肆、二公子蕭拱、客卿司馬陵、太子蕭穰、相邦北成君。

除此之外,他還感受到了一陣炙熱的目光投到了自己的背上。他回過頭一看,是站在另一班的宣平君公孫銓。

薛武安不知道公孫銓的目光究竟是何意,但還是微笑著點頭示意。宣平君點頭回應,收斂了一下目光。

宣平君的絕志劍來源也是縈繞薛武安心頭不去的一個疑團,但是和現在的境況相比,這些都不重要了。

薛王已經坐在了王座上,時隔一月多,他看上去還是那麼萎靡,似乎身體比上次見到時更要差了。薛武安不禁有些擔心,要事薛王早早就死了,他還怎麼輔佐蕭平奪得太子之位?

不過想起來,太子穰的兩個孩子都夭折了,公子拱也還沒有孩子。就算太子穰真的即為,蕭平也不是沒有機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薛武安不禁苦笑一聲,現在想這些,也未必太遙遠了。

在群臣的目光當中,薛武安捕捉到了蕭築的目光。他的目光當中充滿了怨恨,看來這個誤會還是沒有解開。也許有朝一日,自己應該主動去把誤會澄清一下。

“肅靜!”

薛王身邊的內侍忽然高聲叫道,本就不怎麼喧譁的議事殿現在更是安靜得沒有一絲雜音。內侍抬著頭看了一眼,見自己的“指揮”卓有成效,便退了一步,將主場讓給薛王。如果連這點自覺都沒有,他也沒辦法侍奉薛王左右了。

“諸君。”薛王的聲音顯得有點中氣不足,“今日急招諸君前來議事,乃有大事發生。事關我邦日後的前景,寡人不敢擅專,還請諸君多多為寡人解憂。”

薛武安聽到這話,心中卻是定了一定,既然薛王這麼說,那這場朝會便必定不是針對自己的。

只聽薛王又道:“昨夜接到急報,秦國派客卿張雎借道隨、衛,入徐結盟。”

“什麼!”

一聽這話,一些較為沉不住氣的老臣都已經驚呼出聲,議事殿頓時議論紛紛。薛武安夾在人群中,卻是有點茫然。

秦國……和徐國要結盟?

在薛武安看來,這幾乎是夢囈一般的話語。當年秦帝國南伐巴蜀,東通中原,破滅夏王畿,天下列國,就只剩徐、幽、梁、商還有一些極小的小國,天下幾乎要被其一統。當今薛王、當年的定武公還沒有舉旗反叛的時候,秦帝國已經擊破了徐軍主力,連徐國太子都死在了那一仗裡。

後來,秦國吐出了巴蜀之地與中原,龜縮秦關內,便與徐國再不接壤,多少年來只是正式建交罷了,使者來往不甚頻繁。怎麼如今便要忽然結盟了?

更可怕的是,秦、徐結盟,將置薛國於何境地?原本的靠山忽然與敵國結盟,而且各據東西要地,如果一同發動進攻,薛國難以抵擋,一定會大敗的。

“豈有此理!”廣平君蕭仁愷大叫道,“隨國、衛國竟然會允許如此荒謬之事,難道是忘了我薛國在一年前救援其抵抗周傲的大恩了嗎?”

“諸君,不要慌張。”行人步乾忽然道,“就算徐國與秦國結盟,我國與徐國也仍是同盟。”

“可是……”王座上的薛王忽然道,嚇得步乾連忙看過去,“我兒蕭平傳報,他們在邊境上已經被徐國禁止入境。”

“什麼?”步乾身為主管邦交的官員,聽到這話,不禁大為吃驚。若是連國境都被封鎖,那便是離戰爭不遠了!

“王上。”相邦北成君皺著眉頭問道,“公子可說了徐國禁止他們入境的原因?”

薛王長嘆一聲,道:“守關將領只是道,徐國內部較為動盪,不宜接受外人。今年的食鹽採購,已經由臨稷下發指令,將其取消。”

北成君的臉色不禁更加沉重了,徐國的藉口明顯是無中生有。難道徐國認為結盟秦國這個大國之後,就可以將薛國隨手拋棄?

“今日寡人叫你們來,就是來議一個穩妥之法。”薛王看著殿中群臣議論紛紛,不禁皺了皺眉頭,“不是讓你們在這裡閒聊的。”

“王上。”

走出來的是呂肆,他面色如常,向薛王拱了拱手。

“微臣身為徐國宗族,正是為王上出力,彌補兩國嫌隙的絕佳人選。”呂肆的聲音倒是很堅定,“王上,請速速派在下入徐,勸服徐王,重新與薛國盟好,與秦斷盟。”

“呂卿好意,寡人知曉。”薛王輕輕地抬起手,有氣無力地道,“只不過,派遣使臣入徐的事情,我已經有了人選。除了使徐,諸君還有什麼妙策?”

呂肆愣在殿中央,愣了好久,然後才悻悻地退下,他顯然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會在使徐人選上落選。按理來說,他是薛國的卿,又是徐國的公族,是最合適的人。薛王到底找到了誰,能夠替代他出使徐國?

“王上。”北成君向薛王一躬,道,“如果秦國和徐國真的結盟,那秦徐同盟第一個動刀的物件,必定是我們薛國。”

薛王長長地嘆了口氣,看來這個訊息已經困擾了他一夜,讓他難以入眠,“是啊……夔弟,秦徐並不接壤,如果要聯合攻我,必將經過隨、衛二邦。隨、衛雖然與秦國有血海深仇,但若是徐國相逼,我怕他們真的會就範,到那時……”

薛王還有半句話沒有說出來,但是在場的人都能聽懂。雖然秦國無法指揮得動隨國和衛國,但是徐國作為東方大國,實力強大,隨、衛一向懼怕,若是徐國相逼,恐怕會乖乖就範。

到那時,便是四國攻薛。面對這樣強大的攻勢,薛國只怕難以抵擋。

此等情況,倒是比建國時的幾次大戰更讓薛王心驚。他怎麼也不會想到,秦國為了東出,竟然選擇繞過三秦與徐國結盟。現在想起來,公輸起早就在自己面前諫言過要小心秦徐聯盟,當時只覺得是天方夜譚,沒想到卻真的有人能夠做成。

更可怕的是,徐國現在與薛國的邊境十分混亂,幽山國交割於徐國的五城、薛國的一城都還沒有完全交割完畢。薛國的六千邊軍現在還駐守在易北,與徐軍就隔著二三十裡,北邊還有沒有撤乾淨的幽軍。再加上入徐被拒留在邊境的蕭平,幾股勢力加起來,不確定的因素實在太多。要是某一方不慎與另一方搞起了摩擦,那還未等到秦徐同盟昭告天下,薛國就將面臨夾攻!

薛王越想越可怕,正在兀自焦急,忽然聽到司馬陵道:“王上不必擔心,這是一種邦交策術,叫做連橫。”

站在北成君身後的,是長期客居薛國的捭闔策士公輸起,他聽到司馬陵說這句話,嘴角微微一翹,似乎頗為滿意。

司馬陵自然沒看見公輸起的微妙表情,只是站在殿中,說完了要說的話。

薛王聽後,只覺得這個名詞好像很耳熟,似乎公輸起曾經給自己講過。但是自己年紀大了,很多東西都記不清,匆忙之下只好問道:“敢問司馬子,合為連橫?”

司馬陵拱手朗聲道:“捭闔家策術甚多,分大夫策、君策、王策、邦策、盟策與天下策,其中天下策只有兩種。一曰合縱,一曰連橫。合縱者,乃合南北向之鄰邦,拓土東西。連橫者,乃連東西向之鄰邦,進取南北。如果在下沒有猜錯,秦國必定是得了一個捭闔策士,而且專精連橫之術,這次赴徐的使者,多半便是他。”

薛王聽後,不禁大驚,竟然從王座上站了起來,聲音也近乎顫抖,“還望司馬子詳解。”

司馬陵愣了愣,似乎對薛王的反應還有點不太習慣。不過片刻之後,他就再度朗聲道:“連橫之策,首要便是打通東西通道,隔絕南北邦國之通絡。天下北國為薛、幽,天下南國為梁、夷。中央之樞紐,乃隨、衛。隨、衛不僅為連橫之樞紐,更為合縱之樞紐。隨、衛四戰之地,邊境綿長,鄰國眾多,四面皆敵。不管是連橫還是合縱,都對其有利。眼下秦國連橫大計,便正在於隨、衛,他們的計策,便是由遠及近,先盟徐,再以徐之威勢盟隨、衛。如果連橫大盟已成,那北可取薛,南可圖梁,屆時四分其地,四國皆可獲利。”

此話其實都是司馬陵在捭闔家受學的時候聽先生講的,現在幾乎是原樣搬了過來,已經唬得群臣與薛王一愣一愣,盡皆慨嘆。

司馬陵覺得有點好笑,但是現狀不允許他笑。

“如果任由此盟結成,那秦國便已經連橫了天下。”司馬陵盡力讓自己的聲音顫抖起來,以增加感染力,“有所共利,方能有所共盟。不管是四分薛地還是四嘆梁地,都是極大的利益,絕難挑撥。還望我王能夠任用賢才,破連橫,存薛國。”

薛武安聽到最後的六個字,心頭微微一顫。

沒錯,他這時才發現,自己腳下的晉陽城,腳下的薛國,竟然是如此的脆弱。

現在,它就面臨著亡國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