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西烽烈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八章:薨逝(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八章:薨逝(下)

“卑職願意以命擔保!不僅上柱國和令尹都在場,卑職甚至看到了公子胥和公子雄!”

太子徽聽聞,一時沒有忍住,竟倒在了地上,滿臉震恐,險些哭出聲來。

一旁的襄沆、閔何、平章更是面如死灰,襄沆的腿都開始顫抖了。

對舊三戶來說猶如巨無霸一般的新三戶中的兩家竟然聯合起來進犯!

“上柱國……和令尹竟然……”倒在地上的太子徽流出兩行驚恐的眼淚,顫抖著說。

平緩回過頭,用嫌惡的眼神看了太子徽一樣,他一直對這位太子的不滿終於在此時卸下了偽裝。

令尹吳陽,上柱國嶽暉,雖然他們二人在吳氏與岳氏中資格不是最老的,但因為他們二人的厚祿高官,儼然已經成為了吳氏與岳氏的實際掌門。但是老梁王在世時,已經多次申斥吳陽與嶽暉不得參與族中事務,平緩自己私下去找他們二人時,他們也承諾對奪嫡之事絕不參與。但到了現在,他們終究還是露出了獠牙。

令尹執掌軍政要務,相當於他國的丞相,上柱國則是軍事方面名義上的最高官職,相當於其他列國的大將軍。這兩個人加在一起,可以調動丹陽附近駐紮的梁國王族軍,甚至也可以調動邊軍,再加上吳氏與岳氏的強大私兵,舊三戶就算使出全部力量,也絕不是他們的對手!

公子胥與公子雄的聯合,本來也不可能穩固,如果是在平時的話,平緩還能想出一些招數來對付他們,但是到了現在,一切都已經晚了。

他們到底是什麼時候聯合在一起的?

平緩長嘆一聲,搖了搖頭。又回頭看了一眼身邊的幾個人,更是覺得意興索然。雖然自己一直抱著復興舊三戶的宏願,但是舊三戶人才凋零,一代不如一代卻也是事實。就算在自己手裡復興,待自己死後,只怕也會被其他的“三戶”取代。

這時候,平緩感覺到了一種幾乎要扼死他的虛無。他冷哼了一聲,拔出腰際的劍,沉聲道:“不就是一死嗎,又有何難。”

“大司馬,不可貿然行動!”太子徽原本萬念俱灰,簡直如同一個死人一般,現在竟然又從地上爬了起來,“賊人勢大,不可用強啊!”

平緩皺眉回頭道:“那太子以為如何呢?”

“投降,讓出王位!”

平緩長長地吸了一口氣,把腹中的怒火強行壓了下去,“太子,你現在可還是太子,沒有即位稱王,有何王位可讓?”

太子徽一陣語塞,馬上又道:“不管怎樣,總之不可用強,否則……否則刀兵一起,斬斷祖宗王氣,損害了先王的靈柩,你我萬死莫辭!”

平緩皺眉不語,雖然對這個太子多有不滿,可現今太子徽的表現也超過了平緩承受力的下限,平緩正要說話,忽聽太子道:“平老,你一心只為了復興平氏,可是現在勝負已明顯,不用再把本太子的性命和其他兩戶一起搭進去了!”

平緩大吃一驚,瞪大了眼睛看著太子徽,問道:“太子何出此言?難道太子覺得投降就可以免死嗎?就算他們現在放過了你,等公子胥與公子雄爭出了高下,你覺得他們還會容忍你的存在嗎?”

太子徽只是咬牙道:“總之不可用強!我是太子,你們都要聽我的。閔何,平章,襄沆,你們沒人希望給這個糟老頭陪葬吧?”

太子徽糊塗了一輩子,現在竟似開了竅一般,被他這麼一說,閔何、平章、襄沆三個舊三戶的青年代表盡皆沉默不語。他們不像平緩,對復興老三戶的事業有著近乎偏執的執著,現在風向有變,每個人都在盤算著自己接下來該如何安身立命。

但無論如何,他們是沒有一個人願意和平緩一起去死的。

“諸君,如果讓雄弟和胥弟打了進來,我們就徹底沒希望了。”太子徽看著三人,咬牙道,“該做一個決斷了。”

決斷?

平緩竟是愣住了,如果太子徽平時也能做出這麼迅疾的“決斷”,他也不會輸得這麼慘了。

可是眼看著到手的王位沒有了,太子徽竟然對投降這麼熱心,簡直氣得平緩壓抑不住心中的煩悶。

“太子,你——”

一句話還沒說完,只聽“鋥”的一聲,平緩的身子竟然立即僵住,同時僵住的還有平緩的臉。

平緩艱難地回過頭,看著把劍捅進自己後心的那個人。

“族叔,對不住了。”平章長長地嘆了口氣,把手上的力道加了三分,“不殺你,我們在場的人都沒辦法活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似乎還是不能相信自己一直寵信的族侄竟然會對自己動手,平緩多看了平章幾眼,確定這個人真的是自己的侄兒,左司馬平章之後,他的意識才開始渙散起來。

當最後一絲生命離開平緩的軀體之際,他想到了去年前來投奔自己的皮密新,這個自己一生最大的敵人和朋友。他們很久之前就認識了,遠在於、商之戰之前。那一戰中,自己雖然不是三軍統帥,但也是一軍之主,與皮密新的前鋒相觸,被其打得大潰。

那一戰後,舊三戶再度被沉重打擊。新三戶主張的與秦和好政策又重新抬頭。可以說,皮密新斬斷了舊三戶復興的最大希望。

但他們畢竟是朋友。

皮密新逃出秦國之後,經由三秦來到了丹陽,被平緩介紹去了蘭陵學宮。蘭陵學宮其實不在蘭陵,而在壽春,蘭陵是原魯國的領地,早就被徐國所吞。當初設立蘭陵學宮,也只是借其盛名而已。

那時候,平緩對這個老朋友兼老敵人報以近乎憐憫的善意。對平緩來說,看到皮密新落到這個下場,竟然讓他產生了一種詭異的快感。似乎皮密新這種下場能夠讓他感到安全與欣慰。

但是現在,這些都成為了泡影。

比起皮密新那種投國無數的遊士,似乎還是自己更慘一些,畢竟逃不得。

大司馬平緩最終死在了自己的侄兒平章的劍下。平章在殺死平緩之後,立即與閔何、襄沆一起開啟王城宮門,與太子徽一起投降。

但是吳氏和岳氏在面對大開的王城宮門,竟然都不敢先行進入。因為他們明白,誰先進去,就得再主持一遍先王的葬禮,那時,就是對方的好機會。就如同現在落敗的太子徽一樣。

所以最後,雙方誰都沒進去,兩人好好地款待了太子徽,最後將太子徽置於王宮內,然後封鎖了宮門。

次日,太子徽暴斃王宮,吳氏和岳氏相互指責對方殺死太子,興兵互討。戰鬥在丹陽城內爆發了。而面對這種兩族之間的大規模衝突,上柱國嶽暉和令尹吳陽保持著表面上的中立,沒有直接參與。

戰鬥持續了六日,丹陽城內幾乎盡是屍體,吳氏和岳氏幾乎耗盡了自己在丹陽附近的全部力量,準備從封地再度抽調兵力與對方抗衡。

雙方暫時停戰了五日之後,公子胥和公子雄都聽到了一個令他們震怖的訊息,隨、衛聯軍已經南下,準備攻擊梁國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