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西烽烈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七十五章:死路(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七十五章:死路(下)

如果不打合縱攻徐這一仗,恐怕世人還不知道徐國究竟強在哪裡。如果是平常邦國,被五國三路近百萬大軍圍攻,只怕早就已經崩潰,可是徐國生生憋出了五十多萬大軍,但這仍然並不是徐國全部的戰爭潛力。

但是徐人最自豪的一點就是徐國打仗對百姓的傷害不大,徐人經常嘲諷中原各國,戰爭一來作戰地區十六歲以上的男丁都要入軍,沒有經過什麼軍事訓練的他們雖然手裡有武器,身上有甲冑,可是真的上了戰場和羔羊也沒什麼區別。這種兵役制度雖然能夠保證作戰部隊在數量上的可靠,但是卻無法彌補在質量上的巨大不足。相比之下,徐國因為人口多,財富足,商業發達,有能力推行另一種制度,那就是作戰部隊大多數都是募兵,徐國也是列國當中唯一一個設郡縣相當少的邦國,基本侷限在邊地。徐國的郡縣是完全的軍事結構,身在邊郡當中的百姓才有義務服兵役,而且平時也會參加訓練以保證戰鬥力。為了籠絡住邊地的兵役人口,徐國對邊地的財政補貼力度很大,以至於有許多沒有財產的窮人對加入邊地戶籍趨之若鶩。

也因為這個原因,大部分徐人都能保證自己安穩的生活,徐國國內也很少有戰火發生,除非是內部的叛亂。為了應對國內的叛亂,徐國有一支國君直屬的常備僱傭軍,叫做三神衛,取的是東海三神山的典故,數量足有五萬。另外還有公族子弟和各地大夫貴族組成的國都禁衛,也有近四萬人。全部加起來,在同一時間內徐國能夠動用的軍隊竟然有六十萬之多,就算是秦國,也無力與其比擬。更不用說秦國就算能夠動員這麼多人,也無力承擔這麼恐怖的軍費。

可是徐國可以。土地富庶、商業發達的徐國在農、商、工、漁方面是領先全天下的,徐國的軍費可謂是列國之冠,對於軍隊的殺敵獎賞也非常充分,雖然不像秦國可以晉爵,但徐國也會給予殺敵者非常優厚的金錢獎勵。徐國的軍隊在列國當中雖然算不上絕頂,但也絕對不弱,而且保持著相當高的水準。

所以,徐國才可以在三個戰線上同時扛住五國進攻。

但是,隨著鄲平郡的戰敗,十萬大軍灰飛煙滅,幽山國前所未有地發動二十萬大軍南征,徐帝也不由得慌了起來。他做了徐國數百年來的君主都沒有做的事情——徵發徐國國土內部的徐人參軍。

這徹底打亂了徐人的生活習慣,一時間整個徐國亂成一團,各城的大夫(這只是一個職位稱呼,雖然仍存在大量地方貴族,但是徐國的地方行政職位是無法世襲的)拼命想辦法吸引徐人入軍,但是數百年都沒有打過這般規模的戰爭,突然之間徐國竟然召集了五國的仇恨,還要徵調這些從沒受過軍事訓練的百姓上戰場,就算是平時對政治沒有興趣的徐人,現在也不由得破口大罵起來。

雖然各地都陷入不同程度的混亂當中,但是沒有一個地方大夫敢對徐帝上奏表表明此時,朝中的官員更是假裝不知。在徐王稱帝之後,以往那種人人都可議論國政的寬松環境早就消失了,臨稷學宮裡能夠自由辯論的題目也越來越少。徐帝對這種變化並不在意,他想要的是稱霸天下,成為天下的帝尊,又怎麼會去關心一個學宮裡的辯論呢?

伴隨著大量暴動和紛爭之後,各地大夫終於湊出了三十萬兵員,逐漸輸送到北方前線。南線的二十萬大軍面對的問題並不大,所以沒有得到多少人力支援。他們對面不過也就十五萬人,頂多再加上幾萬隨軍。

可是在北方,徐國要面對的可是整整七十萬大軍。徐王不敢怠慢,聽取了公輸起和昭信君的建議,調動臨稷城的兩萬三神衛與臨稷西邊門戶秦周城的三萬三神衛,將其派到漯水構建防線,支援葉周部。他現在也不想追究葉周擅離職守的問題了,他知道現在不是殺葉周的時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雖然昭信君在鄲平郡的慘敗讓徐國損失了近十萬軍隊,但他終究還是帶著鉅鹿城內的主力軍被葉周營救了出來,扎在東武城內。東武城是兩代東武君花了幾十年的心血構建成的,不比北成邑差多少。城內還有東武君的私兵數千,戰鬥力也十分強悍。可是隨著幽王大軍踏破河水,幽王職進入鉅鹿,剩餘的幽山軍逼近東武城,昭信君和葉周都陷入了無窮的煩惱當中。東武城雖然是要塞,可是位置太過突出,現在幽軍已經打入河間地,包圍了觀津,即將對東武城實現全方位的包圍之勢。利用東武城構建防線的想法看來已經不切實際。

經過痛苦的思考後,葉周建議昭信君放棄東武城,撤到東河以東,沿東河佈置防線。以東河東岸的平原為指揮中心,昭信君為了保一時的命,也顧不了那麼多,就同意了葉周的計劃,全軍撤出東武城,防線整體向西壓縮。他們撤出東武城是六月二十四,正好是合縱大典一日之後,也正好是周傲開始攻打外黃城的時間,北方的八萬幽山鐵軍正在等待鉅鹿的合縱軍到位,然後一同粉碎東武城。

但是統領八萬幽山鐵軍的武平君王勝卻感覺到了一絲異樣,東武城的徐軍竟然開始活動了,儘管斥候的報告很不清楚,但是憑藉著多年作戰的直覺王勝還是覺得現在的這支軍隊不可能主動迎擊合縱軍,他們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逃跑。

不得不說,葉周的確是一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王勝與葉周雖然沒有私人交往,但是二十多年前也在戰場上遇到過,知道那是一個謹小慎微的將領。雖然騎兵都前去鉅鹿城了,但王勝當機立斷,派出手下的千輛鐵車突擊,打亂他們的渡河計劃。

鐵兵車是幽山國的秘密武器,以往的兵車都是木製,最多在要緊關節處用金屬加固。但是隨著幽山國的冶煉技術逐步上升,他們已經可以打造出鐵製的兵車,對車上士卒的防護力更強,也更穩定。但是重量太重,普通的馬根本駝不動,便只好退而求其次,將車輪與兵車的擋板做成鐵製,用北方的狄人馬匹駝動,馬匹身覆一層輕薄的鐵甲,在馬額上還綁了一塊薄鐵板防護箭矢。這種鐵兵車威力絕倫,攻擊力和防禦力都比木製兵車上了一個檔次,而且非常適合在徐國北部這樣大塊的河灘平原上使用。

午後兩三個時辰,快要傍晚的時候,鐵兵車趕到了武城外,但是整個武城已經完全成為一座空城。兵車隊還要再度追擊,但徐軍留下一萬騎兵斷後,騎兵的速度比兵車快,還可以透過騎射遠距離打擊兵車,兵車隊主將韓吉猶豫一番後,還是選擇等待大部隊集結。

第二日,六月二十五,幽軍與薛軍組成的合縱軍急行軍抵達了東武城,接管了東武城。合縱軍的主帥和幽王一同宣佈,將會把此地與富饒的河間地除了臨海五十裡外全部讓給薛國。這是足足三百裡土地,幾乎頂得上一半殷國。合縱軍全軍頓時戰意高漲,眾將領齊稱幽王賢明。

“大王,薛國是這次合縱除了幽山國和秦國之外出力最大的,又是縱長,可得這三百裡地,我們都心服口服。”龐玉笑著道,“可是不知我們其他參戰的邦國……”

幽王職一愣,然後笑道:“這事兒我全權交給上將軍來處理。”

龐玉便又把目光投向了盧綰。

盧綰微微一笑,對龐玉、東武君、馮達道:“諸位請跟我來。”

說罷,盧綰便帶著三人走到一張大地圖前,薛武安、司馬陵等人也按耐不住好奇走了上去,只有幽王職站在原地,微笑不語。

真是厲害,他自己不出面,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紛爭,而且在給足了薛國這個縱長面子之後,又不墮幽山國現在的威風。薛武安忍不住回頭看了幽王職一眼,這個人是他見過的所有國君當中直觀感受起來最可怕的一個。

“諸位。”盧綰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在下忝為薛、幽共相,現在又身配五國相印,現代表縱長對這次合縱的行軍路線和土地安排做一些劃分。”說完之後,他一指地圖道:“河間地三百裡劃給薛國,隨國的濮陽以東有兩百裡徐國濟西之地,盡給隨國,原本的殷國故土,因為秦軍不要地,所以由隨國和衛國瓜分,可好?”

龐玉聽得眼睛都直了,他看著盧綰,皺眉道:“上將軍當真?殷土六百裡仍由我們瓜分?”

盧綰點點頭,“幽山國和薛國絕不插手。但是我也想提醒你,龐將軍,衛國這次出的兵力與你一樣多,你如果想拋下衛國獨吞殷國的話,我作為合縱的大帥,恐怕就不能同意了。”

聽到這話,馮達感念地拱手道:“多謝上將軍!”

龐玉還沒說什麼,一旁的東武君卻是笑道:“上將軍放心,我已經與衛國重新達成了友好盟約,殷國六百裡土地,我必定會與友邦平分的。”

盧綰點點頭,其實他也知道,衛國與殷國並不接壤,就算割給他土地也只能以分封的形式封出去,難以直接掌控。但是他作為大帥,必須把這一碗水端平,否則會壞大事,“另外,此戰除了合縱之外,還是我幽山國復仇大戰。擊潰敵軍主力之後,合縱軍的使命就已經完成,各軍可回去接收土地,劃定疆界。我幽山國則與徐國不死不休,必要將整個徐國全部拿下,各位沒有意見吧?”

這話說出來,所有人都不由得一顫,盧綰的口氣雖然平和,但是話語中卻是滿滿的肅殺之氣,在場眾人都是久經戰陣的將軍,聽到一個文士模樣的人說出這種話,本來應該是感覺到好笑的。但是盧綰就是有這樣的能力,當他釋放出內心的殺意的時候,所有人都無法抵抗得住。

僅憑這點,盧綰簡直和武元君孟闕一樣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