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西烽烈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零六章:面對(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零六章:面對(上)

第三次丹陽之亂的訊息傳到薛國國內的時候,已經是四月下旬,薛武安已經從隨國回來了,這次隨國的出訪並不愉快,隨陽城內的眾人似乎知道俞仲被司馬陵保護起來的背後有薛武安的一份努力在。司馬陵是薛國的右丞相,在盧綰不主事的情況下他就是薛國權力最大的官員,這些年來司馬陵也是薛王平在內政方面的一大仰仗,得罪了司馬陵也就是得罪了薛王平。所以隨王無咎也不好說什麼,只好對此事默不發聲。

但是面對薛武安,隨王和隨國朝堂就沒有那麼客氣了,他們都知道薛武安才是這件事的幕後主謀,司馬陵與俞仲素無交情,怎麼會突然出手包庇他呢?但是這五年薛武安一直在薛國北方練兵,隨國君臣也見不到他,現在不一樣,他自己跑到了隨國的朝堂上,隨國君臣這才用盡各種方法給自己出這口惡氣。剛抵達隨陽的時候,薛武安連個落腳之處都找不到,只好在城外和隨從一.asxs.燃篝火睡了一夜。

出氣歸出氣,但是隨王無咎和東武君也都不是笨人,第二日就把薛武安接進宮中連連道歉,解釋道全是因為下級官員辦事不力,才讓薛武安受了怠慢。薛武安自然也不好說什麼,繼續與他們談判。

但是談判過程本身也充滿了艱辛,隨王無咎雖然對薛武安提出聯合伐梁的方案頗感興趣,畢竟嶽新醜當年出兵佔領了一百餘裡殷國的土地,甚至對老殷土仍虎視眈眈,他很想集結一支力量徹底打垮陳郡兵,今時不同往日,雖然隨國略有中興之象,但是要抽調足夠的兵力全力南進,它就勢必沒有餘力再防範西邊的秦國,薛武安提出的計劃是,由薛軍在衛國的上黨郡一線佈防抵擋秦國,隨國和衛國全力進攻陳郡,薛武安甚至坦白自己可以裹挾陳郡郡守嶽新醜帶領陳郡之兵一起向南進發,進逼丹陽。如果能夠逼迫如今的梁國朝堂垮臺,蔣諼失去權力,沒有王族血脈的新梁王退位,薛國和梁國都會給隨王大把的好處。

“比如呢?”隨王無咎當時笑著問道,“上將軍,寡人想知道梁國和薛國會給出什麼樣的條件來。”

“比方說,梁國可將百里老殷土送給隨國。”

“那本來就是我隨國的東西,只是他嶽新醜搶過去了而已。”

“我薛國從此便願意幫助隨國扛住西秦,讓隨國安心經略東境,甚至重新出兵奪取徐國的大片國土。”

“你想讓我去攻打徐國?”隨王無咎微微一怔,與東武君互視一眼,“徐國剛剛復國,重新與我隨國建交,我已經從他們那裡奪來了百餘里領土,還從他們口中拿回了殷國六百裡,還有什麼必要再去攻打徐國呢?難道貴國收納的望諸君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苴邑一戰之後,徐幽兩衰,尤其徐國,再無崛起的可能,從此成為一個二流邦國。這正是一塊送到王上嘴邊的肥肉,短短十年功夫,河西和河東雙雙丟失,隨國喪地千里,總有老殷土六百裡也不夠,隨國想重新成為天下霸主,就必須在徐國身上下功夫。”

“上將軍,徐國現在一攤爛地,隨國不想乘人之危,也不想幫徐王收拾爛攤子。”東武君忽然眯著眼睛道,“反而是貴國的邯陽,現在已經取代了陶城,成為了天下最大的商業中心,難道它不應該更讓隨國心動嗎?”

薛武安意識到,有東武君在,薛武安是沒有辦法把隨國的戰略眼光放到東邊的,儘管當年的合縱有他的一份力,但是現在徐國已經復國,當年徐國國內與他為敵的那些人基本都已經死了,他已經不需要再透過對付母國的方法來保證自身的安全。

接著,薛武安又提出中原三國聯合舉辦一場會盟,正式團結起來對抗秦國和梁國的一同發力,現在中原三國孤立無援,只能自保,如果秦國裹挾梁國發兵,隨國和衛國首當其衝,最為危險。

這個較為保守的方案倒是讓隨王有些心動,薛武安繼續與之商議,初步達成了隨國和薛國共同保護衛國上黨,阻止秦國的力量進一步向中原擴散。隨國這些年在河東的領土盡失,幾乎與秦國已經不相鄰了。一旦上黨盆地被攻下,秦軍將會在隨國、衛國和薛國的邊境上來去自如,甚至已經擁有了將三秦重新併入秦國土地的資本。

上黨盆地嵌在太行山西側,正好處於晉陽的正南方,現在隨著秦國對於衛國、隨國國土的不斷壓縮,上黨已經快要成為衛國的一塊飛地。一旦上黨被攻下,晉陽就再無天險可守,一旦西都丟失,對於薛國來說損失絕不僅僅是一個剛剛遷離的故都那麼簡單。還代表薛國剛剛建成的“三都”制度失去了一個重要的節點。

計劃商定後,薛武安就啟程返回邯陽,他不願意在隨陽多待。原本計劃的聯合隨國、衛國南下逼迫梁國的計劃已經破產,現在能夠保住三秦聯盟就很不錯了。今年八月入秋之後三國國君會舉行會盟,這是這次出使唯一取得的成果。薛武安對此很不滿意,但他沒有辦法。這是縱橫捭闔的心術無法達成的。

而讓薛武安沒有想到的是,望諸君盧綰在四月中旬回國之後,帶來的卻是好消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盧綰抵達臨稷的時候,臨稷的慘狀還沒有完全散去,家家戶戶基本都住在殘破的屋舍裡,但是臨稷官府在賑災方面做得很不錯,從幽山國那裡繳獲的物資基本都用來補助王都十城的災民,今年徐國也趕上了大旱,災情尚不嚴重,前線的部隊正在不斷遣散參與務農,否則徐國今年連糧食都不能自足,與他國的商貿往來又還沒有經過正式的談判,尚是未知數。

令盧綰沒有想到的是,他在進入臨稷的時候竟然還遇到了滿城人的禮遇和熱烈的歡迎,似乎正在被迎接的不是一個將徐國拖入五年戰爭泥潭的幽山國前上將軍,而是一個徐國的功臣。

徐國再造的真正功臣安平君呂勳親自來迎接盧綰,一看到盧綰,他就自己跳下馬來,在地上給盧綰行了一個大禮。盧綰連忙也跳下馬還禮。

“望諸君,好久不見了。”呂勳抬起頭看著盧綰,笑了笑,走上前拍了拍盧綰的肩膀,“實在不好意思。”

“為什麼要道歉?”盧綰愣了一下,沒反應過來。

“若不是我聯絡貴部的二位將軍共同施展反間計,望諸君也不會亡命薛國。”呂勳臉上的笑容黯淡了些,“對峙五年,望諸君總是高風亮節,堂堂正正,我卻使些陰謀詭計,勝之不武。只怕今後也沒有機會在戰場上再與望諸君一決勝負,所以致歉。”

“你贏得才是真正的高明。”盧綰苦笑一聲,“是我自己失誤,沒有顧及到山狄和營中部將的感受,以為靠我的威信可以一直彈壓幽山軍內的反對聲音……結果落入你的圈套,這都是我過於自負的後果……你的火牛陣已經名滿天下,只怕千年之後,不會再有人記得幽山國的鐵兵車,只會記得你的火牛陣了。”

“望諸君高潔偉岸,勳敬佩一生。”呂勳再度拱手行禮道,盧綰有點不太自在,因為他能看出來呂勳竟然是真心的。

兩人騎在馬上並排向王宮前去,盧綰看著道路兩旁亢奮的徐人們,臉上一直有點尷尬和不解。看了半晌,他實在忍不住,低聲問一旁的呂勳道:

“臨稷城民為何對我這麼友善?”盧綰小心翼翼地道,其實他真正想說的是“友善”過頭。

“那個啊,我們公開了當年先王在臨稷城內做的事情,他們已經知道這座城當年的慘劇不是幽山軍所為,再聯想到望諸君五年來的仁政,自然感念望諸君。”呂勳淡淡地笑道。

盧綰卻吃了一驚,當年臨稷城被三神衛劫掠一空,也激起了整體的徐人對於幽山的痛恨情緒,大大拖延了盧綰的“化徐入幽”計劃。但新王剛剛即位,卻將這件事昭告國人,未免太過……大度了一些。

“徐王不是常人啊。”盧綰皺眉道。

“我們對徐人有信心,不需要擔心他們仰慕外邦的將軍。”呂勳笑道,似乎看出了盧綰在想什麼,“這次重新復國,實則是在廢墟上重新建立了一個邦國,經過這番洗禮,徐人對王上的信任是空前的,可能超過了有史以來任何一位徐王。所以我和徐王都覺得不用過度提防國人之口,就算他們會把你當成一個英雄來崇拜,也是無傷大雅的。”

“很聰明的做法。”盧綰點頭讚歎道,這種事就算是當年的幽昭王也未必做得出來。

進入王宮之後,盧綰與徐王法章見了面,他以前從未見過徐王法章的樣子,一見之下,發現卻是一個臉色蒼白,平平無奇的年輕人,比起徐愍王雄姿英發的樣子實在差了太遠。但在現在的徐國,也許英雄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一個務實做事的徐王比什麼都重要。

邦交之事,徐王法章全權委託給了上卿葉聞書,他是一個更加年輕的青年,當初即墨城能夠五年不落,除了三神衛戰力驚人、幽山軍重心一直在徐王法章所在的苴邑這兩個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葉聞書和葉週二父子的指揮。葉聞書不僅在兵法上頗有造詣,邦交更是擅長,現在他已經全面接管徐國的邦交。幾個月前與隨國重新建交,就是葉聞書的手筆。

對於重新建交,互開商貿,採購食鹽等問題,葉聞書沒有任何意見。當談到遏制現在的梁國時,葉聞書甚至也當場答應,表示願意與薛國配合,一旦梁國在秦國的裹挾下北上,呂勳將會親自領兵南下攻打梁國。當然前提是盧綰能夠穩住幽山國,讓幽山國在邊境上停止武裝對峙,重新建立正常的邦交關係。

“這一點,望諸君能做到嗎?”葉聞書說到這裡的時候,故意笑著問盧綰。

盧綰連忙正色道:“犬子即將前往幽山國繼承鄙人以前在幽山國的封號,我會透過一層關係讓幽山國與徐國建交。”

“哦?‘昌國君’的封號將會交給令郎?”葉聞書和呂勳都愣了一下,兩人對視一眼,葉聞書起身前往徐王法章所在的殿室。半晌之後,葉聞書重新回到屋內,笑道:“我已經向大王提議,將昌國城借給幽山國,封予令郎,就算是我徐國給幽山國的一個面子。如果沒有昌國城,又如何能叫‘昌國君’呢?當然,提前宣告,這座城可不能‘定身封’,只是作為食邑,不能養私兵,沒問題吧?”

“自然沒問題。”盧綰連忙笑道,沒有比這更好的解決方案了。這畢竟算是裂土封地,封的還是幽山國的官,從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解讀為徐國向幽山國“割地”,這對幽山國的邦國地位是大大有利的。現在幽山國一片混亂,也只能貪圖這種虛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