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西烽烈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一十二章:龍騰(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一十二章:龍騰(上)

六月初四,薛武安還在猶豫下一步該如何進行,他當然可以夥同寧秦軍、北成軍以及屯邊卒、九原軍十幾萬人直接向秦國發動進攻。但是那樣過於冒險。而且在沒有得到屈馮訊息的情況下,他也不能如此冒進,不然回到邯陽也無法向薛王平交代。但是不管他派出多少人前往頻陽試圖聯絡屈馮,屈馮就是沒有任何回覆。薛武安不知道到底是他反悔了,還是他已經不在頻陽了。

資訊的不通暢讓薛武安非常難受,雖然他知道這是每一個決策者都要面對的嚴峻問題,但他比起其他人來說已經擁有了很多優勢。但是秦國現在似乎已經變成了一個鐵桶,就連一隻信鴿都飛不出來。每當這種時候,薛武安就會沉不住氣。

但他知道自己必須沉靜下來,因為有人正在準備著看自己的笑話。

那個人當然就是現在坐在自己對面的新任晉陽令,安西君公孫章。

公孫章今年已經二十歲加冠,但是看著他稚嫩的面龐,似乎也沒有多少人會相信他在八年前就已經來到了當時薛國的中樞晉陽,很快就擔任了官職,作為一個政治鬥爭中的有力盟友。但是現在時過境遷,當年的盟友已經成為了自己潛在的敵人,如果站在薛王平的視角上,扶植安西君這樣年少有為、城府極深又有相當政治資本的人來對付自己,本來就是帝王心術的一種最平常的表現。只要他不是傻子,他就會這樣做。

公孫章作為當朝紅人,許氏、劉氏等薛國大族在公子拱倒臺之後也更加親近公孫章而不是薛武安,原因也非常明顯,他們始終把薛武安一派看作外人,而且薛國老族本來就討厭軍功出身的新貴。若論政治力量,公孫章一點都不比薛武安差,甚至還蓋過一頭。所以這次他擔任晉陽令,本來就是給薛武安來搗亂的,以免薛武安坐大。

但是薛武安也相信,憑藉著小公孫的見識,不會做出太過分的事。

“安西君。”薛武安對他行了一禮,安西君剛剛坐下來,這片刻之間薛武安想了太多事情,差點就讓他忘記了行禮。

“薛卿。”安西君拱手回禮,卻沒有稱呼薛武安的官職“上將軍”,只是用爵位代替,“屈馮那邊還是沒有訊息?”

薛武安知道他是來打探自己口風的,但是現在薛武安確實沒什麼情報隱藏著,只好搖頭苦笑道:“如果有的話我就不用在這裡幹等了,現在到底是打還是和,我自己也弄不清楚。”

安西君點了點頭,笑道:“秦國此番變亂,本來就是我們動手的好時機,索性不等屈馮那邊的訊息,薛卿你揮師攻打河西,重奪定陽,豈不讓薛國在領土結構上全面壓制了秦國?”

“秦國現在邊境上都有十餘萬人,與我西軍兵力相當,秦軍戰鬥力又素來兇悍,我們那不能硬拼。”薛武安搖頭道,“南部十萬秦軍正在攻打宜陽,雖然兵力不是很多,但看來似乎並不著急,我們也很難等秦國把北方的兵調到宜陽去。如果沒有屈馮帶路,我們很難開啟一條通道。更何況,就算死拼,肯定也曠日持久,現在不是和秦軍決戰的時候。”

“在下明白了。”安西君微笑著點點頭,對薛武安一拱手,“但如果屈馮那邊已經身死,那將軍你豈不是就犯了拖延不決,錯失良機的罪過?”

“什麼?”薛武安大吃一驚,“你說屈馮已經死了?”

安西君一邊點頭一邊道:“南嶺雲雁渡還是比墨家輕功要快一些的,我希望薛卿你能記住。”

薛武安吃驚地望著安西君,那張看起來很稚嫩的臉此刻閃爍著狡黠的笑容。半晌之後,薛武安頹然地嘆了口氣,低聲道:“怎麼死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武元君殺了他。”安西君收起笑容,“武元君假裝加入了他的反叛隊伍,但在開戰之後卻臨陣倒戈,與王城軍一起夾攻屈馮的兩萬私人軍隊,將那兩萬人全部殺死,屈馮也被砍了頭。”

薛武安皺起了眉頭,“那武元君有什麼異心嗎?”

“這就是這個人最可怕的地方。”安西君冷笑道,“他對朝堂上的權力沒有任何眷戀,也拒絕了秦王圭委託的相邦之職。秦王圭為了顯示對他的尊重,便暫時將相邦之位懸空,拜客卿張雎為丞相。”

“我就知道。”薛武安長嘆一聲,用手捂住了自己的臉,“小公孫……我是不是搞砸了。”

“坦白說,這次換誰都會搞砸。我也想不到武元君竟然會下此狠手,更想不到曾經叱吒風雲的秦國相邦屈馮竟然會這樣死去。”

“但我仍然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薛武安嘆了口氣,“秦王圭的親政會改變很多事情,如果他連武元君都可以調動,那我們即將面對的將會是一個非常可怕的秦國。”

“我同意。”安西君輕輕一點頭。

“小公孫。”薛武安看著安西君的眼睛,低聲道,“在這種時候,我希望我們兩個就不要相互作對了。”

安西君愣了一下,隨即笑道:“薛卿說笑了,相互作對?我們兩個難道不一直都在為王上分憂嗎?當初還是你把我拉到晉陽來的,可以說薛卿對我也有大恩,在下可不會忘記。”

薛武安自然不會相信安西君的這些鬼話,苦笑一聲,沒有多說什麼。

第二天,喬蘇也送來了情報,和安西君所說幾乎沒有什麼不同,薛武安最後一絲幻想也就此打消。思索一番之後,他還是給薛王平上了一封奏疏,向他解釋在秦國發生的變動,也略微解釋了一下自己沒有立即行動的原因,但還是請求薛王平貶自己的官,以懲治自己辦事不力的錯誤。薛武安不知道薛王會如何處理,這是一個好機會,可以藉著自己的失態將自己壓制下去,讓薛武安從此脫離朝堂中樞,成為一個像六叔蕭陽那樣的長期戍守邊關的上將軍。

雖然很猶豫,但薛武安還是把這封奏疏送了上去,就算自己將這次失態隱瞞不報,安西君也會捅上去的。與其那樣,還不如自己主動承認,看薛王平自己會如何決定。就算自己真的成為了一個邊防將領,在與秦國大戰的時候,薛國不可能不需要自己。

二十日之後,六月二十五,薛王平的批覆送到了晉陽城。出乎薛武安的意料的是,薛王平竟然沒有對自己做任何處罰,仍然保留了他所有的官職,並要求薛武安儘快回到邯陽,西境軍務暫時由安西君代理,中樞對安西君“假晉陽將軍”的任命也隨著批覆一起下達晉陽。雖然看起來把西境軍權給了安西君,但是薛武安知道,自己這個“晉陽將軍”並沒有被撤職,將印仍然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如果自己重新回到晉陽,安西君的“假晉陽將軍”官職就會自動失效。

薛武安知道,恐怕是司馬陵幫了自己一把。

在離開晉陽的時候,秦軍已經退了不少,薛武安也將九原軍重新遣返回了九原駐地繼續由蕭弭訓練。隨他一起回邯陽城的九原軍諸將只有邵紋、雷因、薛喬、林楓、林雀、楊益和莫臼。秦王圭已經穩定了政局,這場戰鬥已經沒必要再打下去,薛王平那邊一定也已經不再幻想能夠從北方逼迫秦軍撤兵,但是宜陽又不能不救,多半會調王都附近的軍隊南下援助衛國。

當薛武安回到邯陽的時候,他驀地感覺到一種挫敗感,這種挫敗感是如此強烈,以至於他在韓亞給你吃呢榖西門的門前幾乎喪失了進去的勇氣。

一旁的邵紋發現了薛武安臉上的不適,連忙問道:“上將軍,怎麼了?”

薛武安笑了笑,輕輕一擺手,“沒什麼……”在原地凝視了半晌晉陽城的城門,又忽然道:“我好像剛剛才意識到秦國發生的那些事會有多大的影響。”

有時候,薛武安會感覺自己對某件事的感觸能力非常延時,分明是已經發生的事,但剛剛發生的時候給他帶來的影響卻可能沒有那麼大。直到很長時間之後卻又像一把劍一樣猛地插進薛武安的心房當中,讓他幾近窒息。

秦國已經改變,薛國也需要改變。雖然他一直避免使出那一招,但是現在,他已經沒有選擇了。不然,薛武安實在沒有信心可以遏制力量不斷膨脹的秦國。

但是邁出這一步,幾乎就意味著他在最後的那一步也妥協了。

三日之後,薛王平突然宣佈了一個令整個薛國震驚的決定,拜亡命到薛國來的前隨國相邦俞仲為薛國的相邦。與司馬陵一起掀起新的一輪變法的浪潮。沒有人能夠想到,這背後是一直對變法態度曖昧的薛武安在推動。薛武安在十一年前向隨王舉薦了一次俞仲之後,又舉薦了第二次。

俞仲當上相邦之後,並沒有把原來他在隨國變法的那些招數全部搬到薛國來,他知道薛國已經在盧綰和司馬陵的新政之後有了全新的氣象與根基。在變法的同時必須鞏固這些新政得來的成果。所以他沒有啟動“武卒”制度,因為那會與薛武安的“九原軍”和“屯邊卒”重合,也沒有裁汰冗官,削減地方權力,因為司馬陵已經裁汰了許多官員,而盧綰的三都制度也將地方權力做了適中的平衡,這種平衡比一昧加強中央的權力更為有用。另外,薛國的國情也和其他邦國不同,沒有過於強大的貴族,也沒有他將變法的重心放在了一個領域上,那就是稅收。

當初公孫鞅在秦國變法,首先變革的也是秦人一家老輩小輩全部雜住在一起的生活習慣,強制性讓成年男丁成家之後就必須分家,很快就為秦國帶來了呈倍數增長的人頭稅。俞仲也借用了這個方法,並以此為契機在薛國全面開展“編戶齊民”制,將基層的所有百姓全部登記在冊,編入地方官府,這是任何全面的稅制變法都要率先完成的第一步。隨後,俞仲命令基層官員重新統計人口,徵收人頭稅,再重新劃定田畝,按照田畝徵收田稅,隨後又加強了商稅的徵收力度,又在杜明章的幫助下由中央官府出面兼併了許多大商隊,加強了官營商業。雖然剛開始的時候兼併私人商隊的做法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被指責為與民爭利,但是強行被壓下來了。

俞仲幾乎施展了他在法家學到的所有才華,他是個法家的通才,“法”、“術”、“勢”三大法家流派他幾乎無一不通。在隨國的時候,他還需要考慮與舊貴族的權力平衡、與隨王之間的相互信任,但是在薛國,由於有薛武安和司馬陵作為他堅定的盟友,所以他並不需要留手,反而能縱情施展平生所學。

這就是薛武安的最後一招,但是薛武安也知道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薛國會變得和秦國越來越像,秦國的強處,薛國一概都有,秦國的問題,薛國也從來不會缺。薛國和秦國正在逐漸變成一枚銅錢的兩面,再也無法分得真切。

但是現在,面對秦國咄咄逼人的威脅,薛武安再無其他的路可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