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西烽烈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一十四章:反覆(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一十四章:反覆(上)

薛王平八年是一個紛亂的年份,衛國的一員年輕將領龐薛不僅防守住了秦軍的進攻,還反攻秦軍得手,抱住了衛國在夏京附近的最大也是最後的一個堡壘野王。秦軍經過連年征戰,也後繼乏力,無法再戰,便也偃旗息鼓。衛王終大喜過望,封龐薛為華陽君、大將軍,兼任野王將軍與上黨郡守,轉眼間龐薛就成為了一個衛國政界的新星。而另一個傳言卻越來越廣,有許多人傳言龐薛是麟武的小兒子,繼承了麟武的武將天賦和衣缽,在衛國被尊為“麟首”,意指麒麟的角,代表此人聰慧有祥瑞之氣,也有人說與“麟武”一樣,這也是一個官職名。

八月份的時候,麟首帶上黨之兵與薛軍一起夾攻了隨國汾水以東的中都,將其攻下,薛軍在薛武安的帶領下還攻克了潞城、泫氏和高都,將隨國的疆土削減了二百裡,讓其完全與秦土不再接壤,讓薛國國土與衛國的上黨緊密相連。薛國和衛國也正式簽署了盟約,表明二國結為生死盟友,不離不棄。被徹底孤立的隨國雖然試圖攻打邯陽,但是被盧綰親自掛帥擊退。另一邊安平君呂勳也帶領著重建的徐軍攻入了隨國的老殷土,隨國無奈,只好再割讓鄴、肥、列三座大邑給薛國,這三座大城都在邯陽的南方,相距不過百里,但如此割讓,就把漳水天險徹底送給了薛國,邯陽從此就可以以漳水為天然的南方要塞,更加安全。屢屢失敗的隨王出也不得不服軟,重新與薛、衛簽署了盟約,在會盟的時候,薛武安第一次提出了“三晉”同盟的口號,“晉”是中原古代的大國,也是中原腹地的別稱,這樣稱呼中原三國,就徹底打消了“三秦”的政治歧義。薛武安在此基礎上又提出“三晉不滅”,意在遵奉隨國的安西君,也算給了隨王一個面子,隨王出和衛王終也自然沒有意見。

薛王平九年正月(十一月),薛武安在中都會見了衛國大將軍龐薛,見到麟武的小兒子,薛武安幾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差點流出淚來,龐薛十分感動,聲稱絕對不會辜負薛武安的幫助。薛軍和衛軍也開始在中都修建堡壘,抵抗秦軍的東進。

如此,秦軍失去了隨國的策應,一時間也無力繼續推進,國內的經濟力量也不允許他們繼續出擊,便也不再生事端。

而在梁國,一件震驚世人的大事也讓梁國的政局變得更加撲朔迷離,那就是越國再度獨立。而這個新越國的越王,正是當年薛武安在梁國聽說過的夷人八十國大王夫餘。

夫餘和陽陵君吳陽的再次聯手,是在南平君的兒子白公驤的牽線搭橋下促成的。白公驤自知憑藉著夷離一城之地絕對沒有力量與蔣諼對抗,就算現在江水沿線戰鬥仍然不斷,但是畢竟東邊的淮壽郡仍沒有完全背叛蔣諼。淮壽郡郡守吳蘭是南平君的死黨之一,南平君死之後對蔣諼十分不滿,不願意加入追殺陽陵君的戰鬥之中,也不願意進攻南平君的兒子。但是白公驤知道,如果蔣諼日後成功擊垮了武當君和陽陵君,那吳蘭就算不想對自己動手也不可能了。

白公驤不願意與自己的殺父仇人和解,卻也無力獨自抗衡蔣諼,他雖然只有十七歲,但是繼承了其父的優秀頭腦,南平君的數千門客也有一大半留在了夷離,這些人中不乏能人。經過一番猶豫之後,白公驤決定擔當越人和陽陵君的中介人。

薛王平九年、梁王橫二年(梁國的慣例是當年改元)一月,陽陵君吳陽在吳氏私兵的保護下沿著長江順流而下,與白公驤的部隊會合,然後急忙趕到夷離參加與夷人大王夫餘的會談。

吳陽沒有見過夫餘,雖然九年前的時候他利用夫餘牽制過樑王舂,但那畢竟只是透過飛鴿傳書和手下人的來回奔波罷了。當時負責溝通這件事的還是沉金(飛爵),他送走沉金之後,那條與夫餘聯絡的情報網也就無效了。但是吳陽怎麼也不會想到,沉金竟然會派了五個人來幫助自己,這五個人也是的當年在自己手中做過事的,仍能掌握與夷離或者夷人溝通的情報線路。

吳陽並不覺得沉金是一個重情義的人,現在看來是他看錯了。

他看錯的人太多了。

夫餘比吳陽想象得還要年輕,看起來不過三十餘歲,算起來比那個薛武安都大不了幾歲。也真是有意思,自己這輩子遇到的最讓他忌憚的兩個人,竟然都這麼年輕。

會場非常簡樸,就是一間小小的房間,中央放了一張案几,夫餘坐一頭,吳陽坐另一頭,白公驤坐在二人的中間,門外全部都是白公驤的死士。

白公驤進房間的時候,吳陽還多看了他幾眼,南平君的兒子……以前吳陽從來沒有高看過南平君,事實上南平君的能力本來也頗為有限,他當令尹的時候梁國之所以能夠蒸蒸日上,和梁王舂自己的能力是分不開的,南平君只是一個稱職的執行者。但是他為了復興他的小宗族,打壓莊氏等其他氏族竟然比自己還要狠,這點卻是吳陽怎麼也想不到的。白公驤卻和南平君不太一樣,不管怎麼看,白公驤都像是一個天生的武人。他濃眉大眼,雄姿英發,渾身散發出一絲強悍的氣息,但是值得敬佩的是,在面對吳陽和夫餘的時候他卻可以掩蓋起自己的鋒芒,表達對旁人的尊重。很難想象南平君竟然能教出這麼優秀的兒子。

不知道南平君的那個坐在王位上的兒子,是否也一樣優秀。

“白公。”白公驤入座之後,吳陽拱手行禮道,白公驤也恭敬地還禮。

“二位是否已經開始聊了?”白公驤微笑著看向吳陽,又看了一眼夫餘。

夫餘的衣著是典型的越人裝扮,批發紋身,赤裸上身,戴著一個木頭做的冠冕,皮膚黝黑。聽到這話,夫餘微微一笑,用最標準不過的雅言道:“我們還沒開始。不過在我看來,也沒什麼好談的,這是一筆不用做也知道很划算的買賣,本王唯一的顧慮就是你們復國之後梁國和徐國能不能繼續允許越國的獨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越國當年就是東疆強國,曾經也擊敗梁國多次,但後來國勢漸漸走入低谷,在徐國和梁國的雙重夾擊下漸漸分裂,最後被梁國一口氣滅掉。但這麼多年來,梁國對越地的控制一直都不嚴密,在夫餘崛起之後,更是丟掉了在越地的所有官府和駐軍,實質上越國一直處在半獨立的狀態當中,所以夷離要塞才顯得那麼重要。

但是半獨立狀態與獨立還是不同,夫餘就算再狂傲,也只敢自稱“夷人八十國大王”,而不敢自稱越王。原因很簡單,一旦稱王,進入了中原的“天下”體系,梁國和徐國必將動用所有的資源來將新生越國扼殺在搖籃當中,因為“天下”中的各邦國不願意再讓旁人來分一杯羹,越國祖上可是有侵入中原主持會盟繼而稱霸的“光榮傳統”,他們無法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

可是,只要有了吳陽的幫助,這一切都有可能。

“放心,我已經讓嶽新醜派人詢問了徐相安平君呂勳,徐國無心插手東國(壽春以東的土地)事務,徐國也希望梁國能夠儘快安定下來,所以對越國的獨立他們沒有任何意見。”吳陽微微一笑,“至於我們,你就更不用擔心了,越人難治,梁國花了幾十年的時間,耗費了無數人力物力,在東國常年的駐軍都有十幾萬,這些部隊後來雖然逐漸撤出,但他們駐紮的那十幾年已經給梁國帶來了嚴重的財政負擔,到先王懷王手中才算真正恢復元氣。越國的土地,我們梁人是不會沾手了,只盼越國能夠記得梁國的恩情,在獨立之後不再與梁國為敵。”

夫餘哈哈大笑一聲,拍案道:“陽陵君,我就喜歡和你這樣的人做交易。說吧,希望我怎麼做。”

“獨立之後,你只需要做兩件事,一是派兵與白公一起幫助我們解除鄂城之圍,二是為我們提供一條退路,如果出現什麼意外,鄂城的部隊或者重要人物要透過越國的土地逃出梁國。這兩個要求不過分吧?”吳陽輕聲笑道。

夫餘點頭道:“一點都不過分,只是……越人習慣了各地獨立為政,我雖然是他們的王,但想要召集他們的部隊還是需要很多時間,在三個月之內,我能聚集在一起的部隊最多也只有兩萬人,越國人口畢竟一直不多。”

“老夫明白。”吳陽點頭道,“兩萬軍隊,如果運用得好,足以改變整個戰局,更何況越人的戰鬥力極強,梁人難以比擬。”

“陽陵君過譽了。”夫餘微微一笑,“但是本王事先說明,本王只會幫你們解除鄂城的威脅,之後如果你們還要攻打丹陽的話,恕本王不能參與。”

“請大王放心。”吳陽點點頭,很巧妙地更正了自己的稱呼,“還請大王速速回到越國境內,儘快徵集軍隊,助我解圍。”

“好!”越王夫餘點點頭,站起身來,“越國的名號從此重新出現在了天下之中,越國不會忘記貴國與徐國的恩情,我在此承諾,二位不會後悔這個決定。但是本王無法為我的後代承諾。百年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沒有人能夠知道,還望二位諒解。”

“大王客氣。”吳陽對夫餘的話有一點驚訝,“但是百年之後的事,不僅你不知,我們也不會知道。能挺過眼下的這個關口,對我們來說就已經足夠好了。”

夫餘點頭一笑,在這笑容中蘊含了無窮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