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我為食狂最新章節列表 > 151:應接不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51:應接不暇

舌尖中國,劉家自然是知道的。鼎鼎大名,收視率打破了紀錄片的記錄。火爆全國。他也知道,如果能答應對方,自己有很大的機率會立馬火遍大江南北。

這個機會實在是太難得了,如果答應。他復原帝王宴再不是問題,超大的曝光率會給他增加名人光環效應,天南海北的同行們會雙手歡迎他去挖掘當地美食。難以想象的資源會彙集在他身旁,更多的人會給他提供頂尖食材生產地。洶湧而來的人脈會讓他更加得心應手如魚得水。

他糾結啊。這違背了他自己低調的初衷。會被迫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應酬之上。復原帝王宴的速度會減緩,甚至會不得已夭折。

“要不,我先考慮考慮。”劉家覺得自己開口的非常艱難。

“好的。能不能留個電話?”石磊出奇的好脾氣。

“沒問題,”劉家沒名片,寫了個紙條遞給他。

幾個人分開。韓玲一把拉住石磊,“你怎麼這樣呢?”

石磊笑道:“怎麼了?”

“你邀請劉家去參加節目我不喜歡呀,你這不是打我的臉嘛。”她帶著委屈。似乎是想要撒嬌。

石磊道:“韓玲你聽我說,你知道我是哪兒人吧?”

韓玲奇怪道:“我知道呀,甘肅定西縣呀。怎麼啦?”

石磊略帶激動道:“一直以來我有個疑問。去年我老家作為有名的土豆養殖基地,一年的銷售量才六百多噸,今年多少?單單上半年就突破了八百噸,下半年還沒有統計,估計突破五百噸沒問題,而且這些多銷售的土豆,據種植戶說,大部分是被半島省消化了。這種現象以前我百思不得其解,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問題出在劉家這裡。他一道定西紅皮土豆,足足拉高了我老家一倍的銷售量。現在定西土豆種植翻了一番,人均收入多了三百多塊啊。這個人情太大了,所以我邀請他,不僅是他的廚藝好,而且還帶著人情的成分啊。還真是緣分。沒想到能在南市遇到他,這個小夥子真不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韓玲道:“不可能吧?他一道菜能有這麼大威力?騙人的吧。誰給說的?”

“我猜的,不過我可以求證。”石磊笑著摸出手機打電話。

一會兒,電話掛掉,對著懵逼的韓玲道:“我問了老家幾個種植大戶朋友。整個縣區有十幾家種植戶已經和來自魯城的蔬菜收購商簽訂了來年合同,都是上百噸的量。那些人收購商屬於魯城餐飲集團的,正是上半年剛剛成立的餐飲集團。對了,還有劉家餐廳的一個採購員叫王月玲的,她負責牽頭簽訂的合同。”

說完,石磊也不顧韓玲臉色難看,讚歎自言自語,“一道菜就帶動一個縣區的蔬菜銷售,這簡直是讓人難以相信。我想他現在開發的二十四道美食,所用的食材,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吧。”

韓玲覺得石磊癔症了。太過自我了吧。

就在這時候。開始有人和劉家套近乎。並且是越來越多的趨勢。

“你好,劉先生。我是玉田縣東乃亮,感謝你為我們玉田包尖白菜做的貢獻。這次來就是為了親自感謝你的。”

“這個人是誰?”韓玲看著胖乎乎的東乃亮,一臉嫌棄。

石磊搖頭。他又不是萬事通,他哪裡知道。

接著,東乃亮的旁邊,有人看了他的名片。紛紛倒吸冷氣。

“誰?”

“玉田分管農業果蔬的副縣長……”

臥槽……

韓玲目瞪口呆。

這個劉家好的面子。

“你好劉先生,我是蘇省寶應的李朔,感謝你的帝王宴用了我們的寶應翡荷……”

“我是來自行唐的鄭鑫,今年我們大棗又豐收了,還得劉先生多多宣傳。我們行唐人感謝你啊……”

一個個,但凡帝王宴二十四道美食所能用到的食材產地,幾乎彙集了來人。真誠的和劉家握著手。

不得不說。劉家這接近一年來的折騰。火了帝王宴,同時也火了那些珍貴食材產地。每天拉貨的大車絡繹不絕。帶動了好大一批種植戶奔向小康。

熱情似火的人,讓劉家疲於應付,臉都笑僵了。讓他招架不住啊。

石磊心中暗暗打定主意,這個劉家一定要邀請到啊。舌尖中國第四期一定要讓劉家參加。按照他現在的知名度,會對節目至少百分之十的加成。這件事,是互惠互利的。他相信劉家沒有理由去拒絕。

他要抓緊時間聯絡臺裡,和領導們協商一下。這個事兒權當是佔個坑。免得到時候措手不及。因為有了知味館的幫襯,劉家打響知名度,只是時間問題。

現場嘈雜和異常。讓在場的媒體們頓時嗅到了新聞的味道。

於是。

一哄而上。

紛紛逮住一個說的喋喋不休的客人,詢問來龍去脈。在弄清楚情況後,一個個興奮的滿臉通紅。

大新聞啊!

帝王宴居然能帶動食材當地的經濟發展。這可是個了不得的新聞!

被採訪者說的吐沫橫飛,反正都是事實。再說他們還欠人家劉家人情呢。可勁兒往劉家臉上貼金。好話壞話用一樣的力氣,更何況,他們還奢望等後續帝王宴美食復原時,要是再用自己當地的食材,那就發達了啊。

這都是金錢和政績啊。

來人除了個別的政府官員,大部分都是和美食界有關的菜農代表。這些人是秦泠帶來的,這十幾個全國各地的菜農代表,真心感謝劉家帶動了他們的食材銷售。老早幾個月就想來魯城親自感謝。因為劉家不願聲張,秦泠也沒辦法,只能拖著,現在劉家已經用不著藏頭露尾了,在那些菜農的強烈要求下,才迫不得已帶了南市這邊。沒想到出現這種意料不到的好效果。

這些年年在田地裡種大棚勞累的菜農們,終於可以翻身發點財了。再也用不著在豐收年把賣不動的菜爛在地裡,連成本也收不回來,哭天搶地的含淚賠本吆喝了。想想巴結前來收購的採購商的那些日子,說多了都是淚啊,現在可以理直氣壯翻身把歌唱。

食材的供不應求,價格自然而然的上揚。好日子,終於來了……

在場的美食界業內人士,想到又是另一個方面。近年來,中餐勢微,西餐洋快餐泡菜遍地,動不動就是石板燒、棒子烤肉、東瀛料理……

五千年飲食文明的中餐,反而賣不過這些舶來品,讓他們這些中餐達人情何以堪。

這可是正能量啊。民族底蘊。沒想到不溫不火的中餐,也有這麼瘋狂的一面。

現在,帝王宴異軍突起,幾乎是沒有任何負面新聞的美食,轟動了整個華東華北。苛刻的食材選用,精益求精的烹飪料理,嚴苛到每一道工序,但凡吃過帝王宴的,沒有不伸大拇指的。甚至,這種風氣有隱隱蔓延南方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