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我為食狂最新章節列表 > 308:批發論文(6)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08:批發論文(6)

“悅寧,這幾天回國還適應嗎?”田春亮和劉孫悅寧和劉謙分手後,慢慢在馬路上踱著步子。

晚上食量過飽,需要運動消化,以免產生積食加重胃腸負擔。

劉孫悅寧輕輕點了點頭,展顏一笑,“剛回來肯定不適應,過幾天就好了。”

田春亮點了點頭,“京城這幾年變化很大,後天禮拜天我帶著你四處轉轉,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劉孫悅寧嗯了一聲。

兩個人不再說話,而是默契的並肩在人行道上慢走著。

兩人是同學,在紐約認識的,如今屈指算來已經三十年,田春亮五十六,劉孫悅寧五十四。已經接近花甲之年了。不過由於兩人保養有術,看面相也不過四十出頭的樣子。

路燈下,拉的影子老長,直到田春亮送著對方回到酒店,劉孫悅寧臨上樓才扭頭對他道:“菜不錯,難得能在京城吃的很舒服。很高興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

田春亮這才笑容滿臉,臉色如釋重負。

劉孫悅寧天生胃腸敏感,對於不好克化的食物敬而遠之,這次難得吃的心情愉悅,田春亮擺擺手告辭離開。

次日一早。劉家去學校,劉謙給他打了電話,讓區永江陪著去《美食人》雜誌社一趟,談論文出版單行本問題。

辦完事情後,下午吳建國等三人從江南迴轉,五人重新投入水族有鱗單課題組菜式復原當中。

十天後。

《美食人》雜誌社為出版劉家九十八篇論文單行本,舉行公開預售通告,三天後公開發售。

一石激起千層浪。

縱橫全國萬里疆域,但凡屬於美食界中人,北起漠河,南到瓊州,東起長島,西至伊犁,無一不被這次單行本發售震撼著。

迅捷的高鐵交通,讓無數對作者好奇的特廚、專家、媒體紛至迭來。

短短兩天時間,京城美食大學附近,聚集了多達上千美食界名人和媒體。如此篇幅的論文發表,不僅打破了《美食人》雜誌開辦以來的記錄,更是打破了建國以來論文年齡發表最小記錄、篇幅最多記錄。

是日,全國百名名廚排行榜出爐,劉家從去年年底九十名,直接飆升到58名,跨越名次幅度之大,又一次破了記錄。

透過稽核發表的論文,不僅引起國內海量關注,海外美食雜誌《米其林美食指南》極為罕見的用五十餘字的簡訊,介紹了劉家在中餐界的異軍突起。

劉家這次徹底的出名,遠到滬市、南市帝王餐廳、近到京城帝王宴餐廳、美食大學,蹲滿了守候劉家行蹤的記者。須知,現在劉家無論是在各地美食雜誌還是在地區性及全國性美食報紙上,被炒的火熱。網上更是許多知名美食評論家指出,劉家是近年來,最為耀眼的美食界明星,可以預見在未來幾十年,是國內中餐界當仁不讓的領軍人物。

有拿到《美食人》雜誌帝王宴內部單行本的入口網站和媒體,擷取部分論文片段,對論文的質量大加褒獎。

更有激進的美食人,甚至讓國家美食協會考慮吸收劉家為特廚候選。

總之,在單行本發行的三五天內,劉家徹底大紅大火,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連魯城劉家的老媽辛月娥整天都樂呵呵的拿著刊登劉家的報紙,天天串門炫耀,彷彿年輕了十幾歲。情緒內斂的劉朝陽,愣是被同事拉著去酒店花了上千塊請客。

等單行本論文發表這天。

特意在國賓館前廳階梯會議室舉行了發佈會。

現場鎂光燈閃成一片,聚集了全國二十幾家媒體、入口網站、美食雜誌等記者們,各地美食評論家、教授們,濟濟一堂。

首次脫了休閒裝西裝革履的劉家,略顯靦腆的,在美食大學外事部人員陪伴下,在前臺就坐,桌上已經擺滿了數十個帶各報、網站標籤的話筒。對面下方,人頭湧湧,八百人的會議室座無虛席,連走廊都站了不少的人。目測全部來賓,超過一千之數。

這次發售會,央視科教頻道全程直播。

“你好劉先生,請問這麼多的論文您是怎麼寫出來的?”

知名入口網站記者王寶倩首先開口。

“其實這麼多的論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兩年多前我踏入美食界這一行就開始復原帝王宴的工作。”劉家堅決反對天才論,他並不是天才,這麼多論文他瘋了才承認短短兩月弄出來的,這也太假了。這不是明顯給人找把柄麼。

“你好劉先生,我是魯城日報記者,記得兩年前你在魯大開餐廳時參加過17年的當地美食節,我還採訪過您,不知道您還有沒有印象?”

劉家看著眼熟,抱歉道:“真是不記得了,不過我們可以重新認識一下,做個好朋友。”

這個日報記者抿嘴一笑,“您現在是我們家鄉的名人,希望有時間多為家鄉的美食事業做出貢獻。預祝這次籤售大紅大火。”

“謝謝,謝謝。我會的。我的根還在魯城,我永遠不會忘記家鄉的水土養育了自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家先生,剛才您說是您用兩年的時間積累了九十八篇論文,但據我所知,二十五歲的年齡,能在兩年內厚積薄發,已經是國內首屈一指了。”

劉家笑著搖頭,“這裡面並不只是我的努力,還有我們帝王宴餐廳全體工作人員共同的努力,比如秦泠、董陽、趙強等等,他們做的努力並不比我少。”

這位記者對劉家的回答還是非常滿意的,雖然年輕,但不驕不躁謙虛謹慎,是一個未來可期的美食界大犇苗子。

隨著各個記者的詢問結束。主持人開始宣佈籤售會開始。

相對於《美食人》雜誌,單行本要便宜許多,定價不超過二百塊錢。畢竟單行本只是一個廚師的理論知識彙總,有一定的片面性。

但這已經夠牛逼了,從建國至今,在美食界能發單行本的,不超過兩個巴掌之數。可見發表單行本之難。

這次雜誌社根據現場來的嘉賓人數,準備了一千本。其中三百本,是簽名贈送給在場的各位嘉賓和美食評論家的,只有剩下的七百本才是要發售的部分。

單行本定價188元,七百本就是十三萬出頭,劉家這邊簽字,工作人員負責準備論文,需要美食論文的人自覺排隊領取。劉家簽了一個小時,手腕脹痛,手指也痠痛,抬頭問人:“還有多少本?”

工作人員看了看剩餘的論文本數,“不超過五十本了。”

劉家這才看出不對勁兒來,對面排隊的人依舊不見少的跡象。依舊朝這邊湧過來。兩個工作人員也蒙了。單行本是純粹的學術書籍,本身受眾是狹窄的,誰能料到能有這麼多人購買!

《美食人》雜誌工作人員急忙去聯絡雜誌社再運幾百本過來。這會兒,區永江擠的滿頭大汗的湊上來,笑著大聲道:“不夠賣了吧?”

劉家苦笑,“哪裡料到有這麼多人?本來學術書籍誰能想到這麼受歡迎。”

區永江哈哈大笑,他也為劉家高興,他是親眼看到對方在美食大學如何嶄露頭角一步步崛起的,他意氣風發的看著人頭湧湧,一片熟悉的面孔,“我去問問怎麼回事。”

良久迴轉。區永江開口道:“這裡面有一半的是美食大學的學生,其中大部分是四年級學員。”劉家愕然。

區永江笑著道:“很多教授看過你的論文後,叮囑學生們買的,打算下學期當做必讀範文。這次你風水大發了。”

五十本很快售罄,許多人在下面大聲抱怨。劉家站起來安撫眾人。與疑似美食大學四年級生們探討美食問題,以免出現尬場,半個小時後,工作人員迅疾運來五百本。

直到兩個小時後,得到單行本的學員們才心滿意足的離開。

接下來,劉家要參加由《美食人》雜誌社和美食大學聯合舉辦的慶功酒宴。

看著年輕的劉家與眾位大佬談笑風生,很多尚未離開的大學學員們,豔羨的看著自己的同學,唏噓不已。

再苛刻的人,也無法否認。出了單行本論文的劉家,徹底開始扶搖直上九萬裡,正式成為美食界重量級的扛把子,任何人也無法忽視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