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機器抉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三章 最珍貴的東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三章 最珍貴的東西

“到底是先發制人還是後發制人?”當地外生命回到了母船後,太空總署裡面也隨即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討論。

對於地外生命的戰爭人類以及機器人都籌備了很久,有了完全的準備,即便在進行發生的那一幕有些超乎他們的想象,但危機已經迫在眉睫,一旦地外生命有佔據地球的念頭,那麼一場生死之戰就無法避免,所以與其將地球的安全交給他人的一念之間,倒不如自己搶先發動防衛戰爭,趁著地外生命還沒有進入大氣層的時候,將它們禦敵於門外,這樣一來地球的生命還有一絲獲勝的機會,哪怕這個機會看似虛無縹緲,但他們也必須去爭取。

當然,這只是主戰派的觀點。

一如既往的史書當中記載的那樣,每當戰爭即將開啟的時候,人類的內部總會不自覺地分裂成兩派,而這一次也沒有例外。

主和派認為,那艘飛船所代表的文明等級遠超地球,貿然發動戰爭根本沒有獲勝的可能性。而且以目前的形勢來看,地外生命並沒有發動戰爭的痕跡,它們只是撲捉了地球上的少量生命作為標本進行觀察,或許它們只是從地球路過,隨性進行了一次考察。

只是他們的這個觀點提出來後,作為強硬派的將軍們自然嗤之以鼻。一名航空部隊的中將冷笑說:“文明的發展就是一部擴張史,無論地球的文明也好,地外文明也好,也無法逃脫過這個規律,指望它們放過地球,簡直是痴心妄想。”

“那麼地球上有什麼東西值得它們發動一場戰爭,它們遠跨星際而來,就是為了發動一場戰爭?恐怕地球所有貴重物品加起來,還不夠它們進行星際所耗費的能源珍貴。戰爭的開啟就是為了謀取利益,當戰爭的利益遠低於發動戰爭所需要的資本,那麼這場戰爭就是沒有意義的。”軟弱派的一名社會學教授當即反駁。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地球上有什麼東西值得一個可以跨越星際的文明區哄搶?很多人想破頭皮,也想不出這個問題的答案。所以當這名社會學教授的觀點提出來後,讓周小同在內的一眾主戰派全部語塞。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物質則決定文明的成長方式。地球與地外文明的成長環境相差太大,也就意味著除能源外,很多對於人類貴重的東西對於外星文明來說不值一錢。宇宙太過浩瀚,所以也讓星際間的戰爭變得越發困難,也同樣使得戰爭的成本變得無比高昂,如果戰爭的利益無法彌補它的成本,發動戰爭只是最不明智的選擇。

軟弱派的領導們以及科學家們見強硬派被自己的說的無法言喻,知曉自己已經佔據了話語的主動權,那麼接下來他們將獲取主導地位。當他們心中盤算著,下一步該做怎麼樣的打算,羲和的一番話讓他們怔在原地。

她說:“地球上最貴重的東西,自然就是地球本身。作為一顆能夠孕育出生命的星球,它比任何東西都要有價值。宇宙如此廣袤無垠,但放眼太陽系周邊無數星系,又有哪顆行星曾經孕育出文明來?商人總說奇貨可居,星球也同樣如此。生命的誕生是諸多巧合匯聚一起的傑作,那麼孕育出生命的星球自然是這個宇宙最貴重的東西。”

說著,她將目光看向在場的眾多人類,接著說:“如果互換位置,當地球科技發展到可以星際移民的程度,你們會選擇怎麼樣的星球作為自己的基地?即便我是機器人,我也會儘量選擇能夠孕育生命的星球。它既然能夠保護脆弱的生命,讓其在自己的表層生存下來,那麼同樣的,它也能保護我的工業生產,將宇宙對其的傷害降到最低。”

她的一席話讓很多人如菩提灌頂般醒悟,知道她所說的十分正確,地球上最珍貴的自然是地球本身,如果地外文明想要星際移民,它們渴望得到地球,至於地球上的人類自然全部滅亡最好。

地球上的生物鏈缺少了哪種動物都可能讓其破裂,唯獨少了人類,反而會讓生物鏈更好的發展。

太空總署的辦公室突然間安靜了下來,很多人心裡都在思考著這個問題。過了片刻後,新聯邦的總統用沉重的聲音說:“地球本身是如此珍貴,自然會受到很多文明的覬覦,為了地球的安全和人類以及機器人的未來,我簽署總統令:從即日起,人類政府進行戰爭準備狀態,隨時為保衛地球而戰。”

“我提議,先透過電波以外交手段通告地外生命,讓它們離開太陽系,如果它們不肯,我們立刻發動戰爭。”聯邦外交部的新任部長說。

總統點了點頭,認可了這個議案。

在人類方面部署結束後,羲和也隨即說:“我已讓一千架無人控制的F-48戰鬥機就緒,一旦它們進入大氣層,我會隨時發動襲擊。”

自從人類跟她合作之後,她前前後後透過一系列的支援,換取了美國F系列戰鬥機的完整技術,並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了改造,將自己的人工智慧系統新增進去,讓這些戰機和她宛如一體,可以靈活調動。

在舊時代的空中戰爭中,最珍貴的東西從來都不是戰鬥機,而是飛行員。所以從空戰開始後不久,人類各國就簽署了國際法令,任何國家禁止對已經跳傘的飛行員進行攻擊。可是當羲和出現後,飛行員的珍貴程度便一降再降,自然而然也使得空軍的規模不再受到飛行員的規模限制,極大提高了空軍的戰鬥能力。

羲和是如此做,人類方面也有樣學樣。

周小同回到國內後後不久,便幫助中國政府更新了量子通訊技術,使得哪怕是羲和也無法在神不知鬼不覺狀態下入侵通訊網路中。而當新聯邦成立之後,人類更是加大了對何遠洋建造出來的人工智慧的研究,使其能夠完全應用於軍事領域。

雖然何遠洋製造出來的人工智慧的計算能力遠弱於羲和,但架不住可以量產,而且有周小同在一片協助,利用雲系統將數個小型人工智慧結合在一起,使其變成了一個完全在人類掌控中,而且還是一個十分強大的新人工智慧,綜合能力已經不弱於三年前的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