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求活在金朝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三四四章:水泥過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三四四章:水泥過剩

那些退休的官員,回到家鄉之後,自然就成了當地的大地主,工廠主。

有句話叫屁股決定腦袋,當這些官員自己成了工廠主,成了商人之後,他們的觀念自然就會轉變過來。

而且,不少回鄉的官員利用手裡的財富和資源,又很快殺回了當地政壇,許多人都成了縣鎮一級的督政員。

至於被賞賜的各地工廠的原本管理層,幹的好的自然會有調遣提拔,最差也有一筆數百畝土地的退休賞賜,但那些將工廠經營的一塌糊塗的管理者,想要得到退休賞賜,那就要先到陳憲專門成立的廉政司理走一趟。

等到第一批腦滿腸肥的工廠管理者,因為一種新奇的巨額財產不明來源罪,被罰沒了鉅額家產之後,後面的大部分工廠管理者都乖乖地卷鋪蓋走人,屁都不敢放一個。

在將自己手中大量已經顯出頹勢的工廠,藉著政改的機會私有化,用來安慰下臺的官員,可謂一舉一舉兩得。

陳憲為了增加東海王國的鐵,銅,煤,等工業原材料的產量,對境內的礦山開採進行了開放,允許私人購買礦山進行開採。

不過要想得到礦山的開採權,商人不但要付一大筆轉讓費,之後,每年都要根據開採量繳納礦稅。

陳憲對這兩項稅費定的都不高,所以商人們還是有著相當大的興趣。

陳憲透過這次私有化,最終只保留了幾座生產燧發槍,火炮的大型兵工廠,幾座將煉焦,高爐鍊鐵,反射爐精煉,和乾鍋鍊鋼等工序結合的大型的原始煤鋼聯合體。

隨著礦山開放,工廠的私有化,東海國內的工商業開始飛速的發展。

但同時,產能過剩的苗頭也在隨之出現。

和這個時代的人不同,對於產能過剩的威力,陳憲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

陳憲注意到,產能過剩最明顯的產業就要數水泥工廠。

前些年,陳憲為了在太行山東、南麓,燕山南麓,遼河平原北部,建設大量的防禦性稜堡帶,在各地建立了大量的水泥廠。

如今這些稜堡都先後竣工,水泥的需求量自然也就隨之下降。

這個時代水泥的儲存並不容易,目前普遍採取的事木桶運輸,儲存水泥的木桶內部用桐油反覆塗抹,外部用生漆捻縫塗漆,以避免水泥受潮。

近些年隨著木材價格的升高,還出現了用大鐵桶儲存水泥的辦法,就是用薄鐵皮捲筒,兩端用釺焊焊接底板,做成一個像汽油桶一樣的圓柱形大鐵桶來裝水泥粉。

這兩種方法都能讓水泥儲存數年不壞,但無論木桶還是鐵桶,本身都是有不底的成本的,所以當水泥大量積壓,木桶不足的時候,庫房中積壓散裝的水泥一旦遭受陰雨天氣,就會造成水泥的大量損失,水泥廠主們難免血本無歸。

而這些工廠主大多數都是剛剛退休,從陳憲手裡接過了大量水泥工廠的前官員。

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事情,那陳憲之前的努力就白費了。

所以,陳憲必須要儘快解決水泥產能過剩的問題。

這個時代的水泥的單價雖然遠比後世要高的多,但本身重量大,運輸成本高,並不適合進行長途販運,最好是就近消化。

為了消化這些水泥,陳憲不得不讓各地方政府,加大對道路和水力設施的修建。

實際上,用不著陳憲去推動,他只是讓人在東海報寫了一篇建議各地政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既能幫助水泥廠主們消化產能,又能造福地方,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在這篇文章發表之後,各地的水泥廠主就開始自發地推動地方政府的基礎建設。

此時整個東海王國,除了青島,天津(盧溝口,陳憲給起名叫天津),蘇州等一些商業發達的沿海城市之外,大部分地方都是保民黨和其他官僚派黨派,佔有絕對的優勢的,所以這些退休官員們推動起地方基礎建設來,相當的順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是,這個時代的政府財力其實是很弱的,地方稅款上繳國庫之後,地方剩餘的稅款,在維持政府運轉之後,就所剩不多了,所謂基礎建設,也只能是小打小鬧,還不如陳憲透過報紙和政策補貼鼓勵普通百姓用水泥和磚瓦建房來的更有效果。

別說地方政府,就算是東海王國的國庫,在吞金的基礎建設面前,也是有些力不從心。

以前建設稜堡,那是軍國大事,陳憲徵調工人和物資時,都不考慮成本,各地水泥廠低價甚至是無償供應,徵調工人,只給管飯。

此時各地修建基礎設施,自然不能用修建軍事設施的辦法來辦,陳憲也不可能將無償徵調物資和工人的權利交給地方政府。

就算他給了,地方政府也不一定敢用,因為用了很可能就會失去大批的選票。

為了解決資金問題,陳憲又不得不想其他辦法。

陳憲決定將造船廠對本國海商開放,出售蓋倫船,來獲得一部分資金。

將蓋倫船出售給海商,除了能獲得資金,也能進一步促進海洋貿易。

而貿易的繁榮自然也能帶來更多的稅收。

以前,陳憲的造船廠只生產戰艦和給陳憲自己的商隊生產武裝商船,並不對外開放,他之前曾經試圖開放過,但遭到了官員們的一致反對。

這一次,經過政改之後,反對的聲音一下子小了很多。

聽說陳憲的商船要對外開放,東海國的大小海商都蜂擁到青島來,希望預定一艘大型的蓋倫船。

蓋倫船的好處,這些年海商們都看在眼裡,首先這種帆船結構結實,抗風朗能力很強,遠航的返航率比這個時代的商船要高不少,令我,這種船航比普通商船航速更快,對於交通工具來說,速度就是金錢。

另外,該輪船可以安裝大型火炮,在海商的安全效能得到很大的保障,一個海商,如果能有一艘兩百噸的蓋倫船護航,至少可以保護好幾艘普通商船。

這些年,隨著陳憲的推動,海洋貿易遠比歷史上更繁榮,海盜自然也就應運而興了。

陳憲在青島的造船廠短時間接到的訂單都能排到十年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