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求活在金朝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二十五章:鬥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十五章:鬥陣

陳憲令方陣防守,鴛鴦陣進攻。

布鴛鴦陣的這個小隊隊長正是吃貨李石,這小子雖然能吃,但也真的能幹,無論打鐵,練武,都是學徒中的佼佼者,就連讀書識字也是中上水平,為人穩重又勤快刻苦,隊長做的毫無爭議。

這李石本來是個瘦高個,將將十五歲年級,身高已經一米七出頭,比這個時代的大多數成年人還要高,只是身體有些瘦弱。沒想到他在陳憲這裡放開肚皮吃了三個月飽飯後,不但身高猛竄一截,身體也厚實魁梧起來,日日打鐵練武,力氣更是大幅增加,穿上陳憲那件三十多斤重的扎甲也能遊刃有餘。

此時,身披重甲的李石位於鴛鴦陣的最前方,比兩個盾牌手還要突前一步,只見他平端一柄未開刃的眉尖刀,隨著陳憲一聲示意開始的哨聲,立即穩步小跑向前壓去。

兩個盾牌手緊隨在李石身後兩側。

其中長牌寬一尺七寸,高五尺四寸,正好將長牌手正面完全擋住,只露出長牌手戴著斗笠的頭頂和眼睛一線。

藤牌重量極輕,所以可以做的較大,直徑超過一米,也能將藤牌手正面當個大半。

這三人成品字型展開,將身後的兩列隊友牢牢遮蔽。

在盾牌手身後,兩個身材魁梧,力氣較大的學徒端著狼筅,他們將枝杈橫生的筅頭從盾牌手兩側探出陣前,前端微微上揚,將對面方陣前排射手的視線遮擋。

對面方陣首排是六個弓手。

陳憲從莊子東邊的那個出售弓箭的木匠鋪子裡,定做了幾把便宜的軟弓,教學徒們學射。

這些軟弓開弓磅數都在四十磅到五十磅之間,用來讓少年練習射藝正好合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方陣首排六個弓手拿的就是這種軟弓。

交戰兩陣相距五十步(大約80米)。正是四五十磅軟弓的最佳射程。

隨著陳憲的哨音響起,作為進攻方的鴛鴦陣小隊隨即以齊步小跑的速度向原地防守的方陣衝去。

同時,六個少年弓手毫不猶豫的射出了去掉箭簇,代之石灰小包的羽箭。

拋射準頭本就差,這六個弓手雖然是學徒中弓箭用的比較好的,但畢竟只是初學,六隻箭,大都連鴛鴦陣的邊都沒沾到,只有一隻箭不知是不是因為運氣好,射落在了鴛鴦陣中,射中了一個長槍手的斗笠。

竹片編織的寬簷斗笠是楊家和白家莊丁的制式裝備,士兵戴的斗笠和普通農夫戴的斗笠並不相同,士兵戴的斗笠叫做笠帽,竹編層更厚,在頭頂部位的竹編層內,還鉚接著一層薄鐵皮。

從吳亮等莊丁口中,陳憲瞭解到,笠帽對於遠距離的拋射箭矢有著非常好的防護效果,主要用來防禦流矢。

仔細觀察過這種斗笠之後,一下子解決了陳憲心中的一個疑惑。

按照歷史記載,戚家軍的披甲率並沒有百分之百,倭寇當中不可能連弓箭都沒有,一場幾千人的戰鬥,戚家軍還是處在進攻角色上,倭寇弓手隨便拋射幾次,戚家軍也絕不止損失幾個人這麼簡單。

實驗過斗笠對箭矢的防護力後,陳憲便明白了原因。

楊家莊丁使用的斗笠都是由一毫米以上的竹片多層編織,中間夾著一層油布,讓斗笠能當雨傘用,斗笠下面還綴著一層厚麻布,在斗笠中部和頭接觸的中間部位,用鉚釘鑲嵌著一層鐵皮。

陳憲用弓箭對這種斗笠做了試射實驗,對於八十鎊的硬弓直射,除了中間鑲嵌鐵皮的部位,帽簷部位的竹編加麻布,很輕易就會被射穿,但如果採取四十五度的射角,竹編層加上厚麻布就勉強能擋住弓箭的射擊。

這種斗笠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它的寬簷遠離士兵身體,即使帽簷被射穿,箭矢也要穿透帽簷很長一段,才能接觸到人體。

試驗後不難得出結論,在面對遠距離拋射時,這種竹編的寬簷斗笠有著相當不錯的防護力。

難怪宋、明軍隊都喜歡裝備笠帽,這東西確實是價廉物美。

瞭解到這一點後,陳憲立即給自己的學徒們裝備上了這種看上去很Low的軍帽。

十多秒後,鴛鴦陣快速穩健的小跑過了四十米的距離。

在四十米距離上,方陣前排的六個弓手壓低弓箭,開始直射,而在鴛鴦陣中,藤牌手也從身後抽出短槍,向著對面方陣拋射。

雖然只有一根標槍,但標槍這東西對人的威懾力遠比弓箭更大,即使藤牌手扔出去的標槍並沒有槍頭,也讓弓箭手們忍不住盯著了標槍,隨時準備躲閃,這樣一來,無形中就拖慢了弓箭手的射速,也降低了準頭。

兩輪直射之後,鴛鴦陣已經逼近到二十米以內,弓手們不得不撤退,他們轉身從身後刀牌手和長槍手列陣的間隙中退到了後排。

這兩輪直射,有一小半偏離了目標,有一大半打在了鴛鴦陣前排的披甲隊長身上或者是兩個盾牌手的盾牌上,只有兩隻箭突破了前排防線,其中一支穿過鴛鴦陣鬆散的隊形間隙,落在空處,只有一隻擦到了一個槍手的胳膊,箭頭上裹著石灰粉的小布包給這個搶手胳膊上留下了一個白點。

按照陳憲制定的演習規定,這樣的箭傷屬於輕傷,不用退出戰鬥。

十幾米的距離很快消失,雙方進入了近距離的肉搏接觸。

在距離方陣只剩十米的時候,兩個刀牌手突然加速,猛衝上前去和方陣前排位於中間的兩個長牌手撞在一起。

隊長李石則趁著對方刀牌手被糾纏的瞬間,從兩人之間的間隙突入,仗著自己身上的重甲,不理對方長矛手的戳刺,揮舞著沒有開鋒的眉尖刀,用刀刃側面拍翻了兩個長牌手,刀刃上綁著的石灰袋子在這兩個盾牌手身上留下兩個顯眼的白色糰子。

失去了長牌手的掩護,對面方陣就像剝了蛋殼的雞蛋,鴛鴦陣的兩個盾牌手頂著盾牌埋頭前進,身後兩個狼筅手按照訓練,將對面長搶手刺來的長槍挑向空中,他們身後的長搶手不斷扎槍,三個月的戳搶訓練已經初見成效,雖然算不上精準,但也八九不離十的戳在了敵人的身上,竹竿子前端綁著的白色石灰袋子在對手身上留下一個又一個白點子。

鴛鴦陣的縱隊如同一頭蠻牛般踏過了方陣中部,留下一地方陣士兵,看著身上的白色石灰點發呆。

這時候,方陣兩側的士兵逐漸反應過來,有些人就嘗試著從側面攻擊鴛鴦陣,這時候隊尾的兩個鏜鈀手就派上了用場;他們上前幾步,走位到長搶手兩側,兇猛的揮舞著鏜鈀,拍打著逼上來的槍頭。

這時候,鴛鴦陣已經衝透了方陣,前方已經沒了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