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軍旗飄揚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五章 第一場海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五章 第一場海戰

新曆895年8月27日,曙光號訓練艦拉響汽笛,緩緩離開海濱港的棧橋,駛向一望無垠的北海。

蒸汽時代,軍艦出航過程特別複雜。

這年頭的軍艦動力裝置通常是燃煤鍋爐搭配往復式蒸汽機。軍艦甲板下動力艙裡的升火匠們需要光著上身,揮汗如雨的用鐵鏟將優質無煙煤送入鍋爐爐膛內燃燒。等燒水產生足夠的蒸汽,會在氣缸內膨脹做功推動活塞作往復運動,從而藉助連桿機構和曲柄軸帶動船尾的螺旋槳旋轉,直到這時,軍艦才真正啟動。

所以在戰時、演習或者檢閱等特殊狀態下,軍艦會不惜燃煤成本保持生火待命的狀態,以便鍋爐內有一定的蒸汽壓力。

在北海水師幾乎全軍覆滅後,帝國北方海域第一次出現掛著黃龍旗的戰艦。

洋麵上,早早出海捕魚的漁民們和駕駛商船行駛在主航道上的水手們震驚了。自從北海水師覆滅後,這些靠海吃飯的可憐人在自家海域吃夠了洋人和東岸人帶來的羞辱和挑釁。

雖然只是看到一艘噴著煤煙還在升帆的老式兵船,不過就衝著主桅上飄揚著的黃龍旗,足以讓他們展開無限遐想了。

那支無強大的艦隊還會回來的!

作為曙光號訓練艦臨時水手總頭目,路遠給六十名水手和練勇(學員兵和少量留守水勇)制定了嚴格的更值計劃。

在軍艦上,水手司職帆纜、船械和炮擊,熟悉更值執事和避碰章程,能夠按照海軍法度張配繩纜,安置船錨,配搭起重機,鑲落桅盤,練勇則要服從炮弁的安排,熟練使用各種口徑的艦炮、機關炮和舢板炮,其中的洋槍隊成員甚至要熟練使用手中德制毛瑟和英制馬提尼-亨利步槍以及各種冷兵器進行海上作戰(跳幫或者拒敵)。

軍校學員剛開始接觸帆纜,更值的他們學著帶隊的老水手們雜耍般的在杆桁上高空作業擺弄帆布,或者調整下帆支索。臨時組建的洋槍隊學員也在老練勇的帶領下,將水兵艙內的吊床收羅送到甲板上,再教他們用繩索纏繞吊床放在船舷。這些吊索既能在海戰中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也能當船隻沉沒時的救生工具。

初次行駛水手總頭目權利的路遠需要學習和掌握的東西太多,難免有些手忙腳亂。好在整艘軍艦上的官兵都知道管帶陳友益這是在培養路遠,沒有給他太多的壓力,由軍校教習擔任的水手正頭目和正炮弁也在幫著路遠查缺補漏。

這天中午,沒有更值任務的軍校學員們被正炮弁兼軍校火炮擊發教習盡數抓到前甲板上,開始理論與實戰相結合的另類教學。

曙光號的艦艏甲板最前端是有類似首樓的錨作業平臺,在錨作業平臺和指揮飛橋中間則是開闊的前露天甲板,只有一門使用起來非常麻煩的149.2毫米口徑利國產前膛炮,也就是俗稱的80磅炮。

“在它的火炮炮架下方有很多圈方向不一的軌道,可以根據需要將這門火炮沿著軌道推向軍艦左右舷方向使用,使得火炮擁有一定的射界。這種做法稱成為換門架式。”

“曙光號同級的幾艘兵船也有裝備這種80磅炮,不過並不是採用露天的換門炮架,而是附帶了木製的耳房,有些類似於胸牆,在耳房前段開口作為火炮的射擊口。這種佈置給予炮手一定的防護能力,也有利於防止前甲板左右兩側上浪,不過極大的限制了火炮的射界。”

“從這門80磅炮的佈置,又可以延伸出來炮臺防護的概念。曙光號主炮的佈置就叫做露天炮臺,為了保護炮手和火炮……“

火炮教習對著這門老古董款款而談,從前膛炮與後膛炮,滑膛炮與線膛炮之爭,又說到了炮臺與炮塔的發展,利用一切機會給學員們填鴨式教學。

由於曙光號的前膛主炮難以操控——它的裝彈、清洗炮膛等工作均需在炮口前完成,練勇們為此需要爬高,有時候甚至要到舷外工作,危險性極高。而且隨著科技的發展,世界主流海軍都已經進入後膛炮時代,海軍部也有意批次淘汰這些口徑和型號眾多的前膛炮。所以教習並不準備讓學員們實際操作,只是作為案例進行講解。

有了實物素材,配合理論講解很容易吸收,於是學員們課聽的很輕鬆,以至於左匡生又開始念起了歪詩。

“大炮啊,轟他娘兮!”

左匡生沒能嘚瑟多久,火炮教習開始轉到軍艦腰部的炮位,開始介紹87毫米口徑的普造舢板火炮。

“所謂舢板火炮是指岸艦兩用的火炮,透過更換炮架實現不同條件下的使用。根據這次作戰任務,你們最有可能用到的就是這種相對比較輕便的火炮。”

軍校學員兵們按照更值順序,分批次接受火炮教習的訓練,一天下來,所有學員基本都接受了曙光號訓練艦上兩門76毫米副炮和四門87毫米舢板炮的理論訓練,就差實操了。

第一次當水手總頭目,路遠總歸有些不放心。出航的第一天晚上,路遠每隔幾個小時就要出來巡視一番,檢查各哨位崗點的值班,還有裝置的運轉。

次日早晨,曙光號訓練艦抵達山北縣外海。

遠遠的能夠看見一座沒有防波堤,僅有兩條木製棧橋的小海港,海港以南五百米外就是山北縣城。

按照曙光號起航前得到的最新消息,陸軍平叛部隊的主力——五個營的東郡兵和十個經歷過英東戰爭的舊軍營即將抵達山北縣,如果曙光號訓練艦能在8月28日上午抵達山北縣,就有機會協同作戰,發起對圍困山北城的叛軍主力的進攻。

抵達預定海域的曙光號訓練艦按照海軍部給的水文圖紙,降低航速朝海岸線緩緩駛去。除了夜間值班正在休息的駕駛大副,管帶、二副均站在訓練艦的指揮飛橋上,掏出望遠鏡在岸上找陸軍的身影。

一幫人左看右看,依然沒能找到陸軍營地,也沒能在港口找到陸軍聯絡人的身影。

軍艦已經足夠靠近海岸了,幸好這裡是帝國本土,曙光號飛橋後方的航海室裡也備足了這片區域的水文圖,所有人都不擔心訓練艦開進淺水區擱淺。

路遠覺得有些不對勁,提醒管帶陳友益去看山北城城樓上掛著的那面旗幟。後者舉起望遠鏡一看,嚇了一大跳,急忙大聲開口預警:

“山北縣城掛的不是帝國的龍旗!”

山北縣城應該是失守了,也不知道陸軍是集合的太慢才導致山北縣城失守,還是陸軍與叛軍提前交火了,只是沒有殲滅叛軍或者擊潰叛軍順帶導致山北縣城失守,再或者是叛軍是故意留著山北縣城釣魚,陸軍被圍點打援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山北縣城的北門樓以及小海港棧橋上與他們對望的人,也終於能夠確定這艘噴著煤煙衝過來的蒸汽船是帝國海軍的軍艦,畢竟主桅上掛著別無分號的黃龍旗。

叛軍只是有些奇怪,北海水師不是已經沒了嗎?帝國從哪裡找來的軍艦?

縣城的北門樓上有人指著曙光號說了什麼,然後城外的小海港喧鬧了一陣子。有兩艘似乎一直處於升火待命狀態,掛著“海關”字樣排水量兩百多噸的小蒸汽船正緩緩離開棧橋,朝曙光號訓練艦衝了過來。

那兩艘蒸汽船可能是叛軍從山北縣海關那裡俘獲的緝私船。

“敵襲!”管帶陳友益拉響了戰鬥警報。休息中的水手、練勇、藝匠從軍艦各處鑽了出來,瞭望手就位、掌旗官就位,各鐵匠、銅匠、帆匠、木匠就位隨時準備進行損管。其他人或者聽從正、副炮弁的指揮來到右舷的幾處炮位,將火炮瞄準衝過來的蒸汽船,或是按照路遠的指令,列隊抓著洋槍準備可能的跳幫作戰。

“與敵艦保持距離,右舷所有炮位開火,重點攻擊第一艘船!”

管帶的命令透過飛橋上的傳聲筒下達,匆忙趕來的駕駛大副按照指令重新規劃航線,指揮舵手重新調整方向。各炮位在正、副炮弁的指揮下,按照前者報出來的方位和距離調整火炮姿態,將泛著寒光的炮口對準了最先衝出海港的那艘蒸汽船。

這麼近的距離,曙光號右舷副炮、舢板炮甚至機關炮按照用船旁各炮專攻一點法直接直瞄開火。幾輪下去,叛軍為首的那艘緝私船就已經中了好幾發炮彈,開花彈輕鬆的撕開了蒸汽船薄弱的船體,在艦體中段爆炸開來。蒸汽船頓時火光衝天,滾滾濃煙。

也不知道叛軍是怎麼做到的,他們將兩門陸上用的12磅野戰前膛炮分別搬到兩艘蒸汽船上去了。捱打的功夫,對方也用12磅炮和小口徑的機關炮還了幾炮,就是不知道炮彈打到哪裡去了,白白讓曙光號官兵緊張了一陣子。

其實陸軍用的火炮也可以上艦的,不過需要專門的炮架。估計叛軍根本就不懂得這些,以為火炮搬到船上也能正常使用。

吊在後面的那艘蒸汽船立即開始掉頭。在正、副炮弁的指揮下,曙光號訓練艦開始將火力向那艘試圖逃跑的蒸汽船覆蓋,迫使第二艘蒸汽船找了一處淺水的地方衝灘了,船員們直接跳海往岸上跑。

曙光號那些炮手們又補了幾輪火炮,將那艘衝灘的緝私用的蒸汽船徹底擊毀。這時,第一艘蒸汽船也開始傾覆了,沒有堅持多久就消失在了海面上。

“解除戰鬥狀態!”管帶陳友益透過飛橋的傳聲筒發布命令。

無論是炮位上十分亢奮的炮手,還是在甲板上待命的洋槍隊成員紛紛緩過神來。老海軍們倒是還好,覺得眼前只是小場面,而學員們這才發現自己口乾舌燥,身體發軟。

這是他們軍事生涯的第一戰,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