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軍旗飄揚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章 定海縣外交風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章 定海縣外交風雲

利國人會採取怎樣的態度?

新曆900年開始擔任利國駐大英帝國公使利道義爵士此時就在山北港。

由於京畿南部民間排洋運動風起雲湧,各大列強在此地的利益嚴重受損,連帶著最早開埠的通商口岸山北港商業蕭條市面冷清。

利道義公使認為京畿南部“動盪局面”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大英政府最近表現的越來越明顯的民族主義傾向,各國需要採取一定的強硬措施懲戒大英政府,又擔心貿然行動會加劇大英朝野對洋人的敵視,使得派洋運動開始向全國蔓延。

猶豫不決的利道義公使決定到京畿南部實地調查相關情況,他乘坐本國遠東艦隊一艘無防護巡洋艦抵達山北港,然後在軍艦上親眼目睹“太子號事件”全過程。

大英海軍指揮官在這場衝突中左右逢源借力打力給利道義公使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大英基層官兵在面對數量和噸位數倍於己方的東岸聯合艦隊時,所展現的膽識和血性也讓利道義公使讚歎不已。

其實利國國內對東露戰爭結束以後的遠東局勢已經達成共識:如果露國獲勝,大英帝國將會是利國在遠東地區對抗露國的橋頭堡;如果東岸獲勝,大英帝國同樣是利國壓制東岸勢力繼續膨脹的重要夥伴。

既然如此,增強橋頭堡和重要夥伴的實力理所當然,只是這種幫扶還要符合利國的利益。目前來看,適當壓制大英陸軍,重點建設大英海軍能讓利國收益最大化。

英東戰爭結束後,大英帝國在廢墟上重建起來的海軍主動與本國海軍恢復關係。其高階軍官大多有利國留學經歷,現行的海軍條例、軍校建設也都照搬利國。利國對這支海軍有很強的影響力,值得投資下注。

問題是大英國力太貧弱了。

從英東戰爭失利到東露戰爭爆發,大英帝國花費整整十年的時間,才攢出兩艘戰列艦和一艘大型裝甲巡洋艦,海軍實力還不如南美。

想讓大英海軍在遠東地區發揮牽制作用就必須快速擴充實力……

利道義公使的思路從本國那一票即將達到服役年限可以折價清倉大甩賣的戰列艦那裡跳了出來,忍不住抬頭去看停泊在山北港內的露國太子號戰列艦,點點頭若有所思。

龍威號裝巡抵達山北港的同一時間,露國遠東艦隊巡洋艦分隊雷岑斯坦因少將實踐了他的諾言,率領阿斯科利德號巡洋艦和格羅蘇福意號驅逐艦耗費兩天時間橫穿北海,逃入位於東海地區的定海港。

這位指揮官在遠東艦隊冒險突圍前發誓說“不論死活,都不願意看見遼南港這個臭水窪”。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雷岑斯坦因少將確實解脫了,可是才消停了幾個月的定海縣城主瞿白男爵就要罵娘了。

心力憔悴的男爵大人有氣無力的派人與露國兩艘軍艦交涉,要求對方在24小時內離開定海港,否則將參照“遼郡號事件”處理。

事件走向並沒有出乎瞿白男爵意料,雷岑斯坦因少將還沒說話,雷薩爾領事就跳了出來。在遼郡號炮艦處置上吃了大虧丟了顏面的雷某人重整旗鼓,準備跟大英和東岸好好掰一掰手腕,狠狠地出一口惡氣!

雷薩爾表示兩艘軍艦“因受傷進入定海港緊急修理,不受24小時出口限制”,只同意在修竣之後24小時內離開。

東岸領事小田則爭鋒相對,表示大英“若准許露國軍艦在定海港進行修理,足以恢復其戰鬥力,有悖中立原則。大英政府應當令其立即出口,否則收繳一切軍械、緊要機器,扣押港內直至戰畢。”

受葫蘆港“巴揚號事件”和山北港“太子號事件”的影響,東岸人在處理類似事件時態度明顯和緩,不再動輒放狠話,甚至威脅使用武力手段。

瞿白男爵感覺自己是在大英帝國、東岸和露國三個雞蛋上跳舞,頭皮發麻的他不願意夾在兩大列強中間受氣,直接拍電報請求曹國斌的江防艦隊支援。

上半年的“遼郡號事件”結束後,大英江防艦隊以及艦隊總統制面貌均煥然一新。

江防艦隊目前擁有一艘江南級大型炮艦,四艘江元級炮艦(其中兩艘於新曆904年6月竣工服役),兩艘舊式兵船,在滄浪河中下游區域可謂兵強馬壯。

艦隊總統制曹國斌鬥志昂揚意氣風發,他審時度勢制定了野心勃勃的艦隊發展計劃,準備制霸帝國滄浪河流域。

為了將江防艦隊的勢力延伸到滄浪河上游區域,曹國斌準備說服海軍部添購四艘吃水不超過一米,適合在滄浪河中上游水域航行的江防炮艇。

正在擬定新炮艇技術指標的曹國斌得到瞿白男爵求援電報後,照常權衡利弊糾結一番,然後磨磨唧唧的率領四艘江元級炮艦趁夜順流而下,馳援定海港。

至於江南號炮艦被曹國斌留在江陰要塞,避免刺激到露國人。

8月31日清晨,江防艦隊抵達定海港。

當曹國斌看到阿斯科利德號巡洋艦,素來在大事方面必有果斷的東郡曹家子弟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江防艦隊這次是真的要換旗艦了。

阿斯科利德號穹甲巡洋艦是露國於新曆898年向普國追加訂購的一艘穹甲巡洋艦,以外形優美著稱。其艦體整體白色,水線下為綠色,煙囪下黃上黑,塗裝十分漂亮。另外採用平甲板船型,使用相當罕見的五根煙囪設計。

蒸汽時代海軍界一直流傳著一股子歪風邪氣,認為軍艦煙囪越多效能越強。許多弱小國家為了壯大聲勢震懾對手,在對外訂購軍艦的時候不惜要求造船廠給軍艦裝上假煙囪……

這艘巡洋艦艦長130米,寬15.6米,吃水6.2米,正常排水量5860噸,主要裝備12門152毫米口徑主炮,12門75毫米口徑副炮,最高航速超過23節。

至於另外一艘格羅蘇福意號驅逐艦,其標準排水量250噸,艦長61米,寬5.67米,吃水2.39米,最大航速27.5節,裝備一門75毫米主炮,三門47毫米機關炮和兩具魚雷發射管,被內心膨脹的曹國斌大人選擇性的無視了。

看到掛著黃龍旗的四艘中型炮艦高速駛入定海港,露國領事雷薩爾知道這是曹國斌的江防艦隊增援過來,強硬態度有所鬆動。

恰逢《海鏡報》刊登巡洋艦隊在葫蘆港和山本港兩條戰線均不戰而勝的訊息,尤其為了讚頌大英海軍,言之鑿鑿帝國海軍官兵為維護大英之局外中立,展現巡洋艦隊之對外強硬態度,不惜當著東岸聯合艦隊藤井較一大佐的面直接鑿沉巴揚號裝巡。

《海鏡報》這一通鼓吹極大鼓舞了大英帝國的民心士氣,給海軍帶來許多好處,據說帝都城內的諮議局老爺們都主動考慮是否在下一財年給海軍增加經費。

壞處也不是沒有,雷薩爾的態度又有反覆,導致“阿斯科利德號事件”再起波瀾。

露國領事藉口大英海軍無法保證被繳械扣押的露國軍艦安全,堅持要求按照進港修理原則處理。

素來對外強硬的曹國斌面對雷薩爾的詭辯啞口無言——他總不能在舉國讚揚海軍的時候揭自家老底,而且巴揚號確實是大英唆使露國水兵鑿沉的。

曹國斌和瞿白只好同意露國領事的方案,派遣大英工程師協助酌定修理工期,最後按照“交戰國船隻修理僅以駛至最近口岸為度”的原則,要求露國兩艦必須在48小時內修復水面下船殼及機械,並在修竣後24小時以內離開定海港。

為兩艘軍艦爭取到3天時間的露國領事雷薩爾仍不滿意,表示兩艦修復至少需要15-20天。曹國斌以及瞿白失去耐心,表示“露國若不遵守大英最後決定,將不承擔保護責任。一應後果由露國擔其責任,與大英無涉”,並將溝通結果分別向海軍部和旗艦街彙報。

海軍大臣鄭詩濤和協辦大臣陳友益此時都在山北港,如何儘快處理“阿斯科利德號事件”在京畿南部的山北港定下基調。

兩位大佬紛紛將目光投向闖下大禍的路遠,後者只好認命,領著龍威號裝巡和臨時抽調給他的建安號魚雷炮艦往定海港駛去。

另一邊,陷入僵局的“阿斯科利德號事件”被東岸領事小田報給國內的外務省。

此時聯合艦隊第一艦隊第三戰隊笠置、千歲、音羽、高砂四艘巡洋艦以及臨時配屬的八雲號大型裝甲巡洋艦正好在山東港附近海域搜尋露國軍艦蹤跡,確認普國山東港殖民政府是否按照中立原則將逃往該地的三艘露國驅逐艦扣留並解除武裝。

於是東岸國內根據就近原則,透過聯合艦隊司令部指示八雲號裝巡、高砂號巡洋艦前往定海港監視露國軍艦。

稍後路遠率領龍威號裝巡和建安號魚雷炮艦抵達定海港。

看到定海港內集結大英帝國六艘軍艦,其中包括一艘大型裝甲巡洋艦。港外還有兩艘東岸軍艦虎視眈眈,其中同樣有一艘大型裝甲巡洋艦,露國領事雷薩爾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

萬般無奈之下,雷薩爾在徵求巡洋艦分隊指揮官雷岑斯坦因少將的意見後,將定海港局勢向國內彙報。露國政府答覆“兩艘軍艦可以由大英帝國解除武裝,但必須保證艦上官兵的安全且軍艦修理工作仍需照常進行。”

“阿斯科利德號事件”似乎進入尾聲,偏偏在這個時候,露國水兵闖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