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大明,開局就是氪星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三章 星形要塞稜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三章 星形要塞稜堡

因為時間緊急的原因,歷史上不過四天之後滿韃的軍隊就會來到山海關下。

所以楊老闆到達山海關後就與安某人一樣,並沒有動山海關上的那些明軍,還有唐通以及白廣恩兩人手下的指揮系統。

仍然像是大明或者是大順一樣的,讓他們原官領原職的先混著。

不過這樣下來,山海關內差不多十萬的這些新附軍們戰鬥力就很成問題了。所以為了讓他們不至於看到韃子後嚇得潰散而去,在幾天後的山海關攻防戰中這些人都得防備著地、只能當做二線部隊和輔助使用。

甚至都不能讓他們站在城牆上承受滿清紅夷大炮的火力。

而才剛剛組建的白蓮教燧發槍手們,戰鬥力除了原來的已經分散了的那8000人還能看一下外……

其他的人能順利地在戰場上完成標準的裝彈射擊動作,沒有把推彈杆發射出去就要謝天謝地了。

所以現在坐到山海關老總位置的楊老闆就有點不爽了。

看似手下小弟十幾萬,結果其實都是一堆不能打的瓜皮……

所以為了不被我大清南下的職業軍人們打死,就只能採取一點點的特殊手段了。

不過雖然說手下大明朝的新附軍們戰鬥力很成問題。

不過這些人對於楊老闆這樣的大明包工頭來說,還是有一點好處的。

那就是人多!

人非常多……

差不多十萬的苦力。

而且幹起活來還非常勤快,任勞任怨。

這就是在什麼時代你也找不到這麼好的事情是不是?

在安娜同學這個七省督師大人的直接威脅下,這十來萬人也沒有向黑心的楊老闆索要軍餉了……

也沒有關寧鐵騎一樣的,那種將領私養家丁、老兵痞和老兵油子的濫毛病了。

全部都變成了楊老闆任勞任怨的搬磚工人。

反正對於山海關內的這些明軍們來說就是。

你讓他們幹什麼都行,你讓他們幹多累的活都行……

總之就是,別讓他們頂到戰場的第一線上去……

只要不是面對‘滿萬不可敵’的韃子們。

那麼你就是再怎麼折騰他們都沒關係。

在結合了手下小弟的感人戰鬥力和九頭蛇、以及鍵盤俠火炮教官加持下的,總共204門12磅拿破崙炮的火力優勢之下。

楊老闆就做出了一個運用我大中華民族在土木工程和基建方面上的優勢,與韃子在山海關決一死戰決定。

所以除了白蓮教的接近三萬人(加上安娜先期帶到山海關的幾千人)直屬火器部隊仍然在山海關外面不停地訓練和試射火槍火炮以外。

在山海關東羅城和北冀城中間的長城外面,她就選定了一個與北冀城和東羅城都能在火炮射程內互為崎角之勢的地方。十萬人的山海關苦力在承諾不讓他們上這個長城外面的第一線戰場之後,就正圍著一個個土臺在上面大幹快乾,大搞土木工程。

楊老闆現在做的,就是要趕在滿州八旗來到山海關之前,用十萬來人在這裡修建出一個現今世界上正在流行的歐式星型稜堡。

不過這種星型稜堡和大明的閣老孫承宗在遼東搞的那些高聳的稜堡不同。

楊老闆現在建的這座工事並沒有大明朝的稜堡那麼高大,也不全都是磚壘石砌,大部分都只是就地取材用挖出來的土裝到筐裡,然後建成一個斜面後堆砌而成。

最中間的稜堡主體,更像是一個用土堆成的三米多四米高的,有傾斜面的實心高臺。

而在高臺的原本應該是平直‘城牆’的地方,則是延伸出去的一個個三角形的尖芒一樣的‘城牆’。

這些鋸齒一樣伸出去的三角形‘城牆’,突出去的同樣是實心的三角形土臺,只比後面的主堡稍微低上那麼1米左右的高度。更像是幾個從高臺上延伸出去的實心三角形。

除了中央的高臺之外,這些鋸齒形的三角堡凸出部上也可以部署火炮。而且每一個突出的三角堡高臺受到攻擊,都可以得到相鄰的兩個三角堡和主堡高臺上的燧發槍和大炮的火力支援。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並且經過計算火槍的射程和火炮射角之後,這種火力支援無論在哪個方向上都是根本沒有任何射擊死角的。

任何一個衝過來進攻的滿清韃子,他在稜堡下的任何一個地方都要受到三個方向,複數的躲在矮牆後的燧發槍手和高臺上火炮的死命射擊。

在中央的高臺和鋸齒狀的三角堡高臺外面,三角堡與主堡之間,是一圈圈與星形稜堡的外牆平行的,接近二十米寬的同樣是鋸齒形狀的壕溝,壕溝的外側,還有調集兵力時的掩護走道,走道外的守軍射擊的踏垛和用木柵欄圍著的土牆和牆外用土堆出來的長長的斜坡。

在受到敵方攻擊的時候,一開始守軍可以到壕溝的掩蔽處,然後在壕溝外圍的射擊土牆後面向外面斜坡上的敵人開火射擊。

什麼排隊槍斃?

不存在的!

最外圍長達百米的斜坡,與現今歐洲的同類星形要塞不同的是,無恥的穿越者還在斜坡上放置了100到50米厚度的密密麻麻的滾籠鐵絲網和數不清的陷馬坑、鐵蒺藜、絆索和木刺。

最中央的三米多高的土臺,在外面的水面地面看來,因為壕溝和溝前的長長斜坡摭擋的關係,只不過是個兩米多的高度的一個土臺,對於這麼矮的實心牆體來說,只能直射的滿清火炮是一點威脅都沒有。

因為他們的火炮根本就夠不到差不多與都地面平行,只露出來了一點點的中央‘高臺’。

而且對於壕溝最外圈木柵欄圍起來的守軍的射擊矮牆,因為牆外就是用土堆起來的長長的斜坡,所以直射火炮對於這種工事也是一點用都沒有。

因為根本就打不到,就算炮彈打到了矮牆上,實心的炮彈也被會斜坡上的泥土給彈開。

那些躲在矮牆後面向你不斷開火的白蓮教士兵,在斜坡上的敵人看起來,差不多就像是在地平線上只露出一個個腦袋的地鼠。根本就連精準射擊都很難做到。

而對於習慣推著厚重盾車攻城掠地的清軍來說,壕溝外外那道佈滿了鐵絲網、陷馬坑、鐵蒺藜、絆索和木刺的斜坡更是能讓他們欲仙欲死……

對於這種外面看起來總的高度只不過兩三米,攻擊一方看似努把力就可以徒手攀爬上去攻破的星形稜堡,在守軍擁有強大火力的黑火藥時代,其實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血肉陷阱。

因為在這種星型稜堡裡只要守軍的火力足夠,並且沒有彈盡糧絕,那麼這樣的稜堡就可以一直地堅持下去。

在歐洲差不多一百年前的1552年,神聖羅馬皇帝查爾斯五世率領著4.5萬的大軍開始圍攻梅斯城。

企圖將梅斯這個五個月前被法王佔領的城市從法國佬手中給奪回來。

但是在這短短的五個月中,5800名法國守軍在吉斯公爵以及工程師聖雷米的指揮下,已經在梅斯城舊式城牆的背後重新修築了一道稜堡防線。

11月27日,神聖羅馬帝國的進攻方一天內在戰場上發射了7000多顆炮彈,轟塌了70多米的城牆,可是梅斯城背後的稜堡防線依然完好。

神羅軍隊對稜堡防線進行了數次傷亡慘重的強攻均告失敗。

天氣也越來越冷,並開始下雪,這場耗時長久的圍攻最終於1553年1月初結束。

神羅軍隊撤離後,出城的法國人驚訝的發現了一片慘淡情景。

--到處都是神羅軍隊的墳地和遍地的傷兵,值錢的武器和其他各種器械也被紛紛遺棄,似乎神聖羅馬帝國在梅斯城這裡經歷的不是一次兵力差距在7.75倍以上的圍城戰,而是一場失敗的大潰敗。

此後稜堡的出現,使得歐洲戰爭的主要形式從原來的陣地野戰轉向了圍攻戰長達200年之久。

一直到19世紀後半葉,軍隊中的新型開花彈廣泛運用,和大炮火力的加強後這種星形要塞的戰術才會消失。而到了這個時候,也早就不是黑火藥的時代了。

大規模的稜堡要塞戰術出現還促使了荷蘭、葡萄牙和義大利這些小邦國的紛紛獨立,並且在隨後日子裡稜堡在手的他們,根本不懼怕神羅、西班牙和英法等這些大國的軍事威脅。

現在時間太緊,就算是有太白劍宗牌的人力推土機加持,山海關外也建不了一個歐洲那種戰略要地上的,八芒星或是十六芒星這類圍繞著護城河的,一個完整的星形要塞體系。

但是十萬人土著再加上一千多個開掛的太白劍宗弟子,在幾天內建立起一個與山海關的東羅城和北冀城互為崎角的,由一個主堡和幾個延伸出的三角堡組成的稜堡防線卻還是沒有問題的。

因為基本沒有磚石建築,而且土方量最大的壕溝,還可以把挖出來的泥土就近集中到主堡和三角堡處堆徹夯實。

其餘的都是木柵欄和挖土堆土的工作,所以楊老闆的這個長城外面稜堡防線的修建速度很快。

也就是楊老闆有稜堡要塞這種黑火藥時代堪稱開掛的特殊手段。

而且穿越團裡還有一千多個太白劍宗(原來800,新到1200,可以動用1000多人)牌的人型挖土機……

讓她可以發揮大明軍隊土木工程學的優勢。

要不然就憑著她手裡現在的這些人,四天後就要讓她頂著韃子們的十萬人大軍在山海關開打。

那還不如殺了她算了。